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砖峰会召开前夕,一场关于决策机制改革的风暴正在酝酿。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向俄媒抛出重磅观点,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谁能想到,昔日的"金砖五国"已从一个松散的对话平台,发展成为牵动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今的金砖组织,已不是那个任人打压的"南半球俱乐部"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个月的纽约金砖外长会上,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悄然上演。印度和巴西提出的所谓"前提条件",遭到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当面回绝。这场外交较量的结果是什么?连一份例行的联合声明都没能达成。
背后的玄机耐人寻味。印度这只"南亚雄鹰"打的什么算盘?把金砖合作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绑在一起,这种"不成文规矩"能让其他成员国买账吗?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金砖已经从五国扩展到十国,昔日的决策模式早已不合时宜。
回想当年金砖五国时期,成员国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各方利益协调起来相对容易。可如今呢?马来西亚、泰国摩拳擦掌想要加入,中东、非洲、拉美各路诸侯纷纷递来橄榄枝。这块"金字招牌"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有专家建议,金砖组织可以借鉴欧盟的决策机制:重大战略问题需要一致同意,而具体事务则采用简单多数或三分之二多数表决。这种"双轨制"值得深思。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某个成员国用"一票否决权"绑架整个组织的发展吗?
更值得警惕的是,哈萨克斯坦近期表态暂不加入金砖,其中提到的"成员国资格问题"和"发展前景"等说法耐人寻味。这是否预示着金砖组织的制度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几个月前,俄罗斯放出消息说金砖暂停吸纳新成员。表面上看是为了消化新成员,实则暗藏玄机:没有完善的决策机制,一味扩员只会让金砖这艘大船寸步难行。
中国和俄罗斯已经看清了这一点。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金砖组织理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前提是: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为后盾。
塞尔维亚公开表态称金砖已成为欧盟的"替代者",土耳其更是果断向金砖抛出橄榄枝。这些动向释放出什么信号?全球经济重心正在悄然转移,而金砖组织就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棋子。
改革,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