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导演过《闪闪的红星》,也是刘晓庆和斯琴高娃的伯乐

石坊青斜说娱 2024-08-12 16:16:57

作者:崔斌箴 编 副标题:李俊传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年:2005-10

在1980年全国评选优秀影片活动中,八一电影制片厂有三部影片获奖:儿童片《闪闪的红星》(1974)、故事片《二泉映月》(1979)和《归心似箭》(1980)。

其中《闪闪的红星》和《归心似箭》两部影片都是出自导演李俊(1922-2013)之手。

他的电影不仅受到中国观众的喜欢,而且还受到国外影评人的高度评价。

电影《闪闪的红星》(1974)剧照,祝新运

当年一位美国女记者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看了《归心似箭》,回到华盛顿又看了一遍,后来她申请到中国来访问时,曾问观众:“你们最喜欢1980年的电影是什么?”大家十分自豪地回答是《归心似箭》。

电影《归心似箭》(1980)剧照,斯琴高娃和赵尔康

《法国影片》杂志1980年10月刊登一篇文章,介绍当时中国电影的情况说:“在今日的中国电影中,人物感受到他所具有的人的感情及他的斗争愿望(或责任)之间的矛盾,并将这种矛盾表现出来,已是可能的了。《归心似箭》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军建立之前。影片相当出色地表现了纯朴的爱情与爱国主义职责之间的矛盾。”

电影《归心似箭》(1980)片场,导演李俊在启发斯琴高娃进入角色

香港影评人林年同,20世纪50年代曾去意大利专攻电影发展史,在此期间他看过几千部各国电影,对国产影片颇有研究,他与古苍梧在当时的《明报》上发表文章称赞道:“李俊的《归心似箭》成就比《农奴》(1963)更突出,已有大师的格局。”

《大众电影》1964年第5期封面,《农奴》(1963)剧照,旺堆

林年同认为:“在《归心似箭》中,李俊已摆脱了拍《农奴》时仍有的苏联导演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1893-1953)的蒙太奇理论的影响,回归到‘以蒙太奇美学为基础,以单镜头美学做表现手段'的中国电影传统。这个传统是优秀的。它也是目前世界电影潮流一个可能的趋势。”

电影《南海长城》(1976)剧照,刘晓庆和王心刚

另外,著名演员刘晓庆的电影处女作《南海长城》(1976),以及斯琴高娃1979年电影处女作 《归心似箭》都出自李俊之手。

【六年自学 首次拍片】

导演李俊,直到离休,在近40年的电影生涯中,一共导演了11部故事片,6部纪录片,2部舞台艺术片,并且形成了鲜明的创作风格。

电影《回民支队》(1959)剧照,里坡

数量虽然不算多,但质量却是个个被称道的。主题开掘得深刻,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如《回民支队》(1959)中的马本斋、《农奴》中的强巴、《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以及《归心似箭》中的魏得胜和玉贞……他所拍的影片内容不同,人物各异,但风格都是凝重而深沉,手法含蓄而洗练。

电影《归心似箭》(1980)剧照,赵尔康

李俊是山西夏县人,1922年4月15日出生,15岁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翌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年后到抗日前线工作。

1940年,调至129师385旅宣传队当演员,后任分队长、支部书记。主要是做战地宣传鼓动工作,既演戏,又做部队政治工作。

1945年后,演戏机会多了,逐渐熟悉了剧本结构和矛盾冲突等艺术规律,并尝试着写作。

1954年,李俊在西藏布达拉宫留影

当时形势动荡,环境艰险,他和战士们一起常常挤在牛棚里,躲在屋檐下,在倾盆大雨中酣然入睡。

找到宿营地,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他还一面洗脚,一面凑在豆大的油灯下写作。

有时在行军休息的途中,坐在石头上,蹲在墙根下,以膝为桌进行写作……

1947年部队过黄河前,他以本部队战斗英雄李鸿喜的事迹为基础,创作了歌剧《李鸿喜》。

李俊一家四口合影

演出后反应强烈,对部队过黄河进军起了鼓动作用。为此,被部队评为一等功臣。

1951年在陕西省军区文工团时,创作了反映朝鲜人参加抗日战争的话剧《患难之交》,在西北军区文艺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被评为部队优秀文艺工作者,剧本由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1年秋霜过后,李俊被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新闻摄影总编室副主任、导演。

电影《友谊》(1959)剧照

此时的他已近而立之年,到电影厂做什么?拍电影,他的头陡地涨大了。

自从参军以来,都是行军、打仗,在战争空隙为部队创作、演出。

解放后进城了,由于做文工团的领导工作,整天抓业务,抓学习,晚上有点空闲还要忙于搞创作。

只是每到星期天才偶尔看了几场电影。刚看电影就搞起电影来了,真是赶鸭子上架!

纪录片《空中比武》(1957)宣传海报

不会拍电影怎么办?学!李俊没有在困难面前吓倒。他想,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世界上哪一位著名导演,是一生下来就能拍片、拍好片的?

于是,厂里每次放电影,他是场场必到。看完影片,再借来剧本阅读、揣摸电影表现的特点、导演构思及艺术处理......

纪录片《八一运动大会》(1952)宣传海报

1952年八一运动会,由司徒慧敏(1910-1987)任总导演,李俊作为副导演之一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八一运动大会》(1952)。这是他第一次拍片的尝试。

司徒慧敏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他严肃的创作态度,精湛的艺术构思,使刚刚步入电影艺术大厅的李俊颇受教益。

次年,他就单独拍片了,到朝鲜拍摄了美、英、法、德等十几个国家的俘虏生活的大型纪录片《战俘营/宽待俘虏》(1953),在日内瓦放映时,反应十分强烈。

1954年,我国和捷克斯拉伐克联合拍摄反映康藏公路的大型艺术纪录片《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1955),李俊和胡奇(1918- 998)、捷克的V·息斯联合导演。以构思精邃、场面宏伟、色彩明丽而博得热烈称赞。

此后,他又拍摄了反映航空学校训练生活的《飞向高空》(1956)、《空中比武》(1957)等纪录片。

通过对影片的观摩、思索和学习,通过对电影理论的研究和实际拍片的锻炼,李俊基本熟悉了电影艺术规律。

1958年,李俊第一次编剧、导演故事片《回民支队》。

他没有套用别人作品的手法,他到生活中去体验、观察、搜集资料,探索人物强烈的爱憎,窥见人物美丽的灵魂,捕捉再现在银幕上的艺术手段。

因而,成功地塑造了马本斋和回民支队们的英雄形象。哄动了观众,蜚声影坛。成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该片翻译后送到国外放映,赢得“中国的《夏伯阳Чапаев》(1935)”的美称。

电影《回民支队》(1959)剧照

【突出“重围” “红星”闪亮】

李俊认为,艺术成果的取得来自艺术家思想修养、艺术修养、生活的积累和技巧的磨砺。

电影艺术,是思想、生活、技巧高度统一的产物。因此,李俊很注意自已的思想修养和锻炼。

他在拍了《回民支队》以后,又根据舞剧改编拍出了《友谊》(1959),之后,又拍了《农奴》、《分水岭》(1964)等电影。

电影《分水岭》(1964)剧照,左为张勇手,右为高保成

李俊象海绵一样吸取各种姐妹艺术的营养,从歌剧、话剧、京剧、晋剧、越剧……各地方戏曲中博采各家之长,他认真学习国外电影理论,将它化为己有,用于实践。

通过勤奋学习,融会贯通,为自己以后拍片做好了积累和准备。

他拍摄《农奴》——一部西藏农奴的血泪史,农奴制度的罪恶史,也是一部百万农奴的翻身史。题材庞大,矛盾错综复杂。

电影《农奴》(1963)外景地,前排左为导演李俊正在给演员说戏

面对这样的题材,李俊处理成一座用斧子砍出来的大型雕塑。分量重,线条粗,轮廓鲜明,苍劲有力。并用粗犷、豪迈的笔触勾画了强巴这个人物。

他完成了一部气势雄浑,感情深沉,色彩浓烈的好影片,创出了深刻、细赋、抒情、干净艺术风格。后来中国电影出版社专门出版了电影《农奴》好评的专刊。

电影《农奴》(1963)剧照,旺堆

在1966年之后,《闪闪的红星》是少有在框架很多的设置下,突出“重围”赢得观众喜爱的电影。

在文化生活贫瘠的当年,曾掀起过疯狂的观影热潮。李双江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成为一代电影观众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特别是祝新运塑造的勇敢机智的潘冬子形象更成为几代少年儿童的英雄偶像。

电影《闪闪的红星》(1974)宣传海报

在拍摄地主胡汉三(刘江 饰)的时候,李俊也没有刻意用暗光、俯拍去丑化,而是自然根据情节揭露他内心的丑陋。胡汉三这个鲜活的形象从此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中,他的经典台词更是广为流传。

这部在特殊年代拍摄出来的电影,是那代人难忘的记忆——因为他们只能在 《闪闪的红星》歌声中成长,在 《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激励中下乡。

电影《闪闪的红星》(1974)剧照,刘江

【知难而进 不能“将就”】

当他从牛棚解放出来后,他接受了拍摄《归心似箭》的任务。这是一个描写东北抗联某部连长魏德胜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与部队失去联系,冲破重重障得回到革命队伍的故事。

全剧有起伏,扣人心弦。但是,影片初编之后,看过的人感到不满足,不过,也有人说:“就这样吧,看得过去就行了。”

李俊在拍片的外景地

李俊不同意,他对自己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从不马虎从事。经过反复思索,认为还得进一步揭示人物灵魂美、感情美。

于是抓住主要部分做文章。玉贞送魏德胜时,最后一句话是:“记住,打完鬼子早点回来!”

魏德胜也向玉贞说过:“只要鬼子打不死我,打走鬼子我就回来!”

这就是他们离别时的主要思想,李俊抓住这个主要思想,写了一首歌:

电影《归心似箭》(1980)剧照,斯琴高娃

雁南飞,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已盼春来归。

在艺术创作上,李俊给自己出难题,对自己不满意的东西,从不轻易放过,知难而进,有攻坚精神。

他常说:“我拍一部电影,抱定这样一个态度:要‘讲究’,不能‘将就’。经过十二分的努力,达到七分的水平,我不遗憾;而只做七分的努力,达到九分的水平,我羞愧难容......

电影《归心似箭》(1980)外景地,左为导演李俊

《归心似箭》放映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同时也让初上银幕的斯琴高娃一举成名。

【把戏写足 田华认可】

1980年,八一厂交给他拍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的任务。他首先连续读了七遍原著,改编出文学剧本后,又反复与原著对照。

觉得戏中的工作组长颜少春这个人物写得不透。开始,他想把颜少春处理到幕后,不出场算了。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剧照,田华和王馥荔

但不出场不行,她在许茂转变上起了关健作用,又想少写她一点。想来想去,少写或不写都是“将就”,都是凑合、低标准。是知难而退的表现。这是不负责的偷懒的念头。

应该知难而进,影片中既然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就要浓墨重笔地把人物写好,把戏写足。

但是,在酷热的七月里,他关在招待所里待了8天,先抄原著上的原话,不行,又抄剧本中的原话,还不行,总是教训人的口吻。

李俊(左)在家接受采访

写了七、八遍,都感到不满意。李俊志趣广泛,喜欢爬山、游泳,举凡球类,无一不好。他干脆不写了,打乒乓球去了。

后来经过苦思冥想,征得作家周克芹(1936-1990)同意,终究写出来了,既不概念化,又不是过去银幕形象中的救世主,而是朴朴实实、活生生的人。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剧照,田华

她不懂就是不懂,同时又表现了她是一位很有文化、很有教养、高瞻远瞩的人。

仅一段话,李俊同志写了十多天。先后写了七、八遍。表现了他创作的严肃态度和攻坚精神。

饰演颜少春的田华十分高兴,觉得人物性格深刻而鲜明。作家周克芹十分感佩,认为丰富了人物和深化了主题。

【《大决战》成收山之作】

李俊电影艺术的收山之作,是八一厂最辉煌的影片之一《大决战》(1991)三部曲——《大决战之淮海战役》(1991)、《大决战之辽沈战役》(1991)、《大决战之平津战役》(1992)。

当时已经65岁的李俊在1987年6月接到八一厂通知——准备离休。

电影《大决战》(1991)片场照,后排右二为导演李俊正在和演员们说戏

正当李俊有条不紊地在做工作上的交接时,可没想到仅仅过了半年,事情就发生了变化,一个重大的任务落在了李俊身上。他被确定担任三部六集的《大决战》的总导演。

 “《大决战》是部历史故事片,要真实,真实到无论是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观点,都准确妥帖,不被后人所非议。”李俊曾这样评论自己的作品。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1992)剧照

最后《大决战》以其突出的巨片格局,独特的美学追求获得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2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烟火奖等6项大奖。

生活中的李俊为人随和,丝毫没有大导演的架子。

电影《大决战》(1991)总导演李俊(右一)与三位首席导演合影

虽然他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很陌生的,但是他执导的电影作品却红遍大江南北,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李俊于2013年1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而他拍摄的《闪闪的红星》,至今仍被视为经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