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男人和第三者在一起3年后,分手了,第三者把她跟男人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他的妻子,包括准备结婚,有了孩子引产了……
男人却跟妻子说是第三者污蔑他,第三者是跟外面的人有了孩子。
结果这个妻子居然选择相信她的老公,继续若无其事地跟他生活在一起。
很多人很不理解,这个妻子到底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他的老公做出这样的事情,她还能做到完全信任?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并不在乎真相是什么。
人类真的很擅长自我欺骗,当我们认定一个观点或主张时,大脑会持续、有选择地去寻找相关的证据和信息来支持我们的想法。
很显然,这个妻子并不想离开自己的丈夫。或者说,她离不开自己的丈夫。
于是,她就会选择去采信那些支持自己决定的证据,忽视那些对她决定不利的信息和证据,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01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无路可选很多人一定觉得,这个妻子完全可以做另一种选择,为什么一定要在这样的婚姻里委屈求全呢?
这个妻子看似是有选择的,对吧?她可以选择离婚,或者不离婚。
但实际上,她没有选择。
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个选择,在选择时,我们看似是自由的,实则我们并不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行“程序”,我们每天都在用这套“程序”来应对各种问题,这套“程序”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的每一个选择。
这套“程序”是什么呢?
它是大脑基于我们的原生家庭、过去经历、思维习惯、认知系统、潜意识等等信息,生成的应对内外部事物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行为判断指令系统。
这套程序根植在我们的脑子,让我们形成了对外部事物的自动化反应和习惯性模式。每个人的“程序”中都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局限性,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选择时,一定会选择一个必然的选项。
打个比方,一个社交恐惧症,你无论给他多少次选择,他都不会选择上台去发言,因为他害怕接触人,更何况当众讲话。
他看似有选择(上台或不上台),实则他没有选择,他的“程序”会反复渲染“上台”是多么可怕和不必要,最终只会给他一个选项,那就是“不上台”。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个体生活是由自己的选择构成的”。这些选择加起来,就组成了我们的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性格决定命运。
因为我们选的,一直是我们的“程序”为我们做的选择,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为程序的局限性而导向了一个必然的方向,也就成了我们注定的命运。
我们会因为差不多的事情而恐惧,在差不多的地方摔倒,在差不多的问题上陷入习得性无助……因为我们一直在用这套“程序”面对着一切。
所以说,这个妻子,她貌似有选择,可以选择离婚或不离婚。但她的“旧程序”运行的结果,就是让她继续待在这段早已溃烂不堪的婚姻里,别无他选。
基于她的原生家庭、过去经历、思维习惯、认知系统、潜意识等等信息,“程序”不停地告诉她:“你没有能力离开自己的丈夫”“你不能离开他”。
她听从了“程序”的指引,选择继续留在丈夫身边。但选择之后,她必须要让自己的选择合情合理,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于是,为了合理化自己的选择,她不惜“欺骗”自己。
在面对一些无能为力的选择时,每个人其实都会进行自我欺骗,一来是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二来是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
比如,那个社恐的人拒绝上台发言,为了减轻自己心理的压力,也为了得到外界的认同,他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恐惧,而是会将自己的决定合理化。他会说“爱出风头不好”“我不是爱出风头的人”“我比较低调”……从而拒绝承认自己的恐惧。
这个妻子也是如此,她离不开自己的丈夫,所以就会为这个决定寻找无数个正当的理由。
比如:拒绝相信第三者的话,选择相信他的丈夫。
我们只有欺骗自己,才能原谅自己,才能不悲观、不自责,才能避免心理上的不舒服,减少心理的压力,让身心更加平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自我欺骗却会把我们推向另一个深渊——
我们成了一个逃避痛苦的机器。
02人类真的很擅长自我欺骗真实面对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成为欺骗自己的大师。在欺骗自己这件事上,我们招数繁多而且手段隐秘。
一个人想要得到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在面临很多无力的选择时,我们的心理通常会出现几种很常见的心理机制:
认知失调当信念和行为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会产生一种不舒适,不愉快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改变信念和认知来进行自我调节,让自己内心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哪怕是错误的。
这个妻子其实未必不知道丈夫的行为,但她想要继续和丈夫在一起,所以选择了原谅,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和行为出现了差异),为了避免因为认知失调而产生的不舒适的感觉,她就选择改变认知(相信丈夫是对的),去证实自己的行动是对的。
证实偏差当一个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寻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的倾向。
也就是说,当我们认定一个信念,我们很容易接受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自己看法相左的观点。
这个妻子也是如此,为了和丈夫在一起,她必须信任丈夫。一旦确认了这个信念,她就不会去证伪,只会拼命寻找能支持自己决定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只有这样,她才能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心安理得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错误规避为了规避因为错误导致的进一步失误,直接鸵鸟心态,不再去判断对错,而是偏执地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值得的。
人在面对过去做出的错误决定/判断,会不断回顾并对自己给予合理的解释与交代,直到身心得到平衡安顿为止。
如果这个妻子相信第三者的话,就等于否定了过去的一切,等于承认自己嫁错了人,承认自己一直都是错的……这对她来说太痛了。
所以,她逃避、拒绝去承认,为了给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化解释与交代的理由,她选择不去相信丈夫的背叛。
综上,即使这个妻子听到了再多与自己的决定相悖的信息(丈夫背叛了她),她也会选择去排斥这些信息。
她会选择性地去采信那些对自己的决定有利的信息,并且按照支持自己的想法或逻辑来解读获取的信息,从而推导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合理化自己的决定和行为。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说: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面对问题需要勇气,解决问题需要能力,而承受痛苦,只需要陷在那里不动就可以了。
我们的程序,始终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让我们逃避痛苦,获取即时的快乐。它不会管这个决定对你的长期影响,只管你即时的感受是不是舒服。
于是,为了逃避痛苦,我们就必须运用各种机制来欺骗自己。
但对于即时快乐的追逐,往往会招致长期的、更严重的痛苦。
由于逃避即时的痛苦,我们最后承受的,往往是逃避痛苦所带来的更大痛苦。
03时刻审视自己的决定,摆脱“旧程序”带来的自我欺骗没有无缘无故的决定。
每个决定里,都可能藏着你的原生家庭、你的创伤、你的认知、你潜意识等等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就已经被“程序”裹挟着做出了一个轻松的决定,我们还帮着它寻找理由。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
“除非你让无意识意识化,否则它将支配你的生活,而你会称之为命运。”
我们必须意识到“程序”是如何操控我们的,才能避免一直用同样的行为模式来面对挫折。
所以,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决定。
我们需要时刻去探索,我们的决定背后藏着怎样的真相?
就比如说,这个妻子,她需要想的是,自己离不开对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自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创伤”?是对于未来未知的恐惧?还是说真心想要给对方一次悔过的机会?
这个原因很重要,无论是什么都没关系,她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即使是因为一个不想面对的原因,也要先去承认它。
离不开就先不离开,没关系,但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被什么困住了。
你不能说自己给自己构建了一个牢笼,还心安理得地躲进去,然后麻痹自己说:这就是我想要的。
如果我们一直是馄饨而不自知的,那么,那个真正的根源问题就会躲在暗处,指挥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困在自己构建的牢笼里,永远脱不了身。
所以,审视自己的决定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解决”,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任由“程序”摆布的傀儡。
即使我们暂时还摆脱不了它的控制,但至少我们知道,自己其实是有选择的,也是可以有力量的。
只有找到真正困住自己的是什么,才能主动解开绑住自己的枷锁。
那么,如何才能解开枷锁呢?
有一个小方法是,先从小事开始,尝试去做与“程序的选择”相反的决定。
也许我们暂时还无法在“离不离开对方”这样的大事上,做出一个痛彻心扉的决定,但在无数个小事上,我们可以先尝试着改变。
比如,以前,对方的一些举动,明明让你心理很不舒服,但你的程序会不停地告诉你,忍一下吧,你的包容才能换来他的爱,于是你就习惯了用隐忍来处理自己的委屈。
但如今,你要尝试着与程序反着来,感到不爽时,勇敢地向对方说出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你的需求,让对方知道,你也是有边界的,也是需要尊重的。
比如,以前,在自己的意愿和对方的需求之间,你的“程序”总是倾向于让你选择以对方的需求为先,但现在你就要试着做出与程序相反的决定,那就是以自己的意愿为先,时刻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怎么样?……
这并不是说是要对抗你的程序,而是先从小事开始,用一套新的程序去替代旧的程序,循序渐进地学会直面自己的恐惧,由浅入深地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个过程会很难,因为旧程序会时刻为你制造出巨大的恐惧,让你误以为你必须听从它的指挥,无路可走。
但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你其实一直都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勇敢地直面恐惧、消融恐惧,主动去开创一个不一样的新的人生。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