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正在上大四的表妹终于回了家,当时全家正在包饺子,听见她进门便都凑了上去。
其实早在去年暑假,大姨就叮嘱过她放假就回家来,没必要在外面实习。她却坚持说,同学都在充实简历,明年不是考研就是找工作,有场硬仗要打。所以无论如何,暑假得合理安排。
于是这次饭桌上,姥姥语重心长地说,“闺女啊,女孩子,不必那么要强的。”
其实姥姥是个开明人,年轻时还是高中教师出身。而且放在那个年代,也算得上事业女强人。我们这些稍微年长的女孩在外奔波,考研也好、外企也罢,她从不过问。她这么劝表妹,并非出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也不是鼓励就此躺平,而是心疼家里最小的孩子。
但表妹却破防了,原因也合理,她从小就要强,事事都想拿第一,连曾经玩个弹珠游戏都不甘落后,我们都散场了,她还在原地研究半天。
或许有些人,生来就不甘于平凡。无论性别,这本身并无过错。
譬如表妹,让她去接受一条中规中矩、结婚生子的人生路线,她自然不乐意。
我和她有个共同的小聊天群,一顿年夜饭吃完,她开始在里面寻求安慰。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一边安慰她,连带还安慰了十来个排着队诉苦的好朋友。类似的话大家似乎都听过。
“女孩子,太强以后注定吃苦。”
“懂得示弱的女人活得更舒服,就像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诸如此类的言论层出不穷。那么,女性到底该不该要强?
大部分人往往会将“要强”与“强势”混为一谈,而二者实则截然不同。
1
你可以要强,但不要误把强势当作要强
在职场中,高宜人度是提升领导力的重要因素,具备高宜人度才能得到尊重。
而高宜人度,意味着语气和行为不能过于强势,对周围的人保持谦逊、信任、友好和配合。(Özbağ, 2016)
先明确一点,许多人的误区在于把“语气强势”、“行为强势”当作女强人的必备特质。
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刻板印象(stereotype)会导致大众将两件并无联系的事情误解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这种错误的因果关系往往在社会中极具影响力和说服力,并且有较强的潜伏性,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事物产生认知偏差(Czopp et al., 2015)。
因此,当一些电影把强大的人塑造成说一不二的形象,甚至延伸到“霸道总裁”这一称呼。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对强大这个词的理解,就逐渐和“强势”划上等号。
但是,强大≠强势。
当代心理性格描述当中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所描述的是一个人的强势程度。
其中,低宜人性是指当遇到与自己相斥的观点时,不喜欢予以认同和理解,也不介意拒绝别人,并且在发生冲突矛盾时仍旧坚持己见,不肯妥协的性格特征(Wilmot et al., 2022)。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强势。
通过分析超过190万位不同年龄的健康参与者,美国心理学家Wilmot博士等人(2022)发现,性格强势的人,无论性别,普遍在工作和生活中与朋友和同事更容易发生冲突,同时大多缺乏能够和谐相处的伴侣以及其他亲密关系。
因此,强势的人往往也更容易被团体孤立,从而陷入抑郁、焦虑,甚至由此产生社交恐惧症或反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真正让亲密关系产生不和睦的不是一个人有多强大,而是一个人有多强势。
值得强调的是,在另一份文献中,通过分析近22年的心理学学术研究,美国企业家、心理学家Blake博士等人(2022)发现,尽管大众普遍存在一种领导阶层必须强势才能管理好团队的误区,但是全球越来越多企业的成功领导人其实并不强势,反而具备高宜人度。
他们往往通情达理、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并且亲和力强。即便自身是领域内的强者,但做事很会照顾别人的感觉,因此在私生活中也更容易拥有友好和平的亲密关系。
所以,要强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凡事不妥协、不退让,而温柔与强大也并不冲突。
2
独立和强大是拥有心理健康的必备前提
心理健康研究显示,与伴侣或亲人具有共存关系(co-dependency)的女性,具有更高的抑郁症风险,而精神独立(psychological independence)能显著减少抑郁和焦虑风险(Hughes-Hammer, Martsolf, & Zeller, 1998)。
你一定听说过一句话:无论你是否决定离开一段关系,你必须具有离开的能力,才能保障身心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Hughes-Hammer等人的研究数据显示,与伴侣或者亲人具有共存关系的女性患有抑郁症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女性。
在心理学上,共存关系是指当一个人在情绪、心理和经济上依赖于自己的伴侣或其他亲密关系。
这种共存关系可以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可能存在于恋人或夫妻之间。但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事人对自我的认知出现偏差,例如自我价值感(self-worth)偏低,自尊水平(self-esteem)偏低。
所以,要强,有时候并非是为了获得旁人的尊重,而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感、维系自尊心。
因为自我价值感的提升有助于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也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焦虑症的风险(Byod et al., 2018)。
去年大学同学聚会是我们班毕业十周年,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来了很多不太参加社交活动的老同学。当年的校花就是其中之一,这十年以来她完全失联,在我们几番邀请之下才终于同意露面。
要知道,她那时不仅长相出众,成绩也屡屡拔头筹,是男生们的梦中情人。
嘴上不说,我们都对她毕业后的去向十分好奇。尤其她这么多年销声匿迹,显得很神秘。
直到见到本人,我们差点没认出来。
尽管看得出她在尽可能显得开心,但她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神采,甚至显得有些老态。后来才知道,她毕业后既没有读研,也没有留学,只工作了三年便自愿成为全职母亲。
聚会结束后我私聊她,问她过得怎么样。她说,有点抑郁,因为感觉看不到未来,可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毕竟现在家庭幸福,孩子懂事,似乎也没有难过的理由,可就是提不起兴致。
很多时候,要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疗愈和自我保护。
自我价值感可以从事业成功、生活充实来汲取。
而一旦你试图从婚姻或子女身上汲取自我价值感,就很容易误入共存关系的陷阱,反而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减低自尊水平。
3
警惕一个误区:要强不是获得
他人的认可,也不是被称为“女强人”
回到最初的问题:女人该要强么?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该要强,获得充实而自信。
但要强不是获得他人的认可,也不是要达到旁人所设置的标准。
很多人认为,强大会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同与赞许,但将别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基准会导致自信心下降,也会导致最终结果不如人意(Byod et al., 2018)。
不把他人的眼光当回事,其实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
那个被老师称为“笨小孩”的学生往往成绩会越来越差,而被父母说成“一事无成”的人往往在后续人生中的确在工作和社交中屡屡感到困难。
是他们一语成谶?还是确实“三岁看老”,长辈都有透视眼?又或者“要强”根本没用,天资决定一切?
都不是。
从心理学上,我们都会受困于自证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这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发现,又在后续的无数实验和统计得到证实。
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根据周围人的期望来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最终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限于别人的期望。
也正因如此,现代教育学家往往倡导教师和父母以正向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和辅导。
因为积极的评价往往能使得尚在成长中的人进行积极的行为,并通过正反馈回路,在得到认可后更进一步地向正向发展。
然而,依赖于周围环境带来正向思维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其他人说什么、做什么。
想要真正强大,你可以尝试通过积极的内在对话(positive self talk)来达到自信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时常对自己说,“这是我将要完成的事情”,“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因为努力本身是需要勇气的”。
其实,女强人并不是别人给你的定义,而是你对自身的一种诠释。因此,你也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任何,只需要向自己证明已尽全力。
最后,无论性别,心理强大、精神独立是远离负面情绪的根本,但“强大”本身只能由你自己定义。
你可以对别人的评价和观点保持求知欲,但不能基于这些决定自己的人生。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愿你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也能为每一个决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