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文艺创作。其数据处理与算法优化为作品带来新视角与深度,但也可能导致内容失真,缺乏人性温度。武汉抗疫期间,文艺作品本应歌颂英雄事迹,却因技术误用而引发争议。这提醒我们,在AI辅助下,文艺创作需坚守真实与深度的底线,不可盲目追求效率而牺牲内容质量。同时,应善用AI技术挖掘人性光辉,让作品更具共鸣力。在智能与艺术的交融中,寻找平衡点,方能创作出既具时代特色又触动人心的佳作。
今天是我们的第三章第2节第1篇:文艺怪圈,淡化政义!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制造矛盾冲突,丰富剧情是必要的,但也不能胡编乱造放飞自我。
在武汉疫情初期,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武汉最终采取医疗专家的建议封城,封城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选择做最美的“逆行者”,为武汉疫情的快速控制挥洒着汗水甚至是付出了生命代价。
这时候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利用自己的专长去歌颂武汉抗疫,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英雄们的事迹,然而诸如“方方”之流却散布谣言,诋毁武汉的抗疫努力,可悲的是方作家还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这是否反映了某种文化现象?
作家不给力,影视剧是不是该弥补一下?
2020年首部赞美抗疫题材的电视剧《最美逆行者》上映,本剧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首部主旋律抗疫片,但上播后批评声一片,某评分平台只有两分多,某问答平台更是只有零点几的评分,最后片方受不了批评直接关了评分功能。
评分虽然关了,但观众的怒火依旧没有平息,原因为何?
送别会成了搞笑会。演员是真的笑了且笑得十分开心。更搞笑的是疫情初期连口罩都不带,导演是怕观众看不见演员的笑脸吗?
英雄出于平凡,也是肉体之身。在高致死率阶段,所有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上“前线”意味要做好随时为国为人民献身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笑也应该是闪着泪光。
前几天恰逢汶川地震16周年纪念日,让我想起了《日照好人》,同样是主旋律剧,它为啥能打动观众,因为情感共鸣来自于最朴素的表达和心底的善良,老百姓是朴实而不是傻,只有在某些喜欢俯瞰人民群众的“精英”眼里才认为他们可欺。
除了送别这出戏,再就是热心小伙送错过医院班车的岳主任赶往医院,下车后岳主任看到小伙一车的食物,便开始质问“囤了这么多东西,别人怎么办”。到了岳主任下班时仍是热心小伙送他回家,而岳主任则表示“以后别开黑车了”...
我不知道制片方是想突出群众的热情还是自私,亦或是制造人性之下的剧情冲突。但我不得不说,疫情开始时,民众屯粮纯属正常。即便制片方要表现领导的大格局,也得措辞适当,不能搞得像“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否则这为人处世的情商不是给广大领导们抹黑嘛。
岳主任绷着脸教育完了后,就像古代那些听戏的大老爷们一样,把钱往那一扔。先不说对方有没有要收你钱的意思,在交通资源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你还给自发的热心群众泼凉水,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抗疫前线需要公交车司机,但报名的都是男司机,于是领导要求出一个女同志,结果女司机们纷纷低头不语,领导点名,被点名的女士说要回家过年,然后一离婚的女司机主动站了起来,结果被说“去凑什么热闹”。
对此,我只能说,但凡制作方多看看新闻,都比在脑子里臆想要强的多。
武汉本地报《长江日报》早已做过报道,很多女性司机巾帼不让须眉多次主动请缨。而纵观整个抗疫时期,不一定非得是单身才冲锋在前,就是有家室有孩子甚至是孕妇都上了一线。这就是老人家为啥说新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根本原因。
当然,抹黑女性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抹黑人民群众。
“幸福社区”出现病例要管控时,群众疯狂阻拦,不仅不配合工作,更有不戴口罩差点和工作人员干架的,最后被强行拖走;工作人员上门测体温到处吃闭门羹;孕妇发脾气“现在不方便都是你们造成的吧”;孩子确诊,医生要求老两口检查,老两口说你们就是想骗钱;老人发烧在家不戴口罩,面对提醒还坚称我能传染我大孙子吗?
外国人无不称赞中国人民的大局观、服从性、组织性。在革命时期、非典疫情、地震灾害以及新冠疫情等多次重大挑战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强大的大局观念、服从性和组织性。他们始终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服从命令听指挥,绝不给国家添乱。这样的格局让隔壁的阿三家羡慕地流口水,而到我们自己文艺工作者笔下,人民群众就变成了愚昧和无知。
三年时期,不用说确诊,就连疑似病例密接,隔离封小区,人民群众都是积极配合。封城封区时期,多少人互相鼓励,苦中作乐,难道这类素材还少吗?当然,要说有些不和谐的声音,那也是事实,不过是极少数,你这是主旋律片,是为了歌颂抗疫事迹,不是把“幸福社区”描绘成苦大仇深似的社区。
毛主席说过,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本应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但这部剧连起码的实事求是都做不到,艺术水平小学生都不如。
我本以为,制作方是想要刻画人性在天灾之前的劣根,无奈架不住功夫不到位,最后人性的劣根没有刻画好,反而把五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独有的人性光辉也丢掉了,但我错了(看图)。
人家根本就不接受“文艺批评”,更不知道“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人家就想打着主旋律的电影卖个钱,“管好自己的创作”就行了,大家不要无理由“攻击”。
其回复的理直气壮,也不能怪他,毕竟这已经是文艺圈子中一种普遍现状。这种现状是什么?就是精英主义潮流大行其道,该观点不仅存在于烂作品中,就算是一些高分作品也是如此。
2014年,某著名导演重拍了《智取威虎山》,影片上映后,叫好声一片,赞美者无不是夸赞场面宏大、特效惊人,剧情无尿点。但实际如何呢?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只能说是一部打着革命旗号的商业电影罢了。
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
老人家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然而,徐大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把“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领导群众”的大量智取前的铺垫工作统统给省略掉,剧情变成了杨子荣单骑捣匪巢,活捉座山雕的独角戏。
而原版呢?虽然讲的也是杨子荣单骑勇闯威虎山,但却详细刻画了军民关系,比如,如何发动群众,训练民兵,最后在民众的支持下拿下威虎山。但新版就变成了单纯的保护群众,而群众成了只会怯懦地躲在墙角,完全没有存在感。
徐大导演曾这样说,自己仰慕《林海雪原》,仰慕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许久,他喜欢里面的英雄气概,美国好莱坞塑造了很多英雄,而我们也要讲述我们的英雄。不过,徐大导演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擅长探讨革命历史,最终拍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武侠爽片。
当然,这一切也不能全怪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