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留美后不愿回国,年老了想落叶归根

笑霜阅览娱乐 2025-01-04 15:58:46

2023年11月,随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的公布,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网友们的轩然大波。

袁钧瑛曾经是上海市无人不知的高考状元,公费出国留学,拿下不菲成绩。

后来,她却转身加入了美国的国籍,开始为美国研究细胞死亡学科,为美国的科研奋斗,甚至成为了哈佛大学的首个亚裔女性正教授!

如今,年迈的袁钧瑛却开始频频回到中国,不断地开始和我国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想要以故土难离的借口重新回归祖国。

甚至在面对媒体的采访,袁钧瑛却仍旧表示自己:从不后悔留在美国!

为此不少网友对其目的表示深深的猜疑,终究在国家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愿意,反而公然加入美国国际,如今眼看着祖国发展壮大,竟然想要回来了。

那么袁钧瑛回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又是否愿意接受她的回归?

“三杯两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心中万般的无奈和不可言说。

正如我们没办法控制他人的选择那样,袁钧瑛身为一个中国人,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却选择加入美国,像这样的还有很多。

这种选择让我们觉得可耻,气愤,却又无可奈何,不过,我们依然有很多像钱老等无数科研人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顾美国的劝阻,毅然决然的、坚定不移的回到自己的国家。

万事凭心,评人要看过往,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袁钧瑛的一生。

袁钧瑛1958年生于我国上海市,她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有机化学家,外祖父是法国文学的翻译家,这两位老人的分量,再加上其父母还是当时上海医科大的教授。

想想在这样优秀的家庭下,袁钧瑛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从小就受到如此浓厚文化熏陶的她,从小便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天赋。

但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966年的特殊时期给她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好日子过习惯了的袁钧瑛,突然面对巨大的冲击一时间很难适应。

好在她的父母给了她鼓励和支持,告诉她要努力学习,这是第一任务,恰好随着1977年我国高考的恢复,袁钧瑛抓住机会,一举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19岁的她成为了当时上海的高考状元,由此可见她的成绩非同一般,不过虽然有了上海复旦的资格,但对于高昂的学费和之后的规划,却一时难住了袁钧瑛。

好在,国家的资助给了袁钧瑛十足的保障,为了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在大学期间,袁钧瑛学习十分认真,课堂上也是积极向上,遇到不懂的就刨根问底。

为此,袁钧瑛的成绩也一直是位列前茅,很快本科毕业后,袁钧瑛再次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医科大读研。

也就是在此期间,她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点,当时正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但由于缺乏大量的人才和技术,于是我国决定挪出一大笔费用,来公费派出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出国深造。

对于向来都会主动把握机会的袁钧瑛来说,她再次在两万五千余名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虽然不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位列榜首,却也拿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

这件事对于袁钧瑛一家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喜事,然而后来大家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这对于我国来说,却成为了不幸。

当时的袁钧瑛被派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她当时选择了美国著名诺贝尔获奖者罗伯特·霍维茨教授担任自己的老师,专攻神经学博士学位。

在霍维茨教授的带领下,以及在美国当时先进技术的附衬下,袁钧瑛的天赋似乎被彻底激活,科研能力得到了肉眼可见的进步。

后来,她一次次的研究成果以及各种高等学术论文的发表,更是让她的讲师霍维茨教授赞不绝口,成为了霍维茨教授手下最得意的门生。

不仅如此,袁钧瑛更是获得了哈佛神经学博士学位,后再次进修麻省理工博士后研究,袁钧瑛更是在1990年受邀哈佛医学院的聘请担任终身教授。

而到2005年,袁钧瑛更是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最顶峰,因为她是首次发现并定义了necropotosis这一细胞死亡模式,成为了世界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面对如此功成名就,或许换做是谁都很难坚守本心,但人一旦忘本,就注定会走下坡路。

可那时的袁钧瑛却根本意识不到,学业完成后,功成名就后的她,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回归祖国,反而做出了留在美国的决定。

对此,无数国人骂她忘恩负义,然而对此袁钧瑛更加坚定了留在美国的决心,甚至公然加入了美国的国籍。

不过或许无数国人对于袁钧瑛的做法难以理解,但当时了解我国科研环境的不少人都知道,袁钧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无可厚非。

要知道,当时美国的环境和条件可谓位居于世界前列,对于当时的袁钧瑛来说,更深层次的研究才是有利的。

反而若是回到祖国,估计是寸步难行,但“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虽然袁钧瑛岁数越来越大,对于祖国的怀念是愈演愈烈。

正如李觏的这首《乡思》那般,幻想让风将自己的思念带回家,可是风却总是那么无情,连一片云彩都不愿意带走。

转而再看看身边无数的美国科研人员,以及那一个个冰冷无比的器材,袁钧瑛更是觉得孤独和空虚,或许此时她对于祖国的思念到达了极致。

之后的袁钧瑛,开始不断地回国,开始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和我国高端的科研人员亦或是学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或许是她看到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壮大,以及我国科研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袁钧瑛开始不留余力的倾囊相授。

虽然对此行为,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还是认为她这只不过是所谓的“赎罪”,但不管怎样,对于袁钧瑛的种种行为,对于我国科研发展却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如果真心为了我国事业发展做贡献,我们可以不计前嫌,故而在2006年,袁钧瑛受邀,担任了我国科学院的客座教授。

每年,袁钧瑛都会回到祖国,定期的来到中国科学院讲课,这无疑对我国未来的科研有着一定的助推作用。

后来随着袁钧瑛对我国的贡献,我们也看到了她的付出和真心,于是还让她在我国成立了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让袁钧瑛担任主任职务。

更是在2023年末,袁钧瑛受邀成为了我国中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虽然袁钧瑛的国家依然还是美国国籍,但她对于我国发展所贡献的力量,都付诸于了实际。

很多人不理解,那为什么不能再改回中国国籍,非要顶着美国籍在这里“狐假虎威”表衷心呢?

对此,我国记者媒体也对袁钧瑛进行了采访,袁钧瑛坚定地说:“我并不后悔当初加入美国国籍的选择。因为当时,如果我选择了回国,我的确可以为中国事业出一份力,但我却再没机会接触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研环境,也根本得不到我目前的教育和成果,哪里还能如今站在这里!”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她的无奈,但却始终心怀芥蒂,但却不得不说,袁钧瑛是一个会抓机会的人,敢于抓机会的人。

她所热爱和向往的,以及她付诸于实际的都是她将自己贡献给了她所研究的领域和学术,而非是国家。

信息来源:袁钧瑛的百度百科

有句话说得好:学术不分年龄性别,科学无国界!

袁钧瑛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她对于科学的追求,而即便如今她加入美国国际,但身体上流淌着中国人的鲜血,如今她也愿意对我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那我们就需要尊敬。

现如今,袁钧瑛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对祖国的怀念和热爱。

她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无数先进的科研理念和科研技术,更是亲自参与了不少的项目以及学术研究,更是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袁钧瑛是一个敢做敢当之人,她深知自己加入美国国籍会给自身带来多么大的舆论,但她也从未胆怯,尤其是当她面对无数人的采访和质疑之际,她仍然带着微笑。

“如今我选择回来,不是为了别的,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科研的巨大进步,我看到我能对此做出贡献的机会,我期待和我的同胞们,一起推动祖国的科技发展!”

实际上,这也正是我们想看到的,如今我国科研团队的壮大,科技的发展进步,科研环境的提升,不就是吸引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资本。

以前总说留不住,如今我们看着自己强盛的祖国,再也不用说留不住了,而应该是,带着决心和希望,共同奋斗!

信息来源:2024-11-10澎湃新闻《Nature子刊:袁钧瑛院士团队揭示亚精胺抑制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新机制》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