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央视春晚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年不仅让观众失去了他们所挚爱的"本山大叔",同时也使央视春晚走向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方向。
那一年,央视春晚迎来了新的导演哈文。此前,春晚导演基本是由郎昆或金越来负责的。上任后的哈文壮志满满,毅然放下制作人的工作,决意要为春晚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哈文在她看来,春晚存在的问题很大,她认为节目必须要有"文化内涵",而且要更有教育意义,这是她烧的第一把火。
这一规定显然针对的是赵本山的搞笑才华。
针对新规定,赵本山最初选择了妥协。历经多次修改,送审的作品每次都会被哈文以"没有教育理念"为由驳回。
这种近乎"针对"的态度,让春晚的台柱子感到非常心寒。
赵本山终于忍不住表态:“小品本身的目的就是给人们带来快乐,这与教育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就算我的小品没有教育性,但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可哈文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退让。两人在创作理念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就这样,连登春晚21年的赵本山,选择了体面地离去。他以“年事已高、压力太大”为理由,告别了这个见证了他从草根到巨星的舞台。
这个决定使无数观众深深感到遗憾,同时。也使得央视春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2012年开始,春晚的收视率逐年下滑,哈文导演的春晚评分更是一落千丈。
最终,央视选择换掉哈文,寻找新的突破。
一条"无脑规则",让央视春晚失去了一位广受欢迎的小品演员,这一决策还对多年来春晚的收视率产生了影响。今天回头再看这段往事,让人深思,过分强调"教育意义"可能会使原本最亲民的节目失去观众缘。
这个"坑"使央视遭受磨难,令为春晚奉献了21年的艺术家选择转身离开。这一决定,也让赵本山的演艺生涯走向了新的转折点。
然而,就像那句古语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被迫离开,反而让赵本山找到了新的舞台,并创造了不同凡响的精彩。
赵本山和春晚的故事始于1988年。那时的他,还是个"愣头青",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春晚的征战历程竟长达21年,成为了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小品王"。
1990年,对于赵本山而言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自创的小品《相亲》在春晚上一炮打响,全场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并荣获春晚一等奖。
这一刻,给他注入了极大的信心!接下来三年,他的作品连续夺得节目一等奖,稳稳地坐上了春晚小品的"头把交椅"。
而要说赵本山最辉煌的搭档,非宋丹丹莫属。1999年,他们这对"欢喜冤家"的首次合作,便如同开辟了春晚小品新纪元。
两个人在台上的默契合作每次都能助力春节晚会成为当年的收视热点,每次的表演也成为了观众们心中的经典。
赵本山在事业上的名气不断扩大。1991年,他初次涉足影视圈,一部《过了这一村》就获得了"飞天"二等奖。
紧接着在《一乡之长》中斩获最佳男主角,这位出身农村的艺人以实力证明他并非只会演小品。
直到38岁,赵本山已经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每日奖项都能接得ancies。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反而开始琢磨如何为喜剧艺术界培养新人。
2009年他带着最得意的徒弟小沈阳一起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他们共同表演的小品《不差钱》,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这个作品不仅红遍大江南北,更捧红了他的弟子小沈阳。
这种"老带新"的模式非常成功,使得他拥有了"伯乐"的美誉。
连续21年参加春晚,赵本山从默默无闻的草根演员,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小品王”。每年春晚上,人们最期待的节目就是他的小品。
这种影响力,在春晚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谁能想到,他的春晚生涯会因为一个"文化性"规定戛然而止。但或许正因为这些年的积累,赵本山才有足够的底气说"不"。
他深知,观众真正能感动、记住的,不是生硬地灌输戏理,而是发自内心的欢笑。
为了能够理解赵本山为何在春晚的舞台上走得如此之远,我们或许需要着眼于他的艺术启蒙。
本山先生的艺术生涯自关键转折的1982年开始。彼时,他还是个在宣传队中扮演盲人的配角。
这个工作挺有趣的:根本原因是他太瘦了,所以体力活干不了,结果阴差阳错地接了个“坐着不动”的盲人角色。
赵本山在与瞎眼二叔生活多年的经历中,对盲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他能够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也使赵本山一下子就在当地闻名遐迩。
他在表演中,竟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1982年,在辽宁省举办的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中,赵本山再次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盲人角色。通过在《摔三弦》中的出色表演,他成功将自己的才华展示给了所有人。
这次他的名声可不仅仅只有当地传遍了,整个辽宁省的戏剧圈也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有所耳闻。
赵本山凭借这部作品的机会,进入了一家二人转剧团。他每天早出晚归,尽管很努力并且辛苦,最主要是在这个剧团里他的表演功夫飞速进步。
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小品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谈到关键的贵人,潘长江可谓尽了最大努力。1987年,正在为事业奋斗的潘长江在众多人中慧眼识珠,找到了当时还无人问津的赵本山,与他共同出演了短剧《瞎子关灯》。
这两个人搭档后,合作越来越默契,最忙的时候,一年在沈阳演出的场次就多达五六百场。
谁能想象,当年那个瘦小的盲人演员,后来会成为春晚舞台的常客?这段草根逆袭的经历锻炼了赵本山的表演功力,让他深深认识到:好的表演需接地气,真实且能让老百姓看得懂、笑得开心。
从民间艺术中诞生的独特表演风格已经成为赵本山的一大闪光点。无论是后来的春晚小品,还是影视作品,赵本山都能将小人物的情感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生动逼真。
在谈及这些经历时,他必谈及对他影响最深远的那个人——他那位已经瞎眼却智慧过人的亲二叔。
赵本山的童年是个令人心痛的故事。
赵本山的家境,用单纯的"贫困"两个字来形容都远远不够了。他的父亲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全家的担子都压在了他的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让上天都不能遂人愿的是,在赵本山年仅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过度劳累又没钱看病,最终离开了人世。
甚至更糟糕,他爹在他妈离去后,带着大姐离开家,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个家只剩下6岁的赵本山,成为唯一的"剩者"。
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残酷得让人不忍直视,但好在命运的捉弄没有让他失去最后一丝希望。他是赵本山,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流浪,最后投奔到了他二叔家。
他的二叔,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年轻时被命运折腾得生不如死,眼睛被剥夺了光明,也未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孤独地度过了一生。
这个盲人二叔是赵本山艺术生涯里的一位启蒙老师,虽然他视线不佳,却多才多艺:不仅会吹唢呐,拉二胡,还会演唱地方小调。
正是在二叔的影响之下,赵本山开始接触并学习民间艺术,这些学习为他之后的表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和二叔祖孙俩相依为命,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他们的心却是温暖的。不幸的是,二叔的身体越来越差,赵本山还在小学,就被迫辍学,不得不去挣钱养家糊口。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苦难的童年经历,赵本山的表演总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他所饰演的那些市井小人物,浑身都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那些让观众捧腹大笑的段子,实际上饱含着他对生活最真实、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赵本山最勇敢之处在于将苦难转化为笑声。
2013年,当众人还在为赵本山离开央视春晚感到惋惜时,这位“喜剧之王”已经在辽宁卫视春晚上开启了新的辉煌篇章。
他和宋小宝合作的《相亲2》让观众笑得直不起腰,并顺便捧红了另外一个徒弟。
小沈阳和宋小宝的发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这位"伯乐"赵本山的眼光极其独到。在赵本山的领导下,辽宁卫视收视率节节攀升。
在连着两年的精彩演出中,我们充分证明了:即使错过了春晚,依然能实现精彩的人生。
谈论到精彩,自然不能遗漏《乡村爱情》这部作品。从2006年一路走来,到2023年,这部剧竟已经绽放了17年,并出产了15部作品。这个纪录,在国内电视剧领域极其难得,堪称一部史诗。
每次讨论到这部作品,赵本山脸上的骄傲都掩藏不住。
现如今的赵本山已经是一名65岁的老艺术家了,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一点也没有闲下来的意思。他一面在打理着他的本山传媒公司,一面还在为喜欢他的观众带去欢笑。
赵本山的善举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从小时候受过补助到长大后的为他人撑起一片天,他始终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
他曾捐献2000万元给“青爱工程”,给了西藏地震灾区700万元的慰问,精准扶贫的小学项目他也花了300万元善举一年接一年,他的善良和关爱永不消逝。
回头看那场"无脑规则"引发的风波,我们也许真要感谢哈文。如果当年赵本山没有被请下春晚舞台,他可能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创作其他优秀作品,也不会有更多的新人有机会被培养。
这些年来,娱乐圈波折不断,像赵本山这样的"老艺术家"越来越少,然而,他却教会了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看似的"被迫",可能都是新的起点。
如今的赵本山在自己热爱的行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不就是最强有力的"反击"吗?有时候,与其被规则束缚,不如自己开辟新的天地。
赵本山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大概就是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