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旅里任政委,难忘那些被整编裁减的营连和战友

倚栏观海心自宽 2024-12-09 13:47:21

那年,我在旅里任政委,难忘那些被整编裁减的营连和战友

1992年金秋,驻守陕西宝鸡的21集团军高炮旅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整编。作为旅政委的我,亲历了这场牵动数千官兵命运的重大变革。整编命令下达那天,我和旅长苗逢雨怎么也没想到,除了一个营保留外,其余部队将全部裁撤重组。短短二十天里,昔日亲如一家的战友阵容被打散,有的调往55师,有的并入139师高炮团,有的则被分配到农场。当年那些泪别战友的场景,营长们含泪敬礼的身影,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是一段关于责任与担当、离别与重生的往事,更是一个见证军队改革进程的特殊篇章。

军改浪潮下的裁军岁月

1992年的中国正经历着重大的军事变革。这是继百万大裁军后的第二次裁军减员,整个军队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

21集团军高炮旅驻扎在陕西宝鸡,下辖五个营区分布在天王、虢镇、伐渔、引子沟和太子沟等地。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集团军中素有威名。

八月的宝鸡,阳光明媚,训练场上依旧是一派繁忙景象。部队按计划展开训练,新分配来的十几名学员干部也已到位就训。

这支高炮旅有着优良的传统,从建制之初就以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过硬的政治素质著称。部队中涌现出的优秀军官不计其数,其中就包括后来担任旅政委的万斌涛同志。

万斌涛同志的军旅生涯颇具传奇色彩。他从185团的一名普通战士做起,历任186团政治处宣传股长、62师政治部干事、科长等职务。

在担任62师炮兵团政委和184团政委期间,他带领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是这些丰富的基层经验,为他后来担任21集团军高炮旅政委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二营虽然没有装备五七高炮,但依然保持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使用民兵训练用的高炮,硬是训练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

在那个和平年代,高炮旅的建设始终围绕着实战化训练展开。教导队培养出的一批批技术骨干,为部队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机关干部们始终坚持严格治军方针,狠抓军事训练落实。特务连和指挥连的官兵们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过硬作风。

就在这样看似平静的日子里,一场改变部队命运的整编风暴正悄然而至。没有人会想到,这支优秀的部队即将迎来重大转折。

整编命令下的部队新格局

十月中旬的一天,军长钱树根和副军长沈宝兴的突然到访打破了高炮旅的平静。两位军领导一到旅部,就要求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

会议室里,钱军长宣读了一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命令:高炮旅将与兰州军区高炮七旅合并,组建新的21集团军高炮旅。这份命令的内容令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始料未及。

具体方案随即下达:高炮七旅整建制保持不变,番号改为21集团军高炮旅。原高炮旅只保留一个营,编入新旅成为二营,其他营连全部整编裁减。

消息传开后,整个旅部陷入了一片混乱。基层连队里,战士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有的在收拾内务,有的在整理装备。

面对这种局面,旅党委立即召开了全旅排以上干部会议。旅长苗蓬雨在会上详细公布了各营连的具体安排方案。

政委万斌涛在会上强调,全体官兵要以实际行动确保整编工作顺利完成。各级干部要带头执行命令,严防违纪事件发生。

为了稳定军心,旅党委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工作组分赴各营连,向官兵们耐心解释政策,解答疑惑。

各营区的干部们开始着手准备移交工作。装备器材要清点造册,营房设施要检查登记,人员去向要逐一落实。

在这个特殊时期,部队的日常工作仍在继续。值班、站岗、巡逻等警卫勤务一点都不能松懈。

后勤部门的工作更是繁重,要为即将调动的部队准备给养物资。运输车辆往返于各个营区之间,将物资分发到位。

机关干部们加班加点,准备各类文书材料。人事部门要为每名官兵准备档案材料,政工部门要做好思想工作。

各营连的领导干部们以身作则,带头整理资料、清点装备。白天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晚上开会研究解决问题。

在这段特殊时期,高炮旅依然保持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每天早操、出操准时进行,三餐供应有条不紊。

军械库里,武器装备的交接工作有序展开。技术人员对每件装备进行检查,确保状态完好。

营区的每个角落都在进行着整理清点工作。物资仓库、训练场地、办公室,处处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

这场整编对于高炮旅来说,不仅是一次机构改革,更是一次重大考验。所有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在特殊时期,部队的优良传统不会改变。

新营连调遣中的人事变迁

随着整编工作的推进,各营连官兵的去向逐渐明朗。一营和四营的官兵将调往55师,三营和五营编入139师高炮团。

特务连和教导队的人员分配方案也随之确定,大部分战士被分配到了农场。机关干部中,有经验的骨干被选调到兄弟部队,年轻干部则转业到地方。

在人员分配过程中,组织部门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特长和意愿。对于家在陕西的官兵,尽量安排在本地服役。

各营连指导员和教导员开始逐个找战士谈话。他们详细了解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意愿,并做好记录。

政治处的干事们加班加点,整理每个人的档案材料。转业证明、立功记录、工作鉴定等文书必须一一齐全。

人事科的同志们忙着打印分配通知书,每一份文件都要反复核对,确保不出差错。后勤处的同志们则在准备行李车辆。

医务室的军医们为每名官兵进行了健康检查,并整理了他们的体检记录。军需科的同志们为即将离开的战士准备了新发的军装。

一营营长张树军带头整理营部资料,他将每个战士的表现都仔细记录在案。指导员李明则负责联系接收部队,协调人员交接事宜。

四营副营长王刚主动请缨,带队护送装备到55师。他带领技术骨干对每件装备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登记。

三营营长刘涛带领营部骨干,对营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从武器库到文化室,从训练场到伙房,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五营的军械员徐工和几名技术能手开始检修装备。他们要确保移交给139师的每一件装备都完好无损。

特务连连长赵德明带领连队骨干,对营区的物资进行清点造册。从被装到文具,从床铺到工具,都要一一登记。

教导队队长孙峰召集各班排长开会,布置分配工作。每个学员的去向都要落实到人,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同志。

机关干部中,参谋长钱文带头整理机要文件。他和几名参谋加班到深夜,将十年来的档案资料分类归档。

政治处主任郑阳负责协调转业安置工作。他多次与地方政府联系,为转业干部争取好的安置岗位。

后勤处长马强带领仓库保管员,对库存物资进行清理。要确保移交的物资账实相符,分毫不差。

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在为部队的顺利交接贡献力量。从营长到普通战士,从机关到基层,都在以实际行动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人员分配工作在紧张有序中推进,每天都有新的通知下达,新的任务完成。整个高炮旅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送别战友时的庄严承诺

整编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各营连官兵陆续启程奔赴新的部队。离别的日子里,营区传来阵阵《军人送别歌》的歌声。

在一营的誓师大会上,张树军营长带领全营官兵向旅党委立下军令状:到了新单位一定不辱使命。会后,全营官兵整齐列队,向旅机关告别。

四营的战士们在出发前夕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王刚副营长带领大家向营区敬礼,向曾经战斗过的阵地告别。

三营和五营的交接仪式在139师举行。刘涛营长和徐工军械员向接收部队详细介绍了每件装备的性能和保养要求。

特务连的战士们在前往农场前,自发组织了一场联欢会。赵德明连长讲述了连队的光荣历史,勉励大家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军人本色。

机关干部们举办了一场简朴的欢送会。钱文参谋长代表全体机关干部发言,回顾了高炮旅的发展历程。

在旅部大院,苗蓬雨旅长和万斌涛政委为每个离开的营连授予了锦旗。锦旗上写着"军魂永存,战友情深"八个大字。

教导队的学员们在临别前,向教官们敬献了自己的笔记本。孙峰队长将每名学员的成绩册整理成册,作为永久的纪念。

后勤处的同志们连夜为离队官兵准备了行军干粮。马强处长带领炊事班,为每个营连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告别餐。

政治处的同志们为每个营连制作了画册,记录下了他们在旅里的点点滴滴。郑阳主任亲自将画册交到每个营长手中。

在天王营区,老兵们自发组织了送别仪式。他们将自己珍藏的荣誉证书、照片等,送给即将离开的战友。

虢镇营区的战士们在操场上列队,演奏了最后一次军乐。军号声在山谷间回荡,伴随着战士们整齐的脚步声。

在伐渔营区,年轻战士们在连史室前合影留念。墙上的荣誉墙记载着这支部队的辉煌历史。

引子沟营区的官兵们举行了隆重的战旗交接仪式。每面战旗都凝聚着一个连队的光荣与梦想。

太子沟营区的战士们在离开前,在营区种下了一排松树。他们约定十年后重返故地,看看松树长高了多少。

就这样,一支支队伍踏上了新的征程。车轮碾过的道路上,印下了一个个坚定的脚印。

送别仪式虽然简单,但每个人都铭记着这个特殊的时刻。或许是军人的传统,离别时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庄严的敬礼。

高炮旅的整编工作就这样画上了句号。营区渐渐安静下来,但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日子,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记忆中。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