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97岁老人一生太感人

这里是打破迷雾 2024-12-22 04:29:09

在我国安徽的一个偏远山村里,有着这样一位传奇老人——97岁高龄,却仍然屹立于讲台不倒,日日勤勤恳恳为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传道授业解惑。

他就是曾感动了整个中国的叶连平!

“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这是叶连平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叶连平那感人的一生。

清晨,93岁的叶连平坐在自家那间简陋的书房里。阳光透过老旧的木窗洒进来,映在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

他的书桌上摆满了教科书、作业本,还有一杯已经凉掉的茶。

他摘下花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自言自语道:“今天还有几门功课没教完呢?”

“叶爷爷!”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破了他的沉思。

是小虎子,村里一个留守儿童。他一手抱着一摞课本,一手拿着一袋鸡蛋,兴冲冲地跑进来。“这是我妈让我带给您的,她说您上次帮我补课太辛苦了!”

叶连平笑了笑,摆摆手:“哎呀,这哪成啊!拿回去,拿回去。我是党员,不能这样。”

这就是叶连平,一个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普通老人。

叶连平出生在山东青岛。那是1928年,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的童年过得也不甚安稳。

“阿平,今天得去南边借点粮食了,家里实在没米了。”母亲的声音总是带着一丝焦虑,但叶连平却听出了里面的期待。

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始终坚信,“读书能让孩子走出这条苦路”。

在动荡的年代,叶连平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

因为战乱,他们一家从青岛一路辗转到了南京。

私塾里,穿着补丁衣服的他与富家子弟一同诵读《三字经》和《论语》,却总因为交不起束脩而被先生劝回。

日军占领青岛后,他不得不在日式学校里学习日语。每晚回家,望着昏暗的油灯,他会默默把当天学到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

故而他的国学功底和日语其实都不错。

多年后,叶连平回忆起那段岁月,眼里闪着复杂的光。

他说:“我见过战火下的痛苦,但那时,我心里总想着,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让他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学会了感恩。

抗战胜利后,叶连平进入了南京的美国大使馆当勤杂工。

每天,他都要为美国人打扫办公室,端茶送水,甚至清理厕所。工作累是累,但他却能苦中作乐,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那时候,我就想着,多学点总没坏处吧。”叶连平回忆道,“美国人说话快,我就每天偷着学,反正耳朵也闲不住。”

1949年,新中国建立,当时百废待兴,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看着就让人急。

于是,热心的他成了一名义务教师,跟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了南京的扫盲夜校。白天干完了体力活,晚上就挑灯教书。

每当有学生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因为他知道,只要走出了这第一步,学生的人生就会大不一样了。

就这样,夜校持续了几年。尽管条件艰苦,但叶连平从未放弃。

1978年,50岁的叶连平又因为有着充沛教育经验,被调到了安徽省和县的一所乡村学校——卜陈学校,拾起粉笔,站上了讲台。

这所学校条件简陋,孩子们的基础薄弱,甚至连整齐的课桌都没有。可当叶连平站上讲台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久违的归属感。

这时的叶连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干劲。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摸索出一套“四步教学法”。

讲解、练习、纠正、提升,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课本内容。“孩子们,你们看,这个‘山’字是不是像一座座小山?”叶连平指着黑板,用幽默的语言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满头白发却充满活力的老师,他们亲切地称他“叶爷爷”。

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学生们也总是学得津津有味。

1991年,63岁的叶连平光荣退休。

按理说,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他,本可以安安静静地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事实上,他根本就闲不住。

“每天闲着干嘛?我还有力气教孩子。”,他对着妻子抱怨,语气里带着一股孩子气。

就这样,妻子妥协了,让他把家里的一间屋子改造成了教室,摆上课桌椅,贴上自己写的教学计划,取了个名字叫“留守儿童之家”,专门给村里那些没条件上学、或者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上课。这些孩子父母外出务工,长期缺乏关爱,学习成绩也普遍不理想。

最初的孩子不多,只有三五个,很多人都不相信,叶连平会这么卖力气免费教书。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免费的。

用叶连平的说法就是:谁想学,我就教!

叶连平执着授课了几个月,消息传遍了周围的村庄。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们一个个涌了过来,最多的时候,叶连平一个人要带二十多个学生。叶连平的家,从此变成了他们的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叶连平不止负责学生的课堂,还负责学生的家庭。

有一个小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家访。

即便到了80多岁,无论风吹日晒,他也坚持骑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走村串巷。

从破旧的小土屋到稍显气派的楼房,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他得去看看,看看每个孩子的家,了解一下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家里究竟有怎样的困难。

他总是鼓励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烦恼。

叶连平不光出人、出力,他还出钱。

2005年,叶连平得知村里有几个孩子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想要辍学。他心里难受极了。退休金虽不多,但他还是拿出几千块,替孩子们交了学费。

2012年,他干脆将自己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这些钱对他来说没用,但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一生的希望。

奖学基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得一清二楚。

叶连平规定,将近必须用于奖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

十几年下来,他累计发放了40多万元的奖学金,资助了上百名学生。

一些受助的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成功走出了乡村。

“我的钱不多,但只要能帮一个是一个。”

一眨眼,叶连平已经97岁高龄,却依然坚持有力气就授课,但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突然感到一阵头晕,险些摔倒。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

如今,他的学生早已遍布全国,那些原本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的学生,真真正正在叶连平的帮助下逆天改命。

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教师,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

每当有人问起他们的成功秘诀,他们总会提到叶连平。

“没有叶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每逢春节,学生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看望他,有人捐款支持“叶连平奖学基金”,有人选择回乡任教,延续他的教育精神。

2018年,叶连平的学生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感恩教师”行动。几十名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有的甚至从国外请假回国,只为了向这位老教师表达谢意。

那天的场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其实,在中国乡村,像叶连平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默默无闻,却用一生的坚持与奉献,为无数孩子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叶连平是中国教师群体的缩影,更是我国自古以来“有教无类”教育精神的生动体现。

“有教无类”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首次提出它的,正是万世师表的孔子——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为贫困的一位。据《论语》记载,颜回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吃粗粮,喝冷水,但他却毫无怨言,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潜心学习。

孔子不仅没有因为他的家庭条件而疏远他,反而多次在学生面前夸赞颜回是多么的贤德。

在孔子的影响下,我国自古以来老师肩负的,就从来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任务,更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重任。

当然,老师的付出也不是没有收获,尊师重道,从来都是国人不变的准则。

事实上,从孔子讲学开始,我国社会就逐渐形成了尊重老师的风气。在唐代,教师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大唐律令》中明确规定“辱骂师长者重罚”。到现代,国家更是设立教师节,以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从古至今,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性和责任感从未改变。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叶连平这样无私奉献的教师,中华文化才能薪火相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