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放生狐狸,更夫巡夜竟见狐狸进城,阿婆:它来奔丧的
在明朝末年,在中原一座不知名的偏远小镇上,住着一个姓李的老翁。
这李老翁膝下无儿无女,老伴早年因病去世,就剩下他孤身一人。
别看李老翁无依无靠,但他的心却是极善的,平日里见了谁家日子过得艰难,能帮一把是一把,所以大伙儿都挺敬重他。
那年秋天,李老翁上山捡柴火,走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只被捕兽夹夹住的狐狸。
那狐狸见了李老翁,眼睛里满是祈求,像是求他救救自己。
李老翁心肠软,便放下背篓,上前仔细瞧了瞧,发现这狐狸的右后腿被捕兽夹死死夹住,鲜血已经染红了它身下的泥土。
李老翁叹了口气,他虽不善医术,但也知道得先给这狐狸止血。
他费力地从背篓里找出一块旧布条,想给狐狸简单包扎一下,没想到这狐狸倒是挺灵性,竟疼得直咬牙也不乱动,只静静地用那双黑溜溜的眼睛望着李老翁。
等李老翁终于把它腿上的捕兽夹弄开,简单包扎了一番后,狐狸已经疼得昏过去了。
李老翁心善,把它背回了自己破旧的草屋中,还从邻居那儿借来了草药,细心地为狐狸疗伤。
这狐狸像是通人性,在李老翁家中养了半个月后,便能走动了。
每天,李老翁上山捡柴或是下田干活儿时,这狐狸都会跟在他身后,寸步不离。
村里人见了,都说这狐狸是李老翁从山上捡回来的宝。
然而,这天早晨,李老翁像往常一样,推开门打算出门干活儿时,却发现狐狸不知何时已经蹲在了他家门口,嘴里还叼着一只刚死不久的野兔。
李老翁见状,知道这是狐狸在报答自己,便笑着摸了摸狐狸的头,道:“好小子,知道感恩啊,那我就不客气啦!”
说罢,李老翁将野兔拿了进来,做好后美美地吃了一顿。
他心想着,这狐狸既已康复,不如将它放回山林,毕竟那是它的家。
于是,吃过饭后,李老翁便带着狐狸上了山,到了山林中一处隐秘的地方,李老翁蹲下身子,拍了拍狐狸的头,对它说道:“快回去吧,别再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
那狐狸像是听懂了,在原地转了三圈,才转身钻进了山林。
李老翁望着狐狸消失的方向,叹了口气,也转身下了山。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入了冬,小镇上的夜晚也变得寒冷漫长。
镇上有个姓张的更夫,叫张二狗,这天夜里,他正在街上巡逻打更,走到镇西头时,突然瞧见远处影影绰绰的,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往镇子里来。
张二狗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看时,发现那竟然是一只火红的狐狸,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显眼。
这狐狸张二狗认识,正是前几个月被李老翁救下的那只。
张二狗心里奇怪,这狐狸好端端的,深更半夜的往镇子里跑什么?
他正疑惑着呢,只见那狐狸竟然径直朝镇子里最大的孙员外家去了。
张二狗心说,这孙员外家这几天正办丧事呢,据说这孙员外年轻时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攒下了不少家业,没想到晚年时却被亲生儿子给气死了。
这不,家里正办丧事儿呢,镇上的人都知道了。
张二狗本想跟上去瞧瞧,但想到自己职责所在,只好先打完这趟更。
等他又巡了两圈,回到孙员外家门口时,却发现那狐狸已经不见了踪影。
张二狗挠了挠头,心说,这狐狸深更半夜的来,又悄无声息地走,究竟干啥来了?
次日一早,张二狗将这事儿和镇上的邻居们说了,大家伙儿都啧啧称奇,有人说,这狐狸不会是来报仇的吧?
毕竟孙员外年轻时坏事做尽,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死了,那些被他害过的人或是动物,都来寻仇了。
这话传到李老翁耳朵里,李老翁也是一愣,心想,自己当初救下这狐狸时,并未发现它身上有何仇恨之气,怎么会去孙员外家报仇呢?
不过,这狐狸既然能在深夜里进镇子,又悄无声息地离开,确实有些不寻常。
正当李老翁疑惑不解时,这天下午,一个白发苍苍的阿婆找上门来了。
这阿婆是孙员外家的远房亲戚,因为年纪大,又行动不便,所以孙员外家办丧事时,并未将她接来,只是派了个小厮,给她送了些银两和粮食。
阿婆见李老翁时,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哭过。
李老翁忙将她让进屋里,问她这是咋了?
阿婆叹了口气,说道:“老李啊,你知道那孙员外家的事儿吧?”
李老翁点了点头,道:“知道,这不是正办丧事呢嘛。”
阿婆擦了擦眼泪,说道:“我那侄儿啊,年轻时是做过不少错事,可谁想到,他竟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给气死了。
听说,他那儿子,如今也病了,大夫说,怕是活不过今年了。”
李老翁闻言,也是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安慰阿婆。
就在这时,阿婆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她抬头看向李老翁,问道:“老李啊,我听镇上的人说,你之前救过一只狐狸,是吗?”
李老翁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道:“是啊,怎么了?”
阿婆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对李老翁说道:“老李啊,我告诉你件事儿,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
我侄儿那儿子,从小就爱打猎,三年前,他曾在山上打死过一只怀孕的母狐狸,那狐狸肚子里的孩子,还没足月呢……”
说到这儿,阿婆已经泣不成声。
李老翁闻言,也是唏嘘不已,他这才明白,为啥那狐狸会在深夜里往孙员外家跑,原来,它是来奔丧的。
李老翁叹了口气,对阿婆说道:“阿婆,您放心,这事儿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只是,那狐狸虽然灵性,但孙员外家的儿子已经这样了,它难道还想做啥?”
阿婆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但我就是担心,它会不会做出啥过激的事儿来。
老李啊,你能不能再去山上找找那狐狸,跟它说说,让它别再做傻事儿了。”
李老翁闻言,点了点头,道:“阿婆,您放心,我明天一早就去山上找找它。”
次日一早,李老翁便带着干粮和水,上了山。
他在山林中转了一天,终于在那处隐秘的地方,找到了那只狐狸。
李老翁蹲下身子,摸了摸狐狸的头,对它说道:“我知道,你是来奔丧的,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还是放下仇恨,好好过日子吧。”
那狐狸像是听懂了,在李老翁身边转了三圈,才转身钻进了山林。
李老翁望着狐狸消失的方向,叹了口气,心说,希望这狐狸能听懂自己的话,别再做出啥傻事儿来。
然而,李老翁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狐狸非但没放下仇恨,反而做了一件让所有镇上人都震惊的事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李老翁从山上回来后,心里一直惦记着那只狐狸,还有阿婆的嘱托。
他总觉得这事儿没完,但又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啥。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孙员外家的丧事也办完了。
可就在这时,镇子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那天夜里,镇子上的刘铁匠,突然发了疯似的,拿着把铁锤,满镇子地乱窜,见人就打。
大伙儿吓得四散奔逃,直到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合力将他制服,才算是没闹出人命。
可这事儿还没完呢,第二天,刘铁匠就疯了,整天胡言乱语,嘴里不停地喊着:“狐狸精,狐狸精,你别来找我,我错了,我错了……”
镇子上的人一听这话,都愣住了,心想,这刘铁匠好端端的,咋就突然疯了,还扯上狐狸精了呢?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李老翁的耳朵里,他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这刘铁匠,年轻时也是个猎户,经常上山打猎,不会是他也打过那只狐狸吧?
李老翁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便决定去刘铁匠家瞧瞧。
他来到刘铁匠家时,只见刘铁匠已经被家人绑在了床上,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狐狸精,我错了,我错了……”
李老翁叹了口气,走到刘铁匠身边,对他说道:“铁匠啊,你这是咋了?
咋就突然疯了呢?”
刘铁匠像是听到了李老翁的声音,突然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嘴里喊道:“老狐狸,是你,你来找我报仇了,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杀你,不该杀你啊……”
李老翁一听这话,心里就明白了,这刘铁匠,怕是真打过那只狐狸。
他叹了口气,对刘铁匠的家人说道:“铁匠这是被啥东西给吓着了,你们好好看着他吧,别让他再做出啥傻事儿来。”
说罢,李老翁便转身离开了刘铁匠家。
他边走边琢磨,这狐狸究竟想干啥?
为啥要找上刘铁匠?
难道它真的想报仇吗?
李老翁心里乱糟糟的,也不知道该咋办。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镇子上的老神婆,赵阿婆。
这赵阿婆,年轻时曾学过一些玄门术法,虽然如今年纪大了,不怎么给人看事儿了,但镇子上的人,还是都挺敬重她的。
李老翁觉得,这事儿得找赵阿婆问问,于是便来到了赵阿婆家。
他敲了敲门,不一会儿,就见赵阿婆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给他开了门。
李老翁说明了来意,赵阿婆闻言,皱了皱眉,道:“这事儿啊,我前两天就察觉到了,只是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
李老翁一愣,道:“阿婆,您早就知道了?”
赵阿婆点了点头,道:“嗯,那天夜里,我起来上厕所,突然看到院子里影影绰绰的,像是有啥东西。
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只火红的狐狸,正站在我院子里,盯着我看呢。
我当时吓了一跳,但转念一想,这狐狸怕是来找我帮忙的,于是便对它说,有啥事儿,你托梦给我吧,我这把老骨头,也帮不上你啥忙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我就做了个梦,梦见那只狐狸对我说,它要报仇,它要让那些害过它的人,都得到报应。”
李老翁闻言,叹了口气,道:“阿婆,那这事儿,您看该咋办呢?”
赵阿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那狐狸既然来找我,就说明它还没想闹出人命,只是想让那些害过它的人,得到一些教训。
这样吧,你回去后,准备些香火纸钱,还有一只活鸡,明天一早,咱们去山上,找那狐狸好好谈谈。”
李老翁闻言,点了点头,道:“行,阿婆,都听你的。”
次日一早,李老翁便按照赵阿婆的吩咐,准备好了东西,和她一起上了山。
他们在山林中转了半天,才终于找到了那只狐狸。
只见那只狐狸,正静静地趴在一棵老树下,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红光。
赵阿婆见状,走上前去,对狐狸说道:“我知道,你是来报仇的,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这样,你放了他们,我让他们给你立个牌位,供你香火,如何?”
那狐狸像是听懂了,抬起头,看了赵阿婆一眼,又看了看李老翁,这才缓缓点了点头。
赵阿婆见状,松了口气,对李老翁说道:“行了,它答应了,咱们赶紧下山吧。”
说罢,赵阿婆便拄着拐棍,和李老翁一起下了山。
他们回到镇子上后,便找到了孙员外家的儿子,还有刘铁匠的家人,将这事儿跟他们说了。
起初,他们还不信,但架不住赵阿婆在镇子上的威望,只好答应下来,给那只狐狸立了牌位,供了香火。
说来也怪,自从给那只狐狸立了牌位后,刘铁匠的病竟然慢慢好了,也不再胡言乱语了。
而镇子上的人,也像是没事儿人一样,继续过着他们的日子。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李老翁总会想起那只狐狸,想起它那双黑溜溜的眼睛,不知道它如今过得咋样,是否还在那片山林里,静静地生活着。
这事儿过了能有小半年,镇子上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大伙儿白天忙着地里的活儿,晚上就聚在一块儿扯扯闲篇儿,偶尔还会提起那只狐狸,但更多的,还是感叹赵阿婆的神通广大,能让那狐狸收了心,不再寻仇。
李老翁呢,心里头一直惦记着那只狐狸,有时候上山捡柴火,走到那隐秘的地方,还会特意瞅瞅,希望能再见到它一面,但每次都是空欢喜一场。
李老翁心想,这狐狸怕是真放下了,不会再回来了。
然而,这天夜里,李老翁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扑棱棱”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落在了院子里。
李老翁吓了一跳,赶紧披上衣服,点亮油灯,出门查看。
这一看,可把李老翁惊得差点没把手里的油灯给摔了。
只见院子里,正站着那只火红的狐狸,嘴里还叼着一只血淋淋的野鸡。
那狐狸见了李老翁,像是见到了熟人,欢快地摇了摇尾巴,然后把野鸡放在了地上,转身就要走。
李老翁愣了愣,赶紧喊道:“你这是干啥呢?
咋还给我送野鸡来了?”
那狐狸像是听懂了,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李老翁一眼,然后才转身钻进了山林。
李老翁望着狐狸消失的方向,心里头五味杂陈。
这狐狸,到底是放下了,还是没放下呢?
为啥突然给自己送野鸡呢?
李老翁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先把野鸡拿进屋,处理了。
第二天,李老翁把这事儿跟镇子上的人说了,大伙儿都啧啧称奇,说这狐狸还真是有灵性,知道感恩。
这事儿传着传着,就传到了赵阿婆的耳朵里。
赵阿婆听了,叹了口气,道:“这狐狸啊,怕是还没完全放下呢。”
李老翁一愣,道:“阿婆,您这话啥意思啊?”
赵阿婆摇了摇头,道:“这狐狸给你送野鸡,表面上看是感恩,但实际上是提醒你,它还记得你,还记得那些事儿。
它这是在告诉你,它虽然没闹出人命,但仇还没报完呢。”
李老翁闻言,心里头“咯噔”一下,道:“那……那咋办呢?”
赵阿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关键啊,还得看你。”
李老翁更愣了,道:“看我?
阿婆,您这话我更听不懂了。”
赵阿婆叹了口气,道:“这狐狸啊,虽然灵性,但终究是个畜牲。
它之所以还记得那些事儿,就是因为心里头有股怨气。
这股怨气,不解开,它怕是永远都放不下。
而能解开这股怨气的,只有你。”
李老翁闻言,皱了皱眉,道:“我?
我咋解开啊?”
赵阿婆拍了拍李老翁的肩膀,道:“你忘啦?
当初是你救了它一命。
如今啊,你得再去救救它的心。
你去找它,跟它好好聊聊,告诉它,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害人害己。
让它放下过去,好好过日子。”
李老翁闻言,点了点头,道:“行,阿婆,我去试试。”
说罢,李老翁便准备了些香火纸钱,还有一只活鸡,上了山。
他在山林中转了半天,才终于找到了那只狐狸。
只见那只狐狸,正静静地趴在一棵老树下,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红光,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子哀伤。
李老翁走到狐狸身边,蹲下身子,摸了摸它的头,道:“我知道你心里头不好受,但仇恨真的解决不了问题。
你看,我当初救了你一命,如今你也送了我野鸡,咱们俩算是两清了。
你不如放下过去,好好过日子吧。”
那狐狸像是听懂了,抬起头,看了李老翁一眼,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然后,它缓缓地点了点头,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
李老翁见状,松了口气,道:“行,你能想通就好。
这只鸡,你拿去吃吧,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说罢,李老翁便把鸡放在了地上,然后转身下了山。
他边走边琢磨,这狐狸啊,终究是个畜牲,虽然灵性,但终究不懂人的情感。
只希望它真的能放下过去,好好过日子吧。
然而,李老翁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狐狸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他,但心里头却另有打算。
原来,这狐狸在山上修炼多年,已经快要得道成仙了,但就是因为心里头有股怨气,始终无法突破瓶颈。
它知道,只有放下过去,才能真正得道。
于是,它决定做一件大事儿,来彻底解开自己心里的怨气。
这事儿啊,还得从孙员外家说起。
孙员外家的儿子,自从他爹死后,就病得越来越重,请了多少大夫都瞧不好。
这天夜里,他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一只火红的狐狸朝他扑来,张着大嘴,要咬他的脖子。
他吓得“嗷”一声就醒了,从此以后再也没醒过来,就这么活活吓死了。
这事儿传开后,镇子上的人都吓得不行,说那狐狸真是成精了,连孙员外家的儿子都能吓死。
可李老翁心里却明白,那狐狸这么做,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解开自己心里的怨气。
如今,怨气已解,它怕是真要得道成仙了。
这事儿过了没多久,镇子上的人就发现,那只火红的狐狸,再也没出现过。
有人说,它得道成仙了;有人说,它去了更远的地方,继续修炼。
但不管咋样,镇子上的人都觉得,这狐狸啊,真是个有灵性的畜牲。
而李老翁呢,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起那只狐狸,想起它那双黑溜溜的眼睛,不知道它如今过得咋样,是否已经在天上,成了真正的仙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