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版理想 MEGA,极氪造出来了。
作为 2024 年极具争议的一款新车,理想 MEGA 在舆论中一直存在黑白两极的评论:
一些人觉得这款车的造型极具未来感,像是科幻电影里的道具车;而另一些人则提出,MEGA 内饰拖后腿了,跟 L 系列差不多。
外观特立独行、内饰玩起套娃,这是多数人认为理想 MEGA 失利的核心原因。
于是,不造无聊车的极氪 MIX 来了,李想本人也上去体验了,他表示理想是移动的家,那极氪 MIX 就是「未来的家」。
网友调侃道,理想 MEGA 和极氪 MIX,谁是移动的家?
论空间,车长超过 5 米、轴距 3.3 米的理想 MEGA,综合得房率为 70.86%,而车长仅为 4.6 米、轴距 3 米的极氪 MIX,却实现了超 80% 的座舱空间利用率。
论场景定义,理想 MEGA 只能靠三排座椅放平变露营车,但极氪 MIX 前排座椅后转 180% 的设计,让周鸿祎激动得想在上面打捣蛋、吃火锅。
两种舆论趋势足够说明一个事实,对于绝大多数只想买台车代步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车内可玩性高」对最终购买决策的影响效果,立竿见影。
01、「宝宝巴士」,有何不可
与燃油车时代车企想利用一台车尽可能覆盖宽泛的用户群体不同,智能电动车时代,车企的胜负手是有没有能力打磨出一款足以打动核心用户的极致大单品,主打「精准打击」。
小米 SU7 是为了撬动特斯拉 Model 3 的年轻群体,理想 L 系列是为了让奶爸们有一个舒适的家,而极氪 MIX 就是为了让年轻家庭在完成了「衣食住」三维度的精致化升级后,能在出行这件事上,多一个拉齐水平的选项。
一位蔚来车主在车展上看到极氪 MIX 之后的反应是,想换车。极氪 001、007 虽然帅但是没有击中他的需求,他有一个三口之家,MIX 却十分对胃口,让他有种想买的冲动。
用更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极氪 MIX,一款能在幼儿园门口面对面开辅导培训课的「宝宝巴士」。
原因有二。
一是造型独特。
无双 B 柱设计、贯通式电动对开门,极氪 MIX 还原了 MPV 最原始的设计。
无 B 柱 MPV 的鼻祖是的 Nissan Prairie(1982 年),但由于车身刚度太弱,用户在高速行驶时明显感受到车身扭动,第二代车型上取消了无 B 柱设计。
丰田第一代 RAUM、福特 B-Max 是无 B 柱设计的继承者,可惜因为较高的售价和被质疑的安全性也相继停产了。
比起传统对开式车门,极氪 MIX 贯通式电动对开门前后双侧摆门的应用,在停车不占用额外空间的同时,两扇车门可以实现 1.48 米的行业最宽开门空间。
你也可以理解为,极氪 MIX 上下车比劳斯莱斯魅影(1.24 米)还要优雅,更直观一点就是两个电梯门的宽度。
上下车空间有了,但无 B 柱设计会降低车身侧面的整体强度,很难通过安全碰撞测试,这也是无 B 柱设计难以普及的核心原因。
极氪自然不会忽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极氪 MIX 采用了首创的隐藏式双 B 柱设计,相较传统 B 柱材料强度提升了 33%。
在每一侧的车门内装备了两根直径约 70 毫米的超高强度钢柱,且每根钢柱都采用 2000 兆帕超高强度热成型钢,这个数据与小米 SU7 超高强钢的强度一致,达到了潜艇级别的强度。
二是空间可玩性高。
极氪 MIX 第二个还原了 MPV 最原始的设计是——对坐布局。
无论是世界上第一辆 MPV(Stout Scarab),还是 1984 年上市的雷诺 Espace,又或者是上世纪 90 年代丰田普瑞维亚,其内饰都采用了副驾、二排旋转式座椅设计。
由于旋转座椅的结构复杂,对车内空间、座椅布局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大多数 MPV 都选择了在座椅舒适性上做加法,包括座椅加热/通风、座椅按摩等功能。
极氪是全球第一辆主副驾座椅都支持 270 度电动旋转的量产车型,再加上一套近 2 米的前后排共用滑轨,前排座椅滑动行程达到 800 毫米,后排座椅滑动行程达到 490 毫米。
更多的可能性带来了更丰富的延展性,比如移动客餐厅、专属儿童房和移动的阳台等。
这样设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尽可能贴合家庭用户需求,提升座舱的利用性;另一方面极氪 MIX 真正意义上的「平权第一车」,无论主副驾、后排乘客都能在车内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无双 B 柱设计、电动对开门和座椅对坐布局的设计不少,但相比其他厂家以秀概念为主,极氪 MIX 至少是一台市场上 10 年内没有被量产过的车型。
换句话说,在其他 MPV 厂家纠结家用还是商务的时候,极氪 MIX 直接照着 MPV 鼻祖走出一条特立独行的路,这一台个性程度和实用性都不输给大众 ID.Buzz 的 MPV。
毕竟,极氪 MIX 光座椅开发费就已经是上亿元了,加了隐藏式双 B 柱的车门,研发费更是高得离谱。
02、一个架构、两套模板
极氪 MIX 能有多少想象力,完全取决于平台架构。
极氪 MIX 基于浩瀚-M 架构打造的首款家庭出行产品,这也是极氪基于吉利 SEA 浩瀚架构开发的新架构。
后者是吉利耗时 5 年,投入 200 亿研发的纯电架构,是吉利征战新能源领域的杀手锏;前者是极氪斥资 70 亿元、历经 3 年时间研发出的专属架构。
70 亿元什么概念?
小鹏在 2023 年全年的研发费用为 52.8 亿元,小米造车三年花了 100 亿元,这里面包括了技术、产品研发和营销等费用,而极氪单一个技术架构就花了 70 亿元。
在原型架构的基础上,浩瀚-M 架构的核心优势是空间利用率。
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空间利用率都在 70% 左右,而浩瀚-M 架构的座舱空间利用率超过 80%,提升超过 10%。
除此之外,为了让中型车的尺寸拥有大型车的空间,浩瀚-M 架构对空间进行了彻底改造:轴长比超过 64%,首款产品以不到 4.7 米的车长,实现超过 3 米的轴距。
在座舱内部,浩瀚-M 架构设计了全球汽车产品中最规整的座舱地板、取消门槛,上下车一步到位。
一句话总结就是,比起大多数厂家强调的得房率,浩瀚-M 架构的产品更像是一款无公摊面积的大平层。
做到这一点,不仅依靠浩瀚原型架构覆盖 A-E 级车的 1800-3300mm 轴距高适用范围,更是需要原生电动平台和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的灵活扩展能力。
浩瀚-M 拆分出了两种商业模式。
C 端市场:在保留无双 B 柱设计、贯通式电动对开门和对坐布局的基础上,搭载 800V 高压平台、激光雷达+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B 端市场:预埋自动驾驶接口,可接入 L4 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兼容不同的自动驾驶方案。按照极氪的说法,浩瀚-M 是全球首个专为自动驾驶场景研发的智能移动出行平台,是浩瀚架构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最新型态。
Waymo 是浩瀚 M-架构的首位合作伙伴,M-Vision 就是极氪为 Waymo 自动驾驶车队提供的专属车辆,也是极氪 MIX 的姊妹车型。
你也可以理解为,浩瀚-M 架构同时保留有方向盘、踏板/无方向盘、踏板两种版本。
浩瀚-M 的 M 代表 Modular Mobility Architecture(模块化出行架构)。
无论是民用版的极氪 MIX,还是主攻无人驾驶市场的 M-Vision,浩瀚-M 架构都展现出了未来的汽车应该要有灵动舒展的外观、宽敞好玩的车内空间、简洁有科技感的内外设计。
这不就是大家最为期待的「理想 MEGA」?
03、小众市场不缺爆款
追随市场爆款产品做相似的产品定义是一个风险最低方式。
在理想之后的增程产品,小鹏之后的纯电轿跑产品,极氪之后的猎装产品,结局就是市场严重的同质化。
就连雷军都吐槽车企做产品全靠蒙,汽车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仿佛各家厂商都在盲目跟风,失去了创新的灵魂。
一个没有创新产品定义的产品或许会成功,但一定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拿极氪 MIX 来说,同一款车型换成其他厂家设计,极氪 MIX 可能就是一台广汽埃安 Y 的 Max 版,传统的侧拉门、一成不变的座椅布局,以及走哪都受限的座舱空间。
这就是极氪与多数厂家截然不同的赌局:
别人赌的是能不能跟风捡漏喝到汤,而极氪赌的是创新会不会吃到肉。
从产品的定义来看,极氪 001、极氪 009、极氪 X 都是聚焦小众市场的产品,在同级市场一年卖不出一万辆的前提下,极氪三年累计交付量超过了 24 万辆。
以极氪 001 为例,作为 SEA 浩瀚架构的首发车型,安聪慧认为这款车的外观一定要好看、有高级感,而不仅仅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再做一款普通的 SUV 没什么意思,但如果只是一款轿车,后排空间受限,乘坐体验不佳,希望这款车是兼顾轿车和 SUV 的优点,最终定下了猎装的跨界造型。
因此,被认为小众市场的极氪 001,实际精准切中了用户同时对于轿车操控和 SUV 空间的购车需求。
极氪 MIX 也不例外,作为浩瀚-M 架构的首发车型,看似走的是一条类似大众 ID.Buzz 市场的小众市场,实则很难在同级市场上找到一款匹配度极高的竞品,极氪 MIX 成为了家用 MPV 市场里的一股清流。
作为一台 SUV+MPV 的混合体产品,极氪 MIX 没有传统 MPV 独立舒适的二排座椅,也没有比拟传统 SUV 的离地间隙,却有着比传统 MPV 空间更大、比传统 SUV 更好玩的产品力。
除此之外,极氪 MIX 还可以填补上极氪中高端价位 MPV 的空白。
用安聪慧的话来说,极氪产品开发的理念是做一款成一款,成为各细分市场的标杆。
极氪 MIX 是从门开始立项的,相当于在车的造型还没有完全出来之前,极氪就已经先从对开门下手了,到北京车展亮相差不多花了 30 个月的时间,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极氪坚持三年的出发点是,只有消费者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小众市场同样能做出叫好又叫座的爆款。
至少在 2024 年北京车展,比起日产、别克、本田和大众天马行空的概念车,极氪 MIX 把值得学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老古董、老玩意重新拿回来再设计,成为一种独特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