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虽然很多肠息肉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仍有一些迹象值得我们关注。当出现以下 5 个早期症状时,哪怕只有一个,也建议及时进行检查。
首先是便血。这是肠息肉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通常表现为大便带血,血液一般附着在大便表面,颜色可能鲜红或偏暗红色。与痔疮引起的便血有所不同,痔疮便血一般是在排便后滴血,且血液通常较为鲜红。如果发现大便中有不明原因的血迹,不要简单地认为是痔疮,应考虑肠息肉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
其次是排便习惯改变。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排便习惯相对稳定,每天大致有固定的排便次数和时间。当肠息肉出现时,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比如原本每天一次大便,突然变成每天多次,或者好几天才排便一次。另外,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因为息肉影响了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和粪便的传输。这种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且没有明显诱因,就需要警惕肠息肉的存在。
肠道不适也是肠息肉的早期表现之一。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部隐痛、胀痛或不适,疼痛部位多在中腹部或脐周。这种疼痛通常不太剧烈,但会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肠道不适可能是由于息肉刺激肠道黏膜或引起肠道痉挛所致。有些患者可能会将这种轻微的不适当作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而忽视,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进一步检查排查肠息肉。
息肉脱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状。当肠息肉较大或位置较低时,在排便过程中息肉可能会脱出肛门外。患者可能会在便后发现肛门处有肿物脱出,有时可自行回纳,有时则需要用手推送才能回纳。这种情况容易与内痔脱出相混淆,但内痔脱出一般会伴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和疼痛,而肠息肉脱出相对症状较轻。一旦发现有肿物脱出肛门,应尽快就医检查,确定是否为肠息肉。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症状是黏液便。肠息肉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分泌过多的黏液,这些黏液会随着大便排出,使大便表面带有黏液。黏液便的出现可能提示肠道存在病变,虽然不一定就是肠息肉,但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粪便常规、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
肠息肉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部分息肉可能会发生恶变,发展成肠癌。因此,对于上述这些早期症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哪怕一个症状,都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直肠指检、肠镜等检查手段来确定是否存在肠息肉,并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类型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早期发现和处理肠息肉,可以有效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保障肠道健康。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