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男孩进女厕?可不可以忍!

萌妈小教室啊 2024-04-17 06:32:26

儿童性别教育存在着的问题

关于最近的一个话题:

【妈妈带男童进女厕】

究竟是对孩子树立性别教育的缺失?还是故意而为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要知道,很多人抱怨,和基础的[情绪底值]密切相关。

我们分项来说:

五一期间

节假日了好开心,终于可以逛商城了。

开心!

[情绪底值=80分]

各大景点、商场人流密集

节假日好容易休息一下,结果赶上人流密集,商场里的奢侈品店还得排队进。

不开心,忍着。

[情绪底值=60分]

好容易排上队了,在店里可能还被柜姐用了几个白眼。

不开心,忍着。

[情绪底值=40分]

终于轮到自己了,部分卫生间的门坏了关不上,或者部分女性嫌卫生间的门脏,也不愿意动手关门,就随便踢了一脚把门掩上。

不开心,忍着。

[情绪底值=0分]

这时候,别人一看门虚掩着,以为里面没人,就打开门看看。

里面的人呢,一看被扒门了,感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

不开心,终于可以发泄了。

[情绪底值=负20分]

要对方也是女性,可能也没什么好说的,要怪就只能怪门坏了,或者自己嫌脏没有手动锁门,最多冷冰冰一句:

[有人!]

但抬头一看,居然是个孩子,这情绪立刻就上来了:

[大人怎么管的?这孩子怎么这么手欠!]

[情绪底值=负40分]

再一看,不仅是个孩子,而且还是个男孩,立刻有了正常的宣泄理由:

[家长怎么管的!这是女厕!带男孩进来是怎么回事?性别教育做没做啊?神经病吗?]

[情绪值=情绪底值+相对合理的爆发理由=负100分]

到这里,就有了新闻采访的结果:

不少女性表示,遇到过男童敲门、扒门缝等行为,认为伤害了自己的正常权益,不能接受。

聪明如你,不妨猜一猜,这里的[不能接受],到底是针对男童进女厕,还是在前面一系列的情绪底值的基础上,找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爆发呢?

很多时候,发脾气这事儿,存在着心理学上典型的[踢猫效应]。

比如你在公司上班,向领导汇报工作,而领导刚挨了上级的批评,于是就转而向你发泄不满,处处挑刺儿,你积了一肚子怨气无处可发;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吃饭的时候撒得到处都是,是你不自觉就愤怒起来,把孩子大吼一通。孩子委屈地哭了,恰好家里的猫路过,于是孩子忿忿地踢了猫一脚。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是一种情绪的传染效应,并且由于存在力量、社会地位、等级的区别,居于弱势的总是只能向比他更弱势的群体发泄怒火。

孩子,作为弱势群体,往往会成为了这种坏情绪的出口。

这就是为什么,五一期间去商场,人流密集时:

逛商场排队N分钟,TA不责怪奢侈品店;

被白眼N分钟,TA不责怪柜姐势利眼;

女厕门口排队N分钟,或者门关不上,TA不责怪商场公共设施不到位;

自己随便用脚扒拉一下门但是不关上,TA不责怪自己怎么不去锁门;

最后只责怪别人家长没管好孩子,不该去扒门。

因为TA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发泄理由。

什么是性别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咱们说[教育],逃避开这种教育可以落地的标准。

我们说要关爱动物,但在原始森林猛兽出没时,不应该首先考虑自保吗?

我们说要保护自己,但如果遇到别人有危险时,不也需要挺身而出吗?

好,咱们回头来看[妈妈带男孩去厕所]这件事:

·如果是蹲坑式的开放卫生间,确实不好;但也是商场没有提供足够私密的环境,难道让女性有机会看到女性的私密部位,本身不就存在问题吗?

·如果是独立的厕所隔间,门坏了是商场的问题,自己不关门是自己的问题,也不是性别教育的问题呀!

在北京,我遇到过好几间咖啡馆都有男女共用的卫生间(Uni-Sexual),有时候人在里面,遇到异性敲门,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真没见过有谁会认为伤害了自己的正常权益。

真要说[性别教育]的落地,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

一些商场还在女厕所安装男童便池

这个恐怕才是最有问题的吧:这么做,难道是有意无意引导女性当众围观男童的私密部位?

以及:

如果有男童从门缝下面去偷看,父母还不阻止;或者故意冲进门去,甚至动手动脚,这才是真正需要[性别教育]的时候啊!

但现实是:

敲门、扒门缝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咱们不能把商场的锅、里间人不关门的锅,往[性别教育]去扣吧?

最后呼吁男性积极参与育儿,男厕不仅人少、排队快,爸爸带男孩去厕所也天经地义呀!

互动话题

你还有哪些育儿小困扰呢?

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END

我是萌妈Cecilia,一个学术型的二胎妈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