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宁夏炭山夜照

林林碗文化 2024-08-28 12:27:23

炭山夜照

张 嵩 /文

炭山夜照,是指昔日宁夏中卫城南上河沿烟洞沟炭山露天煤自燃形成的一种现象。中卫地方资料记载:炭山又名小洞山,位于中卫城区黄河南岸的常乐镇,其山梁下藏有烟煤,由于地震裂缝、小窑采挖、太阳暴晒等,使浮山煤自燃,经久不息。随着时间推移,如今煤炭虽已不再自燃,但仍有缕缕青烟从浮山中冒出,缭绕不绝。清乾隆时中卫知县黄恩锡在《中卫各景考》中记载:炭山“在邑之西南,近河,山产石炭。城堡几万家,朝爨暮炊,障日笼雾,至冬春季节则数里不见城郭,所烧炭皆取自于此山。近西一带有火,历年不息,未知燃自何时,第见日吐霏烟,至夜则光焰炳然,烧云绚霞,照水烛空,俗呼为火焰山。其燃处气蒸凝结,土人取以熬矾,较胜他产,亦一奇也。”黄恩赐把这一景象称之为“炭山夜照”,列入中卫古十二景之一。

黄恩锡还专门写有诗作《炭山夜照》:

列炬西南焰最张,千秋遗照在遐荒。

因风每似添宵烛,经雨何曾减夜光。

隔岸分明沙有路,临流炳耀离为方。

万家石火资余烈,雾锁炊烟十里长。

这首诗辑录于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卷十“艺文编·铭诗”。中卫城西南上河沿烟洞沟炭山露天煤自燃现象,不知始于何时,没有明确记录,至少在清初就已经存在,在民间被称作“火焰山”。黄恩赐的诗生动描写了“炭山夜照”的奇观。“列炬西南”讲明位置在中卫西南,“千秋遗照”表明时间已经非常久远。然后十分形象地用“风添宵烛”“雨不减光”来凸显“夜照”的壮美奇特,也表露了对自然力量不可抗拒的敬畏之情。隔岸的沙石有它行进的道路,而流火“炳耀”则属于“离”的一方。“离”是八卦之一,象征着火。其中隐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某种认识。为什么会“雾锁炊烟十里长”,就是因为有“万家石火”在资助着这烈焰。虽是一县之令,但面对经年不息的“夜照”除了“赞美”一番,想来也是别无办法。

黄恩赐在他的《中卫竹枝词》组诗中也有多首诗写到“炭山夜照”或与此有关的情景:

冬春附郭望难穿,可怪边城雾障天。

晓起沿阶飞黑雪,家家炕洞起岚烟。

石炭焰高岚炭强,供炊煨炕用皆良。

独嫌气触烟熏处,污遍羔裘色染裳。

冻解河开欲暮春,船家生理趁兹晨。

土窑磁器通宁夏,石炭连船贩水滨。

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卷十“艺文编·铭诗”一共收录黄恩赐所写有关中卫风俗民情、地理风貌、人文景观的竹枝词十二首。所谓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把当时流传于巴、渝(今四川、重庆)一带的民歌加以吸收改造融合,再配以新词,遂变成一种语调轻快、生动活泼、声律相对自由的诗体,对后世的诗风产生了很大影响。黄恩赐所作《中卫竹枝词》十二首,记录了清代乾隆年间中卫地方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不仅具有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而且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和重要的史料价值,历来为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的专家所倚重。以上所列三首诗作都与“石炭”有关,既反映了中卫有着丰富的天然煤炭资源,也表明这些本土“资源”是人们“供炊煨炕”“连船贩卖”等取暖、交易的日常生活用品。

乾隆时还有一位文人陆嵩也写有《炭山夜照》的诗作:

入夜谁为赏,通宵势烛天。

灼山惊豹隐,照水醒蛟眠。

月下光尤灿,空中象自然。

何年遗炼石,百世起苍烟。

这首诗选自清《乾隆中卫县志》,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卷十“艺文编·铭诗”也有收录。关于作者陆嵩,中卫地方史料的记载是:“陆嵩,字豫峰,清代宁夏中卫县枣园堡(今中宁县枣园乡)人。”没有更多的资料信息。

而《宁夏历代诗词集》的注释是:“陆嵩(1791年—1860年),字希孙,号方山,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寒素,廪贡生。清道光八年(1828年)以贡生赴顺天(今北京)乡试,不中,游浙、皖幕府做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官镇江府学训导。”从介绍的情况看,这两个陆嵩并不是同一个人,诗究竟是谁写的,尚需进一步考证,这里暂且不论。不过单从诗的内容来看,还是很有文采的,物象、意境,甚至虚实之间的转换,诗的场景、想象都很丰富,把“炭山夜照”这一壮美奇异景象描绘得十分到位,令人读之,心驰神往,意绪难抑。写一首好的纯景诗有一定难度,古代的诗人自有其深刻体会,他们在字词的运用上也是颇费心思的,体现了对诗词的礼敬之心,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宁夏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以“炭山”或地名中带“炭”字的有多处。明代朱旃所著《宁夏志》“山川”条就有“炭山”的记载:“炭山,在灵州城东南五十里。”宁夏地方志专家吴忠礼先生笺注:“炭山,古矿所在,今灵武东南石沟驿村附近。”固原市原州区有炭山乡,乡境有远近闻名的“炭山煤矿”。另外,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有炭沟、惠农区有炭山尖、炭湾,吴忠市红寺堡区有炭井子沟、炭铜沟,青铜峡市有炭井湾,同心县有土炭沟等等。自古以来,宁夏山川蕴藏的“炭”之丰厚,由此可见一斑。

进入新的时代,单说“炭山夜照”这一中卫“旧景”,业已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渐渐归于平静,曾经在漫长的岁月中日腾“岚烟”、夜生“烈焰”的奇特景象,如今只能在地方史料中才能寻觅到它的真身“光影”。“炭山夜照”在现实中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无须留恋,也不必叹息,唯有挥别过去,走向未来,在文明进步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还会看到比“炭山夜照”更加奇美、更加靓丽的人间好景。

作者简介:

作者 张嵩先生

张嵩,生于1963年8月,宁夏固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宁夏诗词学会会长、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宁夏文史馆研究员。宁夏政协办公厅原二级巡视员。出版诗文集《遥远的岸》《渐行渐远集》《散落的羽片》《温暖的石头》《诗化留痕》等6部,主编诗词集《长渠流韵》《<夏风>三十年诗词选》《<朔方>诗词选》等多部。

(稿件来源:张嵩 爱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