寒露养生,三忌三宜,健康饮茶,你喝对了吗?

陶谦评美食匠圈茶文 2024-10-09 13:12:41

茶烟轻熙以熏月,柿红桔绿寒露茶。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凝玉花上露,清影入晚秋。”

10月8日,在萧瑟秋风中,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

入秋后,会有两个明显物候转变的节气,一个是白露,天气开始转凉,第二个便是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一个“寒”字预示了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露后,鸿雁南迁,雀鸟入水,菊花盛放。清秋人间,冷风吹拂,草木之间,生出莹莹一地的露水,天地间多了一种无言的静默。

养生重在“收”

秋深露重,昼短而夜长,自然界开始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也应该顺应时节的变化,做出调整。

寒露养生重在“收”,收敛自身,归于安宁,不让身体有太多的能量消耗,注重早睡早起,收敛脾性,食酸忌辛。

+

寒露·三忌

忌-过量运动

寒露养生在于收敛生息,不宜剧烈运动,过量运动会导致汗液流失,容易折损阳气,如果运动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也容易导致寒气入体,引发疾病。

忌-食生冷、辛辣

寒露一过天气开始转寒,要注意肠胃保暖,谨防肠胃疾病,不适合再食用生冷食物,可以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粥、汤等。

除了生冷食物,也不宜食用辛辣发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等,以此避免发生内热上火的情况发生。

忌-忧郁悲秋

寒露之后,天地间更为萧条,树叶枯萎,草木凋零,人难免产生悲秋情绪,悲伤忧愁不仅伤肺,还容易导致人身体免疫力下降。谨记保持乐观心态,多外出活动,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内部循环,让气血活络。

+

寒露·三宜

宜-食三白

“寒露吃三白,一年病不来”。

寒露已是深秋,昼夜温差大,秋燥非常明显,白色食物多入肺经,大多都可起到润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强肺气、化痰平喘。不妨多吃百合、山药、萝卜等白色食物能够为身体注入“白色”能量,增强人体对于秋燥以及外邪的防御能力。

宜-早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寒露时节,阳气敛降,宜顺应自然界规律,早睡早起,培固阳气。理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22点至23点,此时阴气最重,正是养阴精、收神气的最佳时机;而早上6点左右起床,则可以配合阳气的生发,使肺气得以舒展,让人一天都精神饱满。

宜- 饮茶

入秋后,建议大家多饮热茶,特别是老茶,随着天气渐渐遍冷,人体的生理机制也会随之减退,抵抗力下降。多喝老茶既可以温暖身体,又能滋养身心,养阴舒阳,温和润肺。

时节 健康饮茶

+

01 老白茶润燥养肺

露寒万物,茶暖人心。好茶不负爱茶人,一盏老白茶,脉脉茶香远,醇厚甜润,意犹未尽!

干燥的秋季,适宜恬淡润燥的老白茶,味甘性温,可养阳气,橙黄透亮的茶汤,更是能从视觉上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

老白茶经过多年转化,内质丰厚,属于耐泡型茶品,可煮饮。推荐以1:200的茶水比煮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煮茶20分钟左右,即可出汤品饮。

一杯老白茶,茶香馥郁,陈香、枣香、蜜香、木质香......交融于茶汤之中,含于茶汤,现于唇齿,在秋天更让人沉醉。

+

02 桂花白茶平衡身心

秋日里的人间值得是一杯桂花白茶。桂花的暖香与白茶的清雅,清香出尘,涤荡灵魂。

秋天喝茶讲究“平和”,平和的茶性能够帮助我们安稳度过秋燥与秋寒。桂花白茶,结合二者的优势,茶性平和,不热不寒,老人、幼童都可饮用,体热、体寒者都能适应。

取白茶5g,热水润茶后加入桂花少许,沸水冲泡,坐杯15s左右出汤,轻啜一口,白茶的甘甜与桂花的清香相得益彰,让人由内而外的感到轻松自在。

+

03 乌龙茶安神除燥

说到平和的茶,不得不提到乌龙茶(青茶),它属于半发酵茶类,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茶性平和,不寒不热,适合秋天饮用,既可以消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又能怡情安神。

品饮乌龙茶,需要注重闻香,它的高香十分突出,冲泡乌龙茶时需要用到100℃的沸水,高温更能激发茶香,茶水比以1:15为宜。乌龙茶较为耐泡,一般冲泡5-6道茶汤,仍有余香犹存。

秋凉的时光佐着茶香,入盏入喉,乌龙茶应和着秋的淡远。

+

04 红茶暖胃驱寒

红茶是中国茶叶的代表之一,它具有甜醇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深秋天寒,突然转变的温度,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多喝红茶,能够御寒暖身,暖胃驱寒,避免寒气入体,让人们轻松适应天气的变化。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拥有蛋白质、糖类、儿茶素、茶多酚等多种内含物质,在寒露的凉意中,一杯红茶入喉,能迅速温暖身体,给人带来满满的舒适感,仿佛能让人忘却外界的清寒,沉浸在这温暖的茶香世界里。

天愈寒,而茶愈暖。愿你在这天冷露寒的深秋,能有一杯合心意的茶相伴,往后渐渐寒凉的每一天,有茶的日子总会愈来愈暖。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