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诋毁六七十年代了,你说吃的麸皮稻糠,面粉、大米哪里去了?

桃成柳老人 2024-06-03 10:14:48

文/柳成荫

题记:小麦是生产队分的,面粉是自己拉小麦去加工的,你说没面粉吃,吃的是麸皮。10%的麸皮你吃了,90%的面粉哪里去了?

以1976年为例,当年小麦总产量是1.90万吨,估且全部用于食用,根据80面粉计算,出麸皮0.38万吨,那时全国总人口9.37亿人,那么,人均麸皮数量为多少?几乎可以怱略不计。何来麸皮果腹?哪里来的这么多填饱肚子的麸皮?有明白人说得清楚吗?

六七十年代,粮食紧张,尤其是小麦,由于种子和肥料、农药的缺陷,亩产仅两两三百斤,缴一下公粮,所剩无几。故,面粉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

笔者地处鱼米之乡,主食以大米为主,面粉吃得很少,平时也就擀擀面条、泼点面疙瘩汤,主要省点面粉留着过年蒸馒头和黄猫糕。过年蒸馒头在老家是件大事情,谁家蒸的馒头多,谁家才能发大财。

六十年代,正常五六口人的家庭都要做一两百斤面粉的馒头,也就是一个人摊到二三十斤面粉,一斤面粉正常做十只馒头。馒头做好后,从腊月底吃到二月初。到了七十年代,种田环境发生了变化,小麦的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了,开始做到一个人六七十斤面粉,吃的馒头多了起来了。

精面馒头

说是馒头,实际上是有馅的,以油渣萝卜丝馅为主,也有油渣青菜馅的。在南方,应该算得上是包子,也就是现在早茶店里卖的萝卜丝包子或者菜包子了。老家人并不这么认为,包肉馅的才叫包子,顶子上有褶子的。馒头的顶子是平的,上面点上胭脂红。到了七十年代,馅也由猪油渣换成了猪肉,老百姓终于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发展了

至于那“黄猫糕”,可能只有家乡人弄得明白,那才是南方人所说的馒头,那是不带馅的,切成片晒干了,就成了网络词语中的“馒头片儿”。家乡人有喝粯子粥的习惯,晒干的馒头、黄猫糕放到粥锅里一烫,既美味,又耐饥饿。

不知道还有谁记得“粗屑黄猫糕”一词?粗面做出来的糕是雪白色的,“粗屑黄猫糕”则是浅褐色的,像“小麦色”肌肤的女人。

粗屑黄猫糕

文章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有人说过,六七十年代没有面粉吃,吃的都是麸皮。悄悄的问一下,麸皮是怎么吃的?是不是像上图一样,蒸制成“粗屑黄猫糕”?

自记忆以来,直至九十年代,农村人都是自己将小麦送到加工厂,加工成面粉。笔者每次去加工面粉时都会和师傅打一个招呼,先拉两遍,拉出点精面回来,留着包馄饨、下冷面;然后再多拉几遍,拉出来的面粉就成了褐色的带有麸皮的“粗屑面”了。

笔者曾经称了一下,这样加工,百斤小麦可出九十斤面粉,约有十斤麸皮。不知道这样加工出来的面粉能不能称之为90面粉,或是“全麦粉”?

在精米、精面紧张的年代,粗屑面是农村人经常吃的食物。老家人用这种面粉做摊饼,摊好后,用铲子划成块,再用咸菜炒一下,就成了“咸菜炒粗屑烧饼”了。这种烧饼吃进肚子里耐饥饿,再灌上两碗粯子粥,在田里劳作到日中口(方言:吃午饭时),都不知饥饿。

韭菜炒粗屑烧饼

不知道还有人记不记得,那个年代有种食物叫“扬糁面”,也是“粗屑面”做的。将“粗屑面”搓成面团,然后用湿毛巾遮盖起来,让其软化、发酵,再擀成筷子粗细的面条,叫做“格淀”。在开水里煮熟了,用搅拌好的元麦粉糊勾芡,再放入炒好的韭菜搅匀,就成了十分耐饥饿的“扬糁面”了。

那个年代,为了骗孩子们吃饱,都是变着花样给他们做饭。把擀好的“格淀”在开水锅里煮得浮起来后,捞到碗里,加点酱豆子汤、加点蒜泥、滴点香油,搅拌均匀,用于大爷的话来说叫“好吃屎了”。不过,千万不能多吃,吃撑了又要到大队卫生室拿两片“食母生”了。

无论是“粗屑黄猫糕”,还是“粗屑烧饼”、“扬糁面”,我们吃的都是面粉,含有麦麸的面粉,但从来没有吃过单纯的麸皮。那个年代,农村人想吃麸皮也吃不到,谁也不会将加工面粉后的少量麸皮送给你吃,麸皮也是宝贝,用点青草一拌,就成了鸡食猪食了,那个年代,谁家不养七八只鸡、养一两头猪?

我们吃的粗屑面,不是麸皮

有人说,麸皮是城里拉过来的。那到了八九十年代了,麻袋装的,貌似一毛钱一斤,卖给农户养猪的。六七十年代,你想吃麸皮也吃不到,国营面粉厂的麸皮部分流向部队,用于喂军马;部分流向大型国营养殖场,用于喂养牲畜,你有钱也买不到麸皮吃。

文章写到这里,是不是该问“吃麸皮长大的饥民”了:百分之十的麸皮被你吃了,百分之九十的面粉哪里去了?你用来喂谁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