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你不要闹了,就这样,都听我的!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出自2019年暑期热播的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三季》的嘉宾黄晓明之口。2019年12月2日,词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9年十大流行语。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桥梁,但这座桥并不总是清晰明了。生活中,模糊性就像一层朦胧的薄雾,贯穿在我们说话、写作的每个角落。事实上,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内建功能”——它存在于我们选择的词汇、表达的语气,甚至是与他人交流时的态度中。起初,学者们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言,但渐渐地,他们开始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这个“灰色地带”,比如语用学、心理学、认知学等。
这种模糊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差异导致的模糊性,比如不同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另一种是理解上的模糊性,有时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释。1972年,美国学者George Lakoff正式提出了“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用来描述那些让话语变得模糊、含蓄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类限制语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改变陈述内容的“变动型”,另一种是不改变话语原意的“缓和型”。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包括如“差不多”(more or less)、“大概”(approximately)等词,调整话语的范围或真实性。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则是一种礼貌表达,让语气更为温和,像“我认为”“我觉得”(I think)、“或许”(perhaps)这类词汇。
“我认为”“我觉得”:含蓄的力量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在对“我认为”“我觉得”这样的缓和型限制语的功能研究上,还没有非常系统的分析。很多人把模糊限制语归类为四种:表达程度、范围、数量、质量以及方式的模糊限制语。近年来,一些学者还开始从更细微的语用角度研究这些限制语的作用,比如对“不”(not)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然而,大家似乎忽略了对“我认为”“我觉得”这样常见表达的深入功能分析。其实,“我认为”“我觉得”在对话中常常能成为一把巧妙的“润滑剂”,帮助说话者在交际中平衡礼貌和表达准确性。这种模糊限制语可以调节对话中的氛围,让交谈更加顺畅。
国外的研究往往把模糊限制语当成一种“面子策略”,是一种表达礼貌、避免冲突的工具。比如医生、律师、外交官等职业人士在处理不确定的情况时,常会使用模糊限制语来为自己或对方留有余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模糊限制语被视为一种语用策略,与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密切相关。使用模糊限制语既可以表现对话者的个人性格、立场,也能与职业、性别等因素产生互动。总之,“我认为”“我觉得”这样的词句,帮助人们在日常交际中表达个人的信念、保护对方的面子,又或是为对话留有缓冲余地,避免过于直接的表达。
社交场景中的“我觉得”:让沟通更柔和
在实际使用中,“我认为”“我觉得”不仅出现在日常交谈中,还广泛应用于各种访谈节目中,尤其是在一些讨论敏感或私密话题时。比如在谈话节目《鲁豫有约》中,主持人和嘉宾常使用“我觉得”来表达观点,而不强加自己的判断。这种模糊限制语帮助说话者与听者间的互动更加温和。例如,主持人曹可凡用“我觉得”来表达对舞蹈家杨丽萍的性格印象,而杨丽萍也以“我觉得”回应,以一种柔和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这样,不仅保护了双方的面子,也让对话显得自然流畅。
在一些更为正式的访谈中,“我觉得”也常用来传达批评或提出不同意见。例如,访谈中有人对政策表达不满或批评时,为了避免激化矛盾,他们往往用“我觉得”来缓和语气,使观点更容易被接受。这种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为说话者提供了情感上的“缓冲带”,在表达个人立场的同时,又不会显得过于尖锐。
科学与现实的桥梁:模糊限制语的应用
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还在现实生活中大有用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沟通不畅或尴尬的情况,比如冷场或者对话太过唐突。此时,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我认为”这样的模糊限制语,效果往往会截然不同。这样不仅可以更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在对话中创造出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氛围。模糊限制语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外语学习中,适当地运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表达观点,增进沟通的顺畅性。
总体来看,模糊限制语在调节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缓和冲突、避免尴尬,还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为双方留出沟通的空间。通过理解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在交际中使用它们,让表达更具弹性、沟通更加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