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个平凡的江苏老人姚子健,突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自己竟然是中央特科的情报人员。这个发现,犹如一颗炸弹在姚子健的心中引爆,揭开了他人生中的一段隐秘历史。那时候的姚子健已经86岁,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可心中的震动依然如昨日。
姚子健的故事从他的出生开始就注定与历史交织。1915年,他出生在江苏的一个普通家庭,成长的岁月并不显赫。青年时期,他考入了南京中央陆军测量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国民政府的南京测量局工作,成为了一名公务员。那时候的姚子健,生活稳定,衣食无忧,但心中始终怀揣着不安和不满:对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政策,他感到深深的失望。他明白,中国的未来并不属于当时的政府,而是属于那些真正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逐渐影响了他,他开始相信,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真正希望。
1934年,姚子健在老乡舒曰信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那时,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党的活动高度保密。舒曰信并没有明确告诉姚子健他所在的部门,而姚子健也没有多问什么。入党不久,姚子健就接到了他的第一个任务:汇报国军地图的使用情况。作为测量局的一员,姚子健负责管理军用地图,这些地图对于国军来说至关重要,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导航系统。没有军用地图,部队就失去了方向,无法正常作战。
姚子健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开始密切关注国军对地图的使用情况。每当国军人员拿取地图,他都会记下使用的地图名称和部队番号,回家后悄悄写在纸上。周六,他会把这些信息小心地藏在行李箱里,穿上军装,假装外出旅行。由于身穿军装,他在火车站几乎可以不受检查地通过,士兵们误以为他是同行的战友。到达上海后,姚子健会把这些情报送到舒曰信手中,完成一次次的任务。每次任务结束,舒曰信总是给予他鼓励:“子健同志,你做得非常好,党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然而,姚子健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更多的参与,希望能亲自奔赴前线,直接为革命作出贡献。他曾对舒曰信说:“我不想在南京工作了,我想去前线,和敌人作战,为革命做更多贡献。”舒曰信却耐心地劝解道:“你虽然在后方,确实没有直接上阵,但你通过传递情报,帮助党中央决定行军路线,实际上在无形中统帅着军队。你的工作同样重要。”听了舒曰信的话,姚子健沉下心来,决定继续从事情报工作,虽然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党内从事着如此重要的任务。
1940年代初,姚子健在潘汉年的推荐下,前往延安,继续为党工作。此时,他与舒曰信的联系断了,情报工作也变得更加隐秘和复杂。岁月流转,姚子健从未将自己的身份和所做的事向外人透露。在他的一生中,这些事情几乎都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有他自己和极少数的同志知道。
直到2001年,姚子健的儿子姚一群在听到红色特工沈安娜讲述自己传奇经历时,突然发现,原来父亲的名字也出现在那个历史的舞台上。沈安娜提到了姐夫舒曰信,姚一群的心中猛然一震:“难道爸爸也曾是红色特工?”他立即回家告诉父亲,姚子健听后既震惊又激动,仿佛一切又回到了那些岁月。
在组织的牵线下,姚子健和沈安娜重逢了。那一刻,两个老人的眼中泛起了泪光。他们已经分别六十多年,如今终于再次相见,回忆起当年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峥嵘岁月。沈安娜握住姚子健的手,感慨道:“子健同志,你受苦了。”而姚子健也深情地回应:“安娜同志,好久不见。”那一刻,历史仿佛倒流,时间的流沙在他们的指缝间滑过,岁月的沧桑与战斗的激情都在这一握之间凝固。
2018年,姚子健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103岁。在他走后的许多日子里,人们依然会记得那个曾经在白色恐怖中隐匿的红色特工,记得他在国家危难时刻,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