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弯湾
偶然听到一首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
我小时候没听过,是最近几年刷短视频才听到的,第一次听到,我就觉得,这歌写得也太好了吧,这歌词写得比那些不知所云的摇滚、民谣、流行歌曲强太多了。
把“爱”这么抽象、复杂的事情,总结得如此简洁、清晰、没有任何理解门槛,而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如果按照这首儿歌的歌词去做,你跟你爸妈、你跟你的伴侣、你跟你的兄弟姐妹、孩子的关系,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我100%确定。
歌词是这样:
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
爸爸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如果真的爱,你就陪陪陪陪陪陪我;
如果真的爱,你就亲亲亲亲亲亲我;
如果真的爱,你就夸夸夸夸夸夸我;
如果真的爱,你就抱抱我……
你看,多么清晰、多么简洁、多么深刻又直白!
如果你爱我,那你就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如果你真的爱我,那就一次又一次的陪我、一次又一次的亲我、一次又一次的夸我、一次又一次的抱我。
爱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了,亲亲抱抱,可能只适合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但表达爱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无论对谁,如果你爱他,那就尽量做些暖心的事、说些暖心的话。
我记得我以前跟曹姑娘在一起的时候,我为了表达我对她的爱,每天加班加点搞了一两个月,给她做了一个别墅模型。
我以为那是爱。
然而,那不是爱。那是自恋、自我感动,完全是在自嗨,搞半天,真不如亲亲她、抱抱她、夸夸她来得实在。
你爱一个人,你就得让他知道、让他懂、让他明白你爱他。
很多人爱一个人,还沉迷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却不知道要用别人能接受、别人喜欢的方式去表达。
就像一个人写文章,光是往文章里添加很多成语、古诗词、各种专业术语,这种搞法,除了自嗨、显得他好像很有文化,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写文章,目的就是要让读者读得懂,真够准确知道他所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制造阅读障碍、不要为难读者。
爱也一样,不要内心觉得你是爱他的、不要去证明你是爱他的。
你爱他,你就要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他会多一点幸福,这就够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不要老想着去改变别人、不要老想着去教育别人、不要老想着去给别人提建议,不要以为那是爱。
那不是。
从行为上看,爱应该是充满温暖与善意的;从结果看,爱应该是能让被爱的人感到幸福与感动的。
你批评别人、教育别人,你觉得那是你对他的爱,但他感觉很不舒服啊。他要是反过来批评你、教育你,你还觉得你是爱吗?
一个人成年了,批评他、改变他、教育他的人多了去了,你作为父母、儿女、伴侣、兄弟姐妹,你唯一该做的事,就是去爱他。
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普遍存在“隔辈亲”的现象?
就是因为父母虽然爱子女,但总是以命令、要求、批评、建议、管教的方式去表达,辛辛苦苦做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做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好”。
结果子女的反馈是,“你们能不能不要对我好”,父母子女的关系一团糟。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跟孙子孙女的关系就和谐多了,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少会管孙子孙女,只是去爱就完事了,所以祖孙关系很和谐。
快过年了,很多在外的子女也回到了家,大家能不能别提那些不开心的事、不要给彼此提要求、不要对彼此有半句批评?就好好在一起,你夸夸我、我夸夸你,好好过个年。
当然了,直接说什么“妈妈我爱你”“女儿我爱你”这类似的话,不太符合我们这个种族的人,确实是有点难以启齿说这些肉麻的话,但是要表达爱而且对方能感受到的语言有太多太多啊,比如:
“妈妈你做这道酸辣土豆丝也太好吃了,我在上海就天天惦记这一口”
“爸爸这一年看你老了很多,看着我都感到心疼”
“儿子我感觉你今年懂事多了”
“女儿穿上这件衣服好漂亮”……
最后,我想说,亲人之间,表达赞赏、感激的话你不说,其实大家也不会觉得有啥,毕竟几十年都这么过来的,都习以为常了。
但是,你相信我,如果你说了,你和你的家人,都会觉得很幸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不仅不夸张,而且形容得实在是太贴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