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四川成都有一个大地主,他就是刘文彩。他住的房子竟然占地7万多平米,这已经不能用豪宅来形容了,简直是庄园。
他被称为封建时期的“四大地主”之一,其余三个是南霸天、周扒皮和黄世仁。
和其他三个地主不同,刘文彩流传下来的故事,全部都是真人真事,没有半点虚构。
那么,他是如何发家的,竟然这么有钱,知名度这么高?他的“庄园”内部,究竟有多豪华?
富可敌国的刘氏庄园要说刘文彩有多富,光看他的地产就知道了。据统计,刘文彩拥有的地产高达12063亩,分布在大邑、温江、崇庆等10个县市。
这些地方如今都属于“大成都”区域,地价早已飞涨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要是放到现在,这些地产的价值恐怕能让刘文彩直接跻身全国富豪榜前列了。
除了大片的土地,刘文彩在房产方面的积累也相当惊人。
他名下有13座公馆,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别墅,此外还有382间街房,也就是商铺。
这些房产遍布温江、崇庆、成都、大邑和雅安等地,可以说是占尽了地理优势。
刘氏庄园更是刘文彩财富的集中体现。
这座占地28亩的庄园,光是大门就有7道之多,房间更是多达100多间。
走进庄园,仿佛进入了一座迷宫,处处彰显着主人的财力与权势。
刘文彩的阔绰不仅体现在不动产上,在当时的奢侈品消费上也是毫不手软。
他为五姨太王玉清购置了一辆美式吉普车,价值2000多法币。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辆汽车可是稀罕物,更别说是进口的美式吉普了。
刘文彩的富有程度,在当时的四川也是数一数二的。
1949年3月18日,《大公报》公布了一份《四川省富户名单》,刘文彩在这份榜单上位居第33位。
要知道,四川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能在这样的地方排到第33位,足见刘文彩的财力非同一般。
刘文彩能和周扒皮几人并称,就意味着他也没干什么好事。
一个地主家族竟然能积累如此庞大的财富,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通过压迫普通老百姓得来的。
鸦片贸易与苛捐杂税说起刘文彩的财富来源,可就不那么光彩了。别以为他靠的是老老实实收田租,那点钱哪够他挥霍的。
刘文彩真正的摇钱树,是鸦片贸易和各种苛捐杂税。
他发明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税,比如“懒税”、“路捐”、“厕所捐”等等。
这些税名字听着就让人哭笑不得,可对老百姓来说却是实打实的负担。
在刘文彩的重重税收下,普通百姓的日子可谓是苦不堪言。
这些莫名其妙的税种如同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的口袋掏得干干净净。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大半都进了地主的口袋。
有的人家甚至揭不开锅,只能靠野菜度日,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大人们累得腰酸背痛。
这日子简直比牛马还不如,刘文彩的庄园越来越豪华,老百姓的生活却越来越艰难。
为了将鸦片生意握在自己手里,1927年,刘文彩召开了一个名为“川南禁烟会议”的会议。
这一招可高明了,听着像是要禁烟,实际上却是为了确立鸦片专卖制度。
据说,光是鸦片这一项,每年就能给刘氏庄园带来上千万的收入。
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足以让刘文彩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刘文彩获取土地的手段也是颇有“创意”。
他常常从政府那里“买”来空白地契,然后直接填上自己想要的名字和亩数。
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明目张胆的侵占,就这样,刘文彩硬是搞到了近2万亩的田产。
要知道,刘文彩可不是孤军奋战,他的兄弟们也都是一丘之貉。
据说,整个刘氏家族的田产加起来,竟然高达30多万亩。
这个数字,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数不清楚有多少了。
这种靠榨取民脂民膏而来的财富,终究是不会长久的。
锦衣玉食的五姨太生活说完了刘文彩的家业,咱们再来八卦一下他的私生活。
要说刘文彩最出名的,除了他的财富,就是他的五姨太王玉清了。
1937年,52岁的刘文彩迎娶了王玉清。
这位新晋五姨太的生活,可以说是直接开启了“豪门模式”,珠光宝气、绫罗绸缎,想要什么有什么。
刘文彩对这位小娇妻可谓是宠爱有加,简直把她当成了手心里的宝。
刘文彩对王玉清的宠爱,可不止是停留在表面。
他为王家买了百亩地,还建了一座占地千余平方米的“王公馆”。
就这么一下子,王玉清的娘家从普通的小康之家,一跃成为了当地的富户。这操作,简直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版。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刘文彩对王玉清的宠爱,确实是到了骨子里。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宠爱”背后的问题。
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妻妾,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
而刘文彩对王玉清的偏爱,很可能也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另外,刘文彩的奢靡生活,与当时大多数普通百姓的贫困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可以为一个妾室大肆挥霍,而同时却有无数农民在为生存而挣扎。
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正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时代变迁下的刘氏家族1949年,压榨百姓多年的大地主刘文彩在成都病逝,终年63岁。这位曾经作恶多端的大地主,终于迎来了他应得的结局。
对于那些曾经被他压榨、剥削的普通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刘文彩的死亡,标志着一个剥削阶级的覆灭,也预示着新时代的曙光即将到来。
1959年,刘文彩那座建立在民脂民膏之上的奢华庄园,被改造成了“历史陈列馆”。
这座曾经令普通百姓闻风丧胆的豪宅,如今成了警示后人、彰显新旧社会巨大反差的教育基地。
这种转变,正是历史正义的体现。
再说说刘文彩的五姨太王玉清,解放后,她也尝到了普通人的辛酸。
从前锦衣玉食、骄奢淫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她不得不靠打布鞋、做咸菜、卖臭豆腐为生。
这种巨大的落差,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
后来,王玉清被下放到原籍蔡场公社,住进了简陋的“知青房”。曾经高高在上的“五姨太”,如今和普通农民过着一样的日子。
2003年4月16日,92岁的王玉清在安仁住所去世。
安仁镇政府为她办理了后事,将她的骨灰运回蔡场娘家安葬。
这位曾经的“五姨太”,最终以一个普通老人的身份离开人世,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公平?
刘文彩家族的没落,正是新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
它告诉我们,任何建立在剥削和压迫基础上的权势都将被历史无情地抛弃。
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参考资料:
【1】桂龙新闻网:《中国最后一位五姨太:刘文彩五姨太的悲剧人生》
【2】四川在线 华西都市报:《刘文彩五姨太的传奇人生(组图)》
【3】中工网 北京晨报:《刘文彩的庄园与遗产:地产12063亩 房产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