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给我发了条信息,说最近好难过,删了很多微信好友。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不联系的人,不直接删除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删除要付出社交成本,万一以后有事找对方呢?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小老板,他从来不删除任何客户,即便是那些已经三年五年都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
他说,在商言商,人脉就是财富,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但反过来想想,那些从不主动联系你的人,其实已经用另一种方式把你"删除"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一个案例。
我一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突然接到一个十年前的客户电话,想找他配合做个工程。
朋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专门请客吃饭。
结果第二天,对方就杳无音信了。
原来是找了多家对比报价,最后选了别人。
这种事在商场上太常见了,人们习惯性地保留所有可能性,但真正用得着的时候,一定是优中选优。
就像国际关系一样,弱国谈什么外交?没人会真心跟你结盟。
放在个人身上也是如此,你的地位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方式。
前不久,我问松行长,你觉得一个人的微信好友数量多重要吗?
他笑着说,重要的从来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真正能帮你的那几个人,往往就在你最常联系的那个圈子里。
这话确实有道理。
我观察过很多成功人士的社交方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
那些隔三差五发朋友圈、点赞评论、却从不真正来往的人,本质上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有时候我在想,这些保持着若即若离关系的人,是不是也在等待某个机会?
等待对方某天突然走运,好搭上顺风车。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当一个人真正发达了,最先联系的一定是那些平时就经常来往的朋友。
就像我一个开公司的朋友说的,每次公司有新项目,他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那些平时就有来往的合作伙伴。
因为信任需要时间来积累,没人会冒险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只在通讯录里躺着的"老朋友"。
前段时间,我给儿子讲了个道理:真正的社交不是等到需要的时候才想起别人。
那样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用。
我让他学习他妈妈的做法,她总是会在节假日给密切往来的朋友发个红包,或者看到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想着朋友。
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才是维系关系的根本。
但现实中,很多人的社交就是等价交换,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疏远我我就疏远你。
这种功利的态度,注定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
昨天晚上,我跟几个球友聊天,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人脉关系上。
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感慨说,这两年行情不好,才发现平时那些称兄道弟的酒肉朋友,一个都指望不上。
倒是几个经常一起打球的发小,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
这不正印证了那句老话:酒肉朋友好相交,落难知交难寻找。
其实社交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你在别人眼中的份量。
如果你的朋友圈经常是你在主动,别人都是敷衍性回应,那就得考虑提升自己的价值了。
就像我经常对合伙人说的,与其花时间去维系那些若即若离的关系,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当你真正变得优秀,自然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圈子效应,他们明白,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格局。
所以,与其纠结要不要删除那些从不联系的好友,不如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价值。
毕竟,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强者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