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数码玩家,玩了十几年的数码产品,现在人到中年也顺理成章的拜入了HiFi门下。
入门时间不长,但本着对数码产品天生的敏感度,还是有不少心得的。
去年搬新家,自己组了一套家庭影院,120寸投影看电影玩了大半年,确实十分享受。
最近暑假父母带孩子出去旅游了,我也真正有了自己独处的时间,开始想提升一下这套配置的音乐播放的体验。
和给位发烧友交流了一下,有发烧友说家庭影院功放和HiFi不搭边,建议上两套系统,或者书架音箱。
但我不这么想,家庭影院的主音箱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保真音箱。
学习了一段时间,我自己有个简单粗暴的判断方式:音箱体积(功率)和发音单元数量。
体积(功率)代表了“量”,功率越大体积越大发音单元越大自然音量越大。
发音单元数量代表了“质”,没有一个单元能搞定所有频段,许多不同特质的发音单元组合才能够实现全频段的优秀表现。
有了硬件上的底子,而后才是各厂商的外形设计调校技术加成,知名厂商的当然功力深厚。
而我日常码字修图工作的地方就在客厅,在家庭影院旁边,边听音乐边干活是常态,同一空间内也没必要再入第二套。
家庭影院主音箱这种大体积多发音单元再加上头部厂商调校的优势很明显,我这套Jamo S807虽然不是什么顶级,但也绝对不差,水准绝对是超过大部分书架音箱的。
平时累了也是直接往沙发上一躺,边听音乐边玩手机放松,我想家庭影院和HiFi音乐二合一,把这套设备的利用率拉到最大。
交流群里有前辈说我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功放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缺前端播放器。确实我这只有个蓝光播放器和功放,没有专门照顾到音乐播放的设备,用蓝光机解码音乐有很多格式不支持,另外功放会偏向电影的调音,存在失真的现象。
数字音乐播放器:数字时代的最优选接下来是播放器的选择了。
老烧们一推荐就是黑胶、CD播放机……
我不是老烧,没有这些唱片存货,现在开始入手其实也不划算,这又会是几万的投入,好片子难找不说,一张唱片里的音乐也大多是老歌,很多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稍微看了下价格和品类丰富度我觉得这不是好选择。
而且这些模拟信号输出的设备又会要一大堆“千元线”这样的设备,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在退步的。
平时也收集了很多高码率的Hi-res音乐存在NAS里,播放方便,规格也高,不管电影还是音乐,如今大部分玩家也是这样的网络数字存储方式。
研究了几天发现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数字流媒体播放器,也入手了一款仙籁B2网络数字音乐播放器。
下面来为大家解析一下。
Hi-Res(高解析)/HiFi(高保真)入门首先从原理上来看数字音频的优势。
Hi-Res(高解析)/HiFi(高保真)这是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两个概念,但实际上这两个其实差不多是一个意思:最大化的还原真实声音。
HiFi更加口语化,这是发烧友们经常说的一个概念,模拟时代很流行,但其实这没有参数上的标准,全靠耳朵判断,不同人听力不同,感受不同,标准也不一致,所谓玄学也由此而来。
而HiRes则相当于是索尼给HiFi定了一个固定标准,在数字时代这是可以量化可以标准化的,这里当然主要看Hi-Res标准了。
Hi-Res其实和摄影摄像十分类似,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
不同的是,摄影往上走还远未到人类视觉极限,而如今的各种音频设备其实已经能做到已经达到了人类能分辨地听觉上限了,也是可以完美的做到一步到位的,哪怕设备再升级,带来的听感是不会有变化的,但不同配置的使用体验还是有些差别。
如果你懂摄影,这里我来给你类比一下:
摄影:手机/数码相机(jpg)→单反相机(RAW)→微单(RAW)
音频:蓝牙音箱(MP3/ FLAC)→传统音箱(FLAC /HI-RES/DSD)→流媒体HiFi(FLAC /HI-RES/DSD)
摄影照片处理看的是设备拍摄原片的像素和色深,这是不同相机拍下来的源文件大小带来的差异,当然数据点越多,色彩信息越详细那么还原度就越高越真实了。
有了高品质的原片,后期再加上LR、PS调色处理,最后就可以产出一张高水准的照片了,原片追求的是真实还原,像素越高记录的信息越多的设备越贵,后期算是“艺术加工”,用不同的“风格/味道”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音频也类似,看的是采样率、比特率、比特深度(位深度)
不过HiFi方面是反着来的,我们普通HiFi玩家不涉及录音,只有还原这部分设备。
我们可以直接获取到高品质的音频文件,接下来需要通过设备来解析还原成“原声”,达到一定水准的还原度即为“HiRes高保真”。
细化到参数上来说,音频的录制与还原上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微积分,自然界的一切包括声音波形都是可以视为连续不间断的平滑曲线/曲面。
但数字化以后只能以0101的二进制编码存储,多多少少有些损失,但如果做到人耳不可辨,也能等同于“高保真”,因为感受上几乎无差别。
目前来说,不同规格的编码在相同时间段内的信息是有差别的,音频的采样率就是反映的信息记录的详细程度。
目前的数字音频有基本上是CD音质和HiRes高解析音质两种,二者的差别就是在于采样率。
不过我们通常直接对比的并不是采样率,而是码率。
码率越高,对设备的要求也越高,从传输到解码都有一定的差别。
实际上44.1kHz的采样率就已经可以准确再现22kHz左右的频率了,接近并略超过人的听觉极限了(20kHz),而实际上中年人的听力范围还更少一些,大部分都在12-14kHz范围内。
所以CD音质的听感实际上与HiRes差别并不大,更高的码率带来的是后期空间,留给设备更多可提升的操作空间,可以调成符合自己口味的增益曲线,这也是大部分HiFi玩家追求设备的原因。
码率 = 采样率 x 位深 x 声道数
双声道立体声音数字频:
44.1kHz/16bit:44100 × 16 × 2 = 1411200比特/秒 (1.4Mbps)
192kHz/24bit:192000 × 24 × 2 = 9216000比特/秒 (9.2Mbps)
从码率传输的最低要求方面就可以看出设备的
1.4Mbps以上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CD音质的要求,而需要9.2Mbps以上的速度才能满足HiRes基本要求。
这个码率有线传输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有线就意味着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设备,还有使用上的麻烦,对新手或者初烧玩家来说并不太友好,我心里想的是那种简单易用,又有高音质保障的方式。
了解了一下,目前流媒体传输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蓝牙音频码率:0.99Mbps蓝牙传输主要受制于蓝牙编码协议以及本身的传输速度。
蓝牙4.2传输速率为1Mbps,蓝牙5.0为2Mbps。对蓝牙4.2设备来说,是没法实现CD音质的。
而对于蓝牙5.0来说,虽然传输速率足够了,但存在一个编码协议限制的问题,其次控制也占用了部分带宽。
如图,通常使用的蓝牙AAC/SBC音频编码仅320kbps的有损码率,损失了很多细节。
即使是较高的LDAC/HWA也没能达到CD音质,所以蓝牙也是一种有损输出。
WiFi无线传输音频码率:满足HiRes需求蓝牙的范围和传输速率是短板,所以又有了WiFi传输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WiFi5/6的传输速率对比图,实际速度是远超192kHz/24bit下9.2Mbps的传输需求的,
Airplay、DLNA和QPlay都是WiFi传输技术,把手机上的音频文件通过WiFi传输到音箱设备再直接解码播放,比蓝牙拥有更高的码率,也有更广的覆盖范围。
其实我们体验的很多了,基于2.4G/5GWiFi技术的苹果AirPlay设备,电视投屏(DLNA)在电视以及各种播放设备上都很常见。
便利性提升的同时直接让更高码率的音乐无损传输成为了可能。
当下如果要做选择,当然是流媒体HiFi的形式,因为对大众更友好,自从音乐开始版权之争以后,不少用户都是Apple Music或者QQ音乐等平台的付费用户了,门槛更低,使用也更加便利,没有复杂的前期工程,可以入手即听,规格也满足HiRes/HiFi的需求。
仙籁B2网络数字音乐播放器使用体验入手的是仙籁B2网络数字音乐播放器,下面来实测一下。
仙籁Silent Angel对我这种初烧来说很陌生,老烧也很少说,因为这个品牌很年轻,2014年在台湾就创立了,2020年5月才进入大陆市场。在动辄50年品牌的音频领域确实是个年轻的选手,但其实看各头部音频设备厂商都有那么一个爱好者成立工作室最后做到几十年传承的故事。
仙籁Silent Angel也是类似的故事,创始人黄剑博士是一位痴迷音乐的IT人士,曾经在美国因特尔公司担任高级顾问工程师,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0余年之后才回国创业,之后建立了上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做互联网流媒体音乐,有着完善的数字音乐解决方案体系。
不同的是这是一位搞IT的音乐爱好者,不是那些欧美品牌创始人的音乐玩家,仙籁专注的是数字音乐,解决方案思路上也更贴合如今的数字时代的需求,这两年有不少口碑不错的产品。
仙籁B2也是最近比较火爆的款式,产品定位是入门级网络数字音乐播放器。
对于数字音乐播放器大家可能第一印象是“MP3”,播放U盘、硬盘上的音乐文件,但如今这点还远远不够,就像我上面讲到的,WiFi传输完全满足Hi-Res的码率需求,如今的播放器需要联网,需要配套APP,还要加上流媒体还有网络NAS播放才是最佳体验。
这方面仙籁B2这款对用户需求拿捏得很到位,上述功能全支持。
比如我存在NAS中的音乐可以从电脑播放器上通过DLNA串流至仙籁B2继续播放。
存在NAS中的高规格音乐文件也可以通过手机操作直接访问播放, 实测支持Ape、Flac、Wav等格式。
手机安装VitOs lite配网后可以通过Qplay无损播放直接投射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的无损音乐,哪怕平时只在音乐平台付费听音乐的小白,也能立刻享受到HiFi音质的音乐。
同时也内置了国外无损音乐服务平台Tidal,Qobuz,Spotify和亚马逊音乐等平台,一些老烧会比较喜欢这些平台,因为规格比国内平台要高。
除了音乐平台外,内置了企鹅FM和有声资源,小说、夜聊等内容,有大量的国内国外的网络电台,可以听新闻时事,听音乐,听书,育儿知识等等,这点符合老玩家的喜好。
比如我父亲仍然喜欢闭着眼睛听电台,听了几十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可以躺在按摩椅上从手机上操作收听。
前面板是触控按钮,支持播放/暂停,切歌以及音量调节。
其实日常我使用前面板的触控键更多,直接按一下播放就可以开始继续播放我设置好NAS里的歌单了,这是最简单的操作。
配件提供了电源线、超六类网线和莲花口,以及一个包含试音文件的U盘。
接口方面正面为6.35mm耳放输出,后部带有数字输出AES/EBU,同轴,I2S,以及模拟输出RCA接口,支持性不错,连接也十分简单。
照顾到了数字用户和老用户,比如老发烧友们的有源音箱可以直接接上RCA红白莲花口。
带有DAC和功放的设备直接通过数字信号作为前端使用。
我的家庭影院功放也可以直接通过RCA接口连接使用,原汁原味输出,新老设备的支持性都不错,小白友好。
音质测试音质方面其实作为前端来说,仙籁B2在规格上是完全没问题的,无论是通过WiFi/有线网络连接还是Qplay、DLNA或者直接访问NAS播放,传输速度都完全高于Hi-Res所需。
音乐方面选择了几首评测常用的FLAC/APE高码率音乐进行测试。
人声高频《One I Love》,女声清唱部分清晰纯净,歌手细微的呼吸声换气声都有清晰的展现,解析度高,不浑浊。
另一首人声高频《歌剧2》,人声高频展现不错,声音高而不尖锐,无嘈杂。
三重奏的《渡口》,人声、鼓声、弦乐声清晰且分离,人声部分纯净无其他沾染,三频分离无侵染。
声场测试《加州旅馆》,容量达到了2GB,实测没有卡顿断流的现象,歌声欢呼声无沾染,欢呼声声场立体感不错,声场饱满,临场感非常强。
实际试听音箱不是问题,主要在功放上,家庭影院功放确实与HiFi功放有一定差别,虽然无法与HIFI功放相媲美,但这款AVR给我们带来的听觉体验依然能够让人沉浸其中,差别并不大,不过这又让我有了另外买HiFi功放的想法……确实分开两套才合理。
声学测试最近入手了一个专业级音频测试的UMIK-1 2代,软件是REW 5.20..4,声卡驱动ASIO4 ALL 2.15Beta2可以通过测试曲线把音箱素质数据化,避免不同耳朵带来的主观“误差”。
PC端使用蓝牙连接仙籁B2进行频响测试。
设置位置在沙发人体端坐时的人耳高度,可以反映实际体验。
频响曲线
先来看看左右声道的频响曲线,10-200Hz低音部分由低音炮发出, 200Hz-20kHz由主音箱上的四个发音单元发出,曲线类似,贴合度高, 曲线整体还不错,峰值基本上在一个等级,从低频到高频的表现都比较均衡。
不过并不平滑,因为并非专业影音室,没有做吸音结构,声波会由于各种物体表面反射叠加产生驻波,放在柜体里的音箱更容易产生驻波,会有一定影响,但日常听音乐并无很大的感知,从曲线来说仙籁B2作为播放器的音质是没有问题的。
总结总的来说,仙籁B2对于HiFi入门玩家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到3000元可以搞定HiFi前端播放设备,数字音乐播放器的形式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WiFi/有线网络在传输码率规格上完全符合Hi-Res的需求,不会降低音质,且无线化智能化带来了APP控制,Qplay、DLNA以及NAS播放的便利使用方式,支持QQ音乐等在线资源,无需传统的CD、黑胶等麻烦的操作,小白新手用户也能像手机听歌一样方便捷操作,降低了HiFi门槛。
另外连接简单,对新老设备的支持性都非常友好,不管是入门玩家还是老烧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