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军籍后,晚年丁盛回忆:我这一生无怨无悔,对得起党和人民

历史详说官 2024-09-23 23:32:33

回忆自己的一生,丁盛觉得自己走上革命道路是非常偶然的。

1930年,17岁的丁盛正在外面放牛,看到一支红军队伍经过,具体是什么部队不知道,只想着家里太穷了,想去当兵,脱离家乡,找个地方吃饭,于是就去报名参了军。

后来丁盛才知道,他看到的那支部队,就是红四军第一纵队,前身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红28团。

初入红军,丁盛从通讯员干起,他那时候才17岁,腿脚灵活,脑子机灵,当时送信山高路远,敌情复杂,他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丁盛所在的部队取消,他被调到红4军政治部继续当通讯员。

经过三次反“围剿”的洗礼,丁盛此时已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战士。1932年,他被调到总政治部,担任通讯班长,这可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当时红军的总政治部主任是王稼祥,丁盛经常奉他的命令去给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送信。

当时的总政治部,只有一个通讯排,送信靠它,警卫靠它,勤务也靠它。慢慢地,丁盛就和王稼祥同志越走越近了。

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王稼祥在一次轰炸中负伤,弹片打进了肚子,一直都没有取出来。丁盛奉命带了一个班护送王稼祥到后方休养,由于远离了前线和繁忙的事务,那段时间,王稼祥经常拿着一根棍子在地上教丁盛写字。

王稼祥认为丁盛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干,值得栽培,推荐他去了公略学校学习。从学校毕业后,王稼祥又写了一封介绍信,把丁盛送到了红三军团政治部工作。

所以后来丁盛对王稼祥同志的培养和教育是非常感恩的,把他看做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个贵人,第一个要他学文化的人。

丁盛来到红三军团后不久,红军就开始长征了。到遵义后,红军进行了一次大整编,红三军团由3个师整编为4个团,师长政委下去当团长政委,团长政委当营长政委。丁盛被编入3军团12团2营4连当指导员,当时12团的团长是谢嵩(38年牺牲),团政委是钟赤兵中将,营指导员是谢振华少将。

1994年,谢振华在医院休养的时候遇到丁盛,还记得当年丁盛这个时期的表现:“打娄山关的时候,你这个连打得不错,跑的也快,冲得也快。”

在娄山关战役中,丁盛冲锋在前,右腿受伤,被迫下了火线。当时部队的政策是,不能走的伤兵,组织会给你发几块钱,让你在老乡家养伤。这些伤兵后来有的就地安家落户,有的遭到了国民党的杀害,有的后来还坚持打游击。

毛主席说:“长征是播种机……”大概指的就是这些同志。但丁盛不愿意当“播种机”,他要当“宣言书和宣传队”,他坚持拖着病腿跟着部队前进,四渡赤水,过进啥进,爬雪山,过草地……一路走到了吴起镇。

来到陕北后,丁盛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不久,丁盛被分配到红28军2团担任政委——刘志丹在东征期间牺牲,宋时轮接替了他的职务。

西安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8年,在120师358旅当团长的宋时轮,奉命和邓华一起组建宋时轮支队,执行挺进冀东的任务。宋时轮之前在红28军当军长,于是这次就把很多之前红28军的干部带到了宋时轮支队,这其中就有丁盛。

遗憾的是,宋时轮、邓华后来在冀东没有站住脚,于是返回了平西。39年,延安派萧克来接替宋时轮担任挺进军军长,丁盛这个时期的职务是团政委。

平西根据地和冀东根据地都属于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于是就成了丁盛的老首长。90年代初,丁盛曾向聂荣臻这个老首长申诉自己的案件,聂荣臻给了他一些帮助。

1940年,丁盛作为晋察冀代表团的一员,前往延安参加“七大”,但由于种种情况,“七大”直到45年才召开,丁盛于是就在延安学习了4年的时间,这段时期对丁盛的成长和进步是很有帮助的,丁盛说:“在延安这几年,对我来说,无论从哪方面讲,收获都很大,没有虚度年华。”

44年后,聂荣臻司令员也从晋察冀来到了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丁盛等晋察冀干部都觉得,后方生活虽然好,但不能呆太长时间,是时候回到前方工作去了。

聂荣臻于是就把他们几个人分配到了教导2旅(旅长是黄上将,政委是邓华上将),这个教导2旅,是一年前国民党搞摩擦,晋察冀军区调到延安保卫中央的,原本是就晋察冀的部队。丁盛于是进入教导2旅1团当政委。

“七大”结束后不久,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条件,教导2旅1团在黄旅长的率领下进入东北,团政委丁盛当然也跟着去了东北。

1团经过张家口的时候,休整了两天,这期间,聂荣臻司令员把丁盛叫了去,并给他专门讲了1团的光辉历史:

“这个团原来在中央苏区的时候是红3军,黄公略带的部队。后来部队整编,红3军整编为红一军团1师,这个团就是1师的1团。当年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就出自这个团的2营;后来的狼牙山五壮士,是这个团的3营7连;黄土岭打死阿部规秀的,也是这个团。晋察冀反扫荡,扩大晋察冀军区,这个团都是立了功的。”

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嘱咐丁盛:“我为什么要给你讲这个呢?就是要你到东北后关心这个团,这个团出干部,出过很多干部。你要尽量保持这团的原套人马,原建制,不要把它拆散。到东北后,你们肯定要扩大,扩大一个团也好,一个师也好,但要保持这团的建制。”(90年代,中央以这个团为基础,组建了驻香港步兵旅)

回顾丁盛在45年之前的表现,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当政委,从事政工工作,很少参加军事指挥。但来到东北后,丁盛却完美地完成了政工干部到军事干部的转变,并以卓越的军功闻名,这实在是一次干脆潇洒的转型。

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司令员为黄,后为段苏权),丁盛任24师师长,之后参加了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他任人民解放军45军135师师长,参加了平津战役,率部攻占天津。1949年9月到10月率领135师参加衡宝战役,堵击白崇禧所部第7军,因此闻名第四野战军。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