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深伏体内,痛风迁延不愈如何解?侯氏黑散用好,化痰祛湿消石

志邦的备忘录 2024-09-08 15:43:06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510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应粉丝在后台以私信请求,分享痛风到了太阴少阳同病加阶段,该怎么调理。

痛风日久,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痰湿瘀邪停于营分变为伏邪入里,可导致痛风迁延难愈。

痛风久病,按照中医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以到了痛风中后期阶段,疾病已经发生了形质上的改变,部分患者开始出现体内尿酸结石,甚至出现关节骨质损伤。

这是痛风疾病传入太阴、少阳,导致阴阳两虚的复杂病机。

如果素体阳虚,则可传入少阴,出现诸邪寒化,也就是脾肾阳虚的征象。

痛风日久长出痛风石?名方候氏黑散用好:疏肝健脾和中,寒热并用,调气机

针对痛风太阴少阳同病的证型,《金匮要略》中有个名方叫候氏黑散,可用于治疗痛风在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出现体内尿酸盐结晶、形成痛风石、痛风结节乃至关节骨质损伤的慢性疾病的调理方。

侯氏黑散组方:

桂枝、人参、干姜、细辛、白术、茯苓、菊花、黄芩、当归、川芎、矾石、牡蛎。

菊花、黄芩、牡蛎其实是小柴胡汤的框架。侯氏黑散方中,重用菊花和黄芩,将柴胡汤中的柴胡换成菊花,加牡蛎,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常用配伍思路。

方子里加入了桂枝、细辛、白术、人参、茯苓、干姜等,是按照“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病邪从肝传入少阴脾,而人参、白术、茯苓、干姜都是太阴经的药物——四君子汤、理中益气汤等经方的核心药物。这时,因为疾病日久,导致体内寒热错杂,所以加入桂枝、细辛等温性药来通阳温通。

既然寒热错杂,按照中医“火郁发之”的方法,方中加风药药桔梗、防风配牡蛎。这么做的原因,是桔梗、防风升散透外,牡蛎潜降,这样升降通用,也是调畅气机升降的思路。

再者,肝体阴而用阳,方子里加入当归,能养肝血,川芎能行气活血,让方子药力行而不滞,增强疗效。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有尿酸高、痛风或其他代谢病,甚或口腔黏膜问题,可以留言,会在闲暇时间一一回复。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4年第2期《中华中医药杂志》牛永宁等文章《基于“痰湿入营,伏邪致病”探讨痛风的诊疗思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