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奋斗故事重塑乡土文学新视域

小鹿看南充风光 2024-10-23 00:07:28

杜阳林给读者代表签名。

人物档案

杜阳林 小说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小说专委会副主任,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惊蛰》《立秋》《步步为营》等,以及散文集《长风破浪渡沧海》《晨风暮雨》。曾获百花文学奖、川观文学奖等奖项。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柴梓嫣 文/图

长篇小说《惊蛰》《立秋》深刻反映时代变迁与个体命运。

10月15日,南充籍作家杜阳林作品分享会在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厅举行。与会嘉宾们围绕作品《惊蛰》《立秋》作了分享和点评。

通过分享对这两部作品的阅读体验,现场观众纷纷表示,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更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大家认为《惊蛰》《立秋》在书写中观照乡村,重塑了乡土文学的新视域。

1.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热议乡土文学创作故事

当天下午2时30分,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厅热闹非凡。著名出版人、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曹元勇,著名评论家、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白浩,著名作家、《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著名诗人、南充市作家协会主席瘦西鸿等文学名家,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学生,读者代表等欢聚一堂,共同聆听南充籍作家杜阳林畅销长篇小说《惊蛰》《立秋》的创作故事。

据了解,2021年《惊蛰》正式出版发行,并荣登多个读书榜单前列。时隔两年,继《惊蛰》后,杜阳林又精心创作了现实主义力作《立秋》,通过共同讲述主人公凌云青从乡土少年到都市创业者的蜕变之旅,细腻勾勒出一位时代弄潮儿在挑战与机遇中,以创办企业为支点,撬动个人与时代命运转变的故事。

会上,大家深入挖掘了两部作品中蕴含的时代精神与人文价值,深刻洞察了它们对个人成长、社会责任以及故乡情怀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并围绕角色背后所承载的城乡变迁缩影展开热烈讨论。

“我觉得《惊蛰》《立秋》是原创长篇小说中的一匹‘黑马’。”曹元勇说,两本书籍出版发行后,荣登多项读书榜单,深受读者喜欢。如今,随着书籍销量不断攀升,两本书籍也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一匹“骏马”,带领更多人通过文字,了解乡土文学的魅力。

白浩、卢一萍在活动现场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们说,杜阳林在创作中跳出了“象牙塔”里的艺术结构,用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直击人的心灵,又通过对细节进行铺开描写,让读者更加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与此同时,此次作品分享会还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进行了直播,各地读者纷纷在线表示,此次分享会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惊蛰》《立秋》的机会,也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书写在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2.文学与故乡相映照 记录时代变迁和个人成长

细读两部作品后可以知道,书中所描写的主人公凌云青,从家乡坐上绿皮火车,一路向西安疾驰而去。其实,现实中的杜阳林,也是在少年时期走出了自己的家乡,并一路奋斗,走入了新的更广阔的天地。

杜阳林在现场讲述,在其成长过程中,虽然故乡带给了他一些伤痛,但是也有人性的温暖。回首过往,他开始审视自己的家乡,最后带着一种释怀的心情开始书写故乡。“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人的心境、状态等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就更需要用新的视域来看待乡土文学的创作。”他说,在小说中,每个个体都有着关联性。他没有简单地写一个人的自传,而是纵横交错地书写一代人的联系,从而体现时代的变迁以及一代人的选择和成长。

在《立秋》结尾,杜阳林为今后的创作埋下了伏笔。据悉,书中的主人公凌云青经过城市文明的磨砺之后,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企业发展的需要与反哺乡村的愿望,让他选择回归乡村。因此,杜阳林下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主题便是“返乡”,届时将与《惊蛰》《立秋》形成一个“离乡、进城、返乡”的写作闭环。

“《惊蛰》《立秋》中的方言和杜阳林是血脉相连的,这是乡土写作的另一种角度。”“杜阳林体现的真诚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活动现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傅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任军也向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大家有感而发,纷纷表示,通过与作家面对面进行交流,不仅对乡土文学有了新的认识,也收获了很多人生启示。

活动接近尾声时,杜阳林还热情地给读者代表一一签名,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