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清平旧史:南有"文官"孙应鳖墓,北有"武将"石邦宪墓

幻丝说历史啊 2024-09-11 16:51:32

【编者按】清平系凯里市的前身——炉山老县城。位于凯里城西35公里,是湘黔公路必经重镇,亦是历为兵家必争之重镇。清平,系苗语译音,意为棉花坝,昔日盛产棉花而得名。后因与山东省东昌府清平县同名,于民国3年(公元1914年)以位于清平镇东25公里的"黔阳第一山"香炉山为名,更县名为炉山县。治所仍设在清平。因此,人们称炉山,也叫清平。

凯里局部地图 来源贵州省地图集(2005)

贵州文化古镇清平(今属炉山镇,1992年1月,清平镇、五里桥乡、大田(白腊)乡、洛棉乡合并为炉山镇),不仅出文官,也出过武将。清平城南二公里的炉山国营农场东侧有明工部尚书孙应鳌墓。当人们到清平镇北侧1.5公里的石家坪附近,观看明代左都督石邦宪墓时,就自然而然得出——南有"文官"孙应鳖墓,北有"武将"石邦宪墓。

来源

明工部尚书孙应鳌墓

清平城南二公里,即炉山国营农场东侧,有一处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工部尚书孙应鳌墓。

来源上观新闻

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系清平卫(清平镇人)。孙淮海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出生在清平卫的时辰,正逢卫人给其父馈赠六条鲤鱼,故给孙淮海起名为孙应鳌。孙应鳌自幼聪颖,勤学上进,日诵千言,夜攻千诗。嘉靖丙午年(公元1546年),孙应鳌刚19岁便获乡试第一名,嘉靖32年(公元1553年)为进士,选为庶言士,又改户科给事中,出任江西按察司佥事,迁往陕西任提督副使,尔后又迁往四川右参政。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晋升为金都御史,巡抚湖北陨阳。因上书朝廷:"疏请勤学励改,亲贤远奸"等十事得到上嘉采纳。甲戌年(公元1574年)入朝,晋升为大理卿。丁丑年(公元1577年)转户部右侍郎,礼部掌国子监酒事,刑部右侍郎,直至南京工部尚书。

隆庆六年(1572)建清平山甫书院,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应鳌于山甫书院。官至工部尚书。孙应鳌为黔省第一个给皇帝讲课的老师。孙应鳌通过讲授《尚书》诸篇章,婉言劝说神宗皇帝不要贪图享乐,应了解百姓的稼穑艰难,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其良苦用心,于此可见。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孙应鳌,卒于嘉靖丁亥年(公元1585年)巳酉月已末日庚午时,享年58岁。赐祭葬木拱,葬于清平镇的棋盘山南麓,东门溪东岸。其墓坐南向北,呈蝌蚪状,圆头尖尾,下砌石料,上培泥土,是一座典型的土墓。墓前1.26米处立墓碑一块,碑面阳刻楷书"明工部尚书文恭孙淮海之墓"十二个大字。碑后阴刻孙应鳌生平事迹计652个字。墓前五十米处,两侧会有八面棱形华表两柱,高3.06米,由两节衔成,顶部镂刻火炬为饰,柱身浮雕云纹。因年久风雨剥蚀,华表云纹已无存。右侧一柱已于"动乱年代"被推倒,现左侧一柱还屹立如故。

明代左都督石邦宪墓

石邦宪,乳名南溪,字希尹,系贵州清平卫 (今清平镇)石家坪人。嘉靖7年(公元1528年)袭指挥使,任署都督金事总充兵官,镇守贵州,提督麻阳等地方。联合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区)兵进贵州,在思州(今岑巩县)、镇远、施秉、铜仁、石阡、印江、都匀等地残酷镇压过苗族农民起义军。"邦宪生长黔土,熟苗情,善用兵,大小数十百战,无不摧破……为总兵官十七年,威镇蛮中,与四川阿卿、广西沈希仪等并称一时名将"(《邦宪传》)。

嘉靖35年10月12日(公元1556年11月13日),"因镇压播州苗民反抗有功,升贵州总兵官石邦宪为署都督司知、总督,镇守如故"(《嘉靖实录》),同年11月21日,"铜仁分守参将署都督指挥金事石邦宪升署都金事,充总兵官镇守贵州兼提督清平等卫"(《嘉靖实录》)石邦宪为钥庭屡建功勋,官位步步升高,晋进都督同知、迁驻铜仁,后进右都督,镇守贵州,湖南、四川总兵。卒于隆庆2年(公元1568年3月16日)赐祭葬赠左都督。

石邦宪卒后葬于清平镇北"仙石飞花"即石仙山东麓——沙字弯察后的"石马马士"处。墓的四周为土,后有小松林,右有小石林,墓面向东偏南,呈椭圆形,围砌凿就不定形的石块。墓碑上楷书阳刻"明特进荣禄大夫镇守贵州湖川总兵,官前军都督府右都督赠左都督南溪石公墓"等33个字。墓碑须弥座精刻荷花瓣,窃曲纹和泫纹等图案。碑首及左右精刻龙云图案,装饰讲究,工艺精甚,形象生动,布局严谨。墓前10米处的两侧排立有一对石马,再往前排立一对石狗,华表三无存。但至今仍然引起人们前往观望和研究的兴趣。

关于明特进荣禄大夫——石邦宪

明朝文(武)散官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清废。属于荣誉称 号,明朝帝国只颁发给功勋显赫,有功于社稷的重臣。石邦宪,是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凯里地区1400多年来唯一列入“正史”名将列传的历史名人。

墓碑的主人生前是贵、湖、川(湖指湖广为现在湖南和湖北的总称,川指四川)三省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其官衔职位也是当时“贵、湖、川”三省所辖军屯机构“卫所”和“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土司机构的最高领导,是名副其实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军政合一的高级将领!当时,明朝在中国云南另外还设有一位镇守一方、提督汉土官兵的军事长官,那就是世镇云南的黥国公沐家,此外再无第三。

对于对官员刻薄的明王朝来说,这基本上属于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称号。这个称号到底显赫到什么程度呢?贵州省的巡抚和各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和部长)于明朝初授“资政大夫”称号,加授“资善大夫”正二品,升授“资德大夫”正二品,之后,才有机会升授“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光禄大夫”从一品,之后才是“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是不掌实权的闲散职位,但是品序极高,按现在的职级来算 应该是“正国级,一级公务员”。这个“特进荣禄大夫”在明朝又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呢?同是清平(凯里炉山)明朝大官孙应鳌也只是南京工部尚书(正二品),而 “特进荣禄大夫”却是正一品!这就意味着,按照官职大小,“孙部长”在九泉之下遇到“石大夫”,也得乖乖的立正敬礼,叫一声“首长好”。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学习整理原始史料,仅供参考,资料来源《凯里市志》、《凯里文史资料》、凯里人民政府官网、黔东南新闻网;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贵州省地图集(2005)》、《1939年云贵两省明细地图》、个人收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指正补充交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