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认真吃饭,控制饮食,体重却纹丝不动,甚至还比之前更胖了?你以为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其实很可能是掉进了主食的陷阱。
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近乎狂热,却常常在最基础的主食选择上迷失方向。米饭、面条是增肥元凶,不吃主食就能瘦,这些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健康经”是否属实?
王叔今年已经68岁了,自从退休之后他就开始彻底放开了,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抽烟喝酒、宵夜不断,中年就开始发福的啤酒肚一直伴随着他,可谁知道最近体检的“三高”预警,家人强制要求他控制饮食、减肥。
无奈之下的王叔拗不过就只能戒了宵夜,三餐也变成了全素宴,原本以为会瘦下来,没想到一个月下来,体重反而涨了,竟然多了整整十斤!
当然,相信很多人都和王叔的困惑一样,实际上,王叔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遍的误区:控制饮食≠健康饮食,更不等于体重下降。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以为控制了饮食,实际上却掉进了高油脂主食的陷阱。控制饮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减少肉类摄入,或者单纯地吃素。
一般在餐桌上,南方人钟情米饭,北方人偏爱面食,而且双方彼此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才是健康之道,更离谱的是,有些人会为了减肥或控制血糖,干脆将主食拒之门外,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饮食习惯,实际上背后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减肥≠不吃主食事实上,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主食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人体能量的基石,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通过分解转化为葡萄糖,为大脑、神经系统、心脏以及肌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如果人们长期不吃主食的话,就等同于说是切断能量供应,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吃主食控制血糖,看似好像是见效的非常快,实际上只不过是“望梅止渴”罢了,短期内血糖或许会下降,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身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会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补充能量,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酮体,反而会增加糖尿病酮症的风险。更何况,研究表明,不吃主食带来的血糖下降效果最多持续六个月,之后血糖水平便会反弹,长期控糖的效果并不理想。
减肥人士也常常将主食列入黑名单,尤其是在晚餐的这一顿,实际上这种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
不吃晚餐或晚餐不吃主食,会导致机体供能不足,身体被迫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造成肌肉减少,脏器功能受损,如果是长期以往的话,不仅不能减肥,反而损害健康。
事实上,主食的摄入量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研究表明,主食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过低(小于40%)或过高(大于70%),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寿命,所以说适量摄入主食,才是维持健康长寿的关键点。
米饭和面食哪一个更好?那么,米饭和面食,究竟孰优孰劣?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米饭和面条的这场“争霸赛: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停下来过,有人认为北方人普遍身材高大,是因为面食更有营养,当然也有人觉得米饭升糖快,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实际上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
从营养成分来看,米饭和面食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相差无几,能量值方面,100克米饭的能量为346千卡,100克面条的能量为350千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升糖指数方面来看,米饭和面食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但具体数值受烹饪方式影响较大。例如,保留谷胚和部分外层纤维的胚芽米饭、蒸谷米饭以及添加糙米的米饭,升糖指数都低于精白米饭,对于面条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升糖指数越低,全麦粉的升糖指数低于标准粉和精白面粉。
事实上,无论是选择米饭和面食,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并且它们之间的营养价值难分伯仲。米饭的优势在于搭配菜肴更丰富,营养摄入更全面,面食则种类繁多,烹饪方式灵活,但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食,才是健康之道。
近年来,“大米是最差主食”的说法开始层出不穷,但这实际上又是一个典型的健康误区。精白大米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只留下大量的淀粉,部分蛋白质以及少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米一无是处,白米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白米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所以说大米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最差主食“,但也不是最健康的选择。根据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我们应该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餐搭配适量的谷物或杂粮,粗细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这5种高油脂主食尽量不吃在追求美味的道路上,主食也衍生出了各种花样翻新的做法,炒饭、油条、锅贴、拌面、盖浇饭、葱油饼……这些听着就让人流口水的美食,却隐藏着高油脂的陷阱,稍不留神,甚至就可能掉入“热量炸弹”的深渊。
炒饭、炒面:相信很多人中午都喜欢吃这种炒制主食,其实这种食物是典型的“吸油大户”,由于大米本身脂肪含量很低,但经过翻炒后,脂肪含量会飙升至6%~8%,而一碗半斤的炒饭,比普通米饭多摄入100~200千卡热量。
油条、麻花:早餐一般大家都会选择香喷喷的油条,以及油炸糕、麻花等油炸类主食,其实它们更是脂肪的“重灾区”,油条的脂肪含量约为17.6%,麻花高达31.5%,麻团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早餐来一根香脆的油条,看似满足了口腹之欲,实则摄入了过多的油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锅贴、生煎包、煎饺:这种通过水油煎类主食,同样是不容小觑的,这类食物的油脂主要来源于肉馅和煎制过程中的吸油,为了提升口感,让消费者们吃起来更好吃,通常他们会在馅料中添加大量的油脂,煎制过程中,食物还会吸收更多的油脂,导致最终的脂肪含量居高不下。
拌面:很多人会觉得拌面看似是比较清淡的,实际上拌面也是高油脂主食的“隐形杀手”,特别是一些油泼面、麻酱拌面等,在拌制过程中会加入各种酱料,例如油辣椒酱、芝麻酱等,这些酱料本身就富含油脂和热量,一份拌面下肚,摄入的油脂量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盖浇饭和葱油饼:盖浇饭的“灵魂”一般都在菜上,它也属于高油脂主食的范畴,盖浇饭的菜和饭混合在一起,调味用的油盐糖也随之进入体内,导致高油、高盐、高糖、高能量的摄入。
而葱油饼,光听名字就知道它和“油”脱不了干系,葱油饼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油,烙制过程中还会再加油,脂肪含量甚至超过30%,堪比油炸食品。
面对这些高油脂主食的诱惑,我们要控制食用频率,尽量少吃,同时也要选择低脂的烹饪方式,例如清蒸、水煮等,如果实在想吃炒饭,可以自己在家制作,控制油量,并搭配低脂蔬菜。
而主食只是膳食结构的一部分,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同样至关重要,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禽、蛋、瘦肉、奶类、豆类等食物,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个人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脂肪是提供能量的重要营养素,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建议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深海鱼类、坚果、植物油等,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肥肉、动物油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它们参与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维持免疫系统功能,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豆类、奶类等食物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对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粗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富含膳食纤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参与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维持体温平衡,排出代谢废物,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1700毫升。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活动量都不同,所以说没有什么是“最佳主食”,制定个性化的主食方案,才是科学健康的饮食之道。
主食,是构成我们膳食结构的基础,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走极端。
健康摄入,才能真正享受到主食带来的益处,摆脱“米饭最差”、“面条易胖”、“不吃主食能瘦”等健康误区,拥抱多样化、精细化、适量化的主食选择原则。警惕高油脂主食的诱惑,控制摄入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
当然,没有最好的主食,只有最适合你的主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主食方案,才是最好。
信息来源:
[1]《@所有糖友,主食这样吃,控糖又健康!》.中国医学论坛报.2020-01-12
[2]《这2种挂面吃不得,再便宜也不能买?买面条,记住这3点》.科普中国.2020-11-24
[3]《为什么从医学上说,白米饭是营养最差的主食?》.小薇健康.2020-09-07
[4]《你常吃的这种菜,比汉堡薯条热量还高,难怪会吃胖!》.健康时报.2018-12-291
[5]《【健康】这5种主食吃下去,每一口都相当于“喝油”!》.人民日报.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