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并不好看,但是每一个离世的人都会穿着寿衣,有很多老人甚至在感知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亲自去挑选寿衣。
虽然寿衣款式繁多,但与日常穿着大不相同,这并不是迷信,实际上是事出有因。
在清朝以前已经出土的墓穴之中,墓主在寿衣上面并没有特别的讲究,一般来说只是比生前穿着更加精致一些。
相传清朝统治开始以后,对汉人的着装、发型进行了统一改制,要求人们按照满人的风俗习惯进行剃发和穿戴衣物。
这一要求引发了人们的反抗,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统治者也做出让步,规定死后可以穿着前朝的服饰。
于是清朝时期开始寿衣的观念才真正传播开来,当时的人们相信,死去之后会见到列祖列宗,只有穿着本民族的服装才能够得到前人的接纳,有一种忠孝的思想在里面。
后来逐渐发展为老人办大寿的寿宴上也会穿着寿衣接受亲友的贺寿,在这样重要的场合所穿的礼服对工艺要求自然很高。
在老人入土为安后也要穿着寿衣,这就意味着生前死后的最重要的一套衣服非寿衣莫属,
寿衣代表的含义有很多,每个地区的发展和风俗又有区别,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提倡大家丧事简办,改土葬为火化,逐渐淡化了人们的封建思想。
但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地区,依旧还流传着寿衣文化。
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地区,从事布料经营和裁缝行业的华人观念之中,做好一件寿衣关乎到是否有资格独立在行业立足。
在老一辈行业从业者的眼中,能够做好一件令顾客满意的寿衣,才代表着一个人从学徒到成手的成功转变。
这样的观念自然来源于中国,在马来西亚独立以前,广东大埔、永定、惠州、丰顺等地的客家人,大量投奔已经在马来西亚定居下来的家乡前辈,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在异国他乡相互帮衬。
大家身在异乡为异客,对自己的祖先亲人都十分怀念,生前为了生计没有办法,死后都希望能够魂归故里,认祖归宗。
这种观念背景下导致当时人们对寿衣非常重视,把寿衣当作人生当中最讲究的礼服。
这样的观念催化了殡葬服装制造行业的发展,做布料和裁缝生意的人们,也把能否做好寿衣作为专业技能是否合格的标准。
很多从业者从学徒出身,手艺精通之后经营新店,或者继承上一辈的老店 ,有做大做强者甚至进入现代纺织业或开设车衣厂。
这个行业利润是很丰厚的,因为当地人对寿衣文化非常认可,所以制作寿衣的收费要远高于普通衣物。而且,很多客户为了图吉利,常常会额外支付费用包红包。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寿衣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
最初的寿衣在生前的贺寿宴会上也可以穿着,死去之后穿在表层,到了后来寿衣的概念变得泛化了,只要是入殓的服装统称为寿衣,寿衣的样式也发展为唐装、中山装等等。
从订制寿衣、裁剪寿衣到交货,每一个环节都很庄重且严谨,这套衣服会出现在老人过大寿和入土的重要时刻。
寿衣的买主为了体现重视、确保店家尽心尽力完成制作,在测量尺寸、交货等时间点,都会额外包送红包,以图双方的吉利。
一般来说,去裁缝店里面花钱制作寿衣都是由儿女或晚辈来完成的,这也是尽孝道的一种方式;
背后蕴含着“纳喜“的意愿,这一行为被认为可以招来功德福报,能为老人祈福益寿延年。
与之相反的,如果儿女没有为父母张罗买寿衣,被认为是一种不尽孝道、不吉利的做法。
而且在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做寿衣必须全部儿女都参与,大家一起出钱。
有一些地区的寿衣要求“由已出嫁女儿赠送”,但比较普及的说法是由所有儿女共同完成。
原则上不允许在有儿女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为老人添置寿衣,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抢夺孝敬老人的功德,从而引发儿女之间的纷争。
这样的观念之下,促使制作寿衣比购买整件寿衣更受欢迎。现场制作需要老人和儿女到场,一家人都知晓并同意,确保后面不会出现纠纷影响店里生意。
寿衣的样式和平时穿的对襟衫或长袍马褂相近。
只是布料上更为讲究,要换成相对贵重的优质丝绸,倾向于黄色、紫色等比较艳丽的颜色,有钱人家还会用金银线在寿衣上绘制图案,彰显富贵。
寿衣上的装饰图案或者文字,通常会表达人们心中的期盼和祝福。
一般来说寿衣上会印上很多寿字,围绕寿字周围是由五只蝙蝠组成的“五蝠捧寿“,谐音代表着”五福添寿“的寓意。
五福的说法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尚书·洪范》中,具体内容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当时的人们把这种美好的向往被融合在寿衣的制作当中。
对于女性寿衣而言,往往会在美观上有着更高的要求,比如寿衣会采用天然材质的盘纽纽扣,如木材、玉石等。
样式上多选用蝴蝶或者蝙蝠,制作工艺和寓意十分美好。
扣子的数量也寓意深厚,比较通俗的说法有五颗扣子代表着五行,象征着万物发展规律;七颗代表着人间的七情,也有一说是七星北斗指引方向;
九颗扣子寓意长长久久,有永恒之意。各地的含义虽有不同,但都有着美好的解释。
寿衣的制作费用不可谓不昂贵,上等的丝绸搭配着金丝银线,还要有匠人高超的技艺制作而成,这项花费很大的投入让寿衣具备了保值的功能。
有一些地区的娘家会把寿衣当作嫁妆,在女儿出嫁时为其制作,被称为“老嫁妆”。
这也是娘家人疼爱女儿的一种表达,提醒夫家,已经准备好了寿衣和相关服饰,即便日后发展不好,也不会成为家中的负担。
一套完整的寿衣,甚至就是那个年代的家庭保险,对于家境尚可的老人,一般六十大寿开始穿着寿衣,展示自家儿女遵守孝道,也能凸显家境殷实。
如果家道中落,穿寿衣还有能转运的说法。如果家里遭遇突发事件,需要应急的花费,寿衣可以出售给有需要的人或者将其中的金银配件拿来换钱,以当一时之需。
寿衣的贵重价值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越是大户人家的墓穴就越会引来盗墓者。
作为家属,当然是不愿意坟墓被破坏死者被打扰,出于为死者的考虑,在处理寿衣的方式上会有所变通。
有的家属会上选择在死者穿好寿衣后,取下价值比较高的金银配件,家里的儿女们分别保留一部分,纪念死者留给大家的“馀福”。也会有人干脆把领子、袋子都剪掉,防止被盗墓的人盯上。
还有一种较为迷信的说法,因为“衫袋”与“三代”谐音,认为下葬时不应带着“领子“和”三代“,被认为是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
于是生前穿寿衣的时候这些部件都正常穿戴,下葬时需要把衣领和口袋摘除或剪破,用来消除对后代的不利影响。
慢慢的,原本是尽孝道的行为也开始趋向于逐利思想,人们会为了减轻病痛、转变时运、消灾解难等目的定制寿衣,偏离了最开始尽孝心的风俗内涵。
现如今,子女一般是在长辈临终前或者逝世后购买寿衣,省去了诸多环节,批量生产的成套寿衣不再具有保值的属性,因为最终要火化,衣服的材质也不再考究。
流水线式的生产工艺带来了效益,也带走了庄重的、复杂的仪式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