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港消费?差价你补吗?

忆说角度 2024-04-10 10:45:29

三个关键词"粤语,现金,双肩包"!

据说这是深圳的商家分辨北上消费的香港人的方法。

港人北上和留港消费这两个词,成为清明期间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的热词。

一位在深圳购物的香港市民对着镜头说,在这里牛肉50元一斤,香港要200。这就是他北上的理由。

一位网友拍了烤生蚝发文,在东门18元7只,叫了两份,加上啤酒合计消费48元,而在香港生蚝40元一只。

一个带小孩的香港妈妈说,在这里小孩玩波波池一百元可以玩一天,在香港只能玩几个钟。

香港赚钱,内地消费。物价差是港人北上消费的主因。这和你去越南消费一样,多少有点降维的优越感。况且,深圳的购物环境,服务质量早已优于香港。

看过90年代港产片的一代不会忘记一个经典的镜头,服务员给你上咖啡的时候半个手指公在咖咖里。而上菜也是半扔在台上的。当然,这是电影。

但在香港消费有几个现象是真的,一个是服务员基本上是中老年,是的五六十岁的经常有,另一个是他们的脸上都不苟言笑。当然,这个他不一定是针对内地人,他们是无差别对待包括港人在内的顾客的。还有一个就是孖台,即拼桌。

这个清明假期港人北上挤爆深圳,堵塞港珠澳大桥已经成为热搜。

事实上,港人北上消费从疫情放开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而这个清明假期将这一返流现象推至高峰。主要原因有:

1.清明假期是港人回乡祭祖的高峰。香港人大部分祖籍都是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在广东人的思维里,过年可以不回老家,但清明是一定要回的。

2.过去一年港人北上消费的经验已经为内地商家建立了口碑。这个口碑是经过第一波北上港人当白老鼠之后,发现了着数,然后不断传播,发酵而形成的。

3.除了价格优势,购物环境和服务水平吸引了港人之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地制造业的崛起,产品的丰富性也不是香港可以比的了。这还好是义乌小商品城离太远,不然义乌人也得偷笑了。

4.疫情之后消费下沉了。简单说也是比以前没钱了,相信第一批去深圳买"一块姜″的港人一定是因为收入少了为了节省开支,而后吃到甜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在轮到香港商家叫屈了,新的口号叫做"留港消费,救番香港大家都有份有责任″。

按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的说法,在刚过去的复活节假期中,生意跌幅由个位数,至到两至四成不等,显示整体零售市道非常不理想。商家对于前景普遍感到悲观,生存空间正在收窄,她呼吁业主可暂缓加租决定,与商户共渡时艰。

事实上,香港零售业估计接下来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深圳商家的服务与推广早就把手伸得更长做得更细了。

1.在香港的公交车上,已经可以看到深圳某牛肉火锅连锁品牌大打广告,而牙科之类的服务性广告也在街头拉客了。

2.深圳的商家也开始细分香港客服务,门口摆放为港人量身定做的"返港套餐",甚至你点餐还给你弄了一个香港辣和深圳辣的不同选项。你再想想那杯浸过半个手指公的咖咖,想想。

以前大陆南下香港消费,本地人嫌人太挤,买空他们的奶粉,现在大陆人不仅不再热衷香港购物,连本港人也反向了。不空才怪。

一位香港市民说,其实只要香港商家"价钱低点,选择多点,服务好点"自然就会留港消费的。

她这个要求还真是很简单!

至于那些呼吁留港消费的,只有一句话回应:差价你补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