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常常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尿蛋白升高。降蛋白药物的确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患者却忽视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风险。尤其是一些滥用药物的情况,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张叔今年55岁,是一名退休的公交车司机。三年前,他发现脚踝时常肿胀,尿液泡沫增多,偶尔还感到腰酸背痛。开始他并没有太在意,直到一次体检时医生告诉他,尿检中发现了大量尿蛋白。
医生建议他去肾内科做进一步检查。张叔虽有些担忧,但生活中的琐事让他一拖再拖,直到症状加重才终于去医院。
在医院,张叔遇到了肾内科的李医生。李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见过无数像张叔这样的患者。他仔细阅读了张叔的检查报告后,轻声问道:“张叔,最近感觉怎么样?脚踝的肿胀还持续吗?”
张叔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是啊,医生,脚肿得厉害,走路都有些困难了。而且尿里泡沫还是很多,感觉比以前还多了。”
李医生皱了皱眉,继续问道:“之前有去看过医生吗?有没有吃过降蛋白的药?”
张叔摇了摇头:“吃过一些药,但没怎么管用。听街坊说,有些药能降蛋白,我就自己买来吃了。”
听到这里,李医生立刻严肃起来:“张叔,肾病降蛋白是很重要,但不能随便用药。有些药物短期内看似有效,但长期使用会对肾脏造成更大的损伤。特别是一些激素类药物,如果滥用,副作用可不小。”
张叔有些不解:“可是,我听说那些药能很快把蛋白降下来啊,怎么还会有害呢?”
李医生解释道:“确实,有些药物能迅速降低尿蛋白,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但这些药物都有很强的副作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高血压、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问题,免疫抑制剂则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张叔听得一头雾水:“那我该怎么办呢?不吃药,蛋白降不下来,吃药又有这么多副作用。”
李医生笑了笑:“不要担心。关键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合理控制剂量和疗程。像你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降低副作用,比如用小剂量的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还有一些新型的药物,比如SGLT2抑制剂,它们不仅可以降蛋白,还能改善肾功能,副作用相对较少。”
张叔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一些:“那平时我还能做些什么?除了吃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吗?”
李医生耐心地答道:“控制饮食非常重要,减少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另外,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大,也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张叔叹了口气:“看样子我要好好调整生活方式了。之前总想着多吃点蛋白质补身体,没想到反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李医生点头:“是的,蛋白质摄入过多会让肾脏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已经有肾病的患者。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是关键,一般建议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蛋白质。而且要注意优质蛋白的选择,比如鸡蛋白、鱼肉等。”
张叔感叹道:“看来,肾病可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治病还真是个细活儿。”
李医生继续说道:“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你现在的病情还处在可控的阶段,只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调整药物,就能稳定病情。最重要的是,不要随意停药或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张叔连连点头:“明白了,以后一定听医生的建议。”
事实上,像张叔这样因为滥用药物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并不少见。根据相关医学文献,全球每年有数百万肾病患者因为不当用药而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中国,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慢性肾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误信偏方或自行用药而加重了病情。
肾病患者滥用药物不仅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满月脸、水牛背等体型改变,甚至引发糖尿病。而免疫抑制剂的滥用则可能使患者面临严重的感染风险,甚至增加肿瘤的发生率。
因此,对于肾病患者来说,科学合理的用药、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是维持病情稳定的三大基石。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切勿自行调整药物或盲目追求“速效”。
故事的最后,张叔按照李医生的建议,调整了用药方案,并且严格控制了饮食。几个月后,他的病情逐渐稳定,尿蛋白也大幅下降。虽然治疗的过程漫长,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严格的生活管理,张叔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于所有肾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自行服药或滥用药物。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控制、作息调整、适当运动也同样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最后,送给所有肾病患者一句话:健康来自于每一个细致的选择,照顾好自己的肾脏,就是给未来的生活多一份保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