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忮”字怎么读:
忮,读作忮(zhì),汉语三级字,
二、“忮”字的基本释义:
1.〈书〉忌恨;嫉妒。
2.〈书〉固执;刚愎自用。
三、“忮”字在古文中的应用:
“长安险固,风俗豪忮。”——《资治通鉴》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
鞫人忮忒。——《诗·大雅·瞻卬》
巧行居灾,忮辨召患。——《读史述九章》
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天下不忮于众。——《庄子·达生》。注:“逆也。”
四、“忮”字字形演变:
五、“不忮不求”成语详解:
成语释义 忮:嫉妒;求:贪求。意思是不妒忌,不贪求。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原文《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中引用如下,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在一起站着,而不觉得自己耻辱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贪求,什么行为能不好呢?’”子路听后,整天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做到这样固然是道之存在,怎么能算得上十足的好呢?”
评语 这一章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扬后抑。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