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颤抖:战争爆点下的全球风云

君达看文物 2024-11-17 05:14:13

(引: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评价:

• 积极方面:

• 政治格局:

• 加速统一进程:春秋时期,小国众多,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小国不断被兼并,到战国时期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例如,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这些区域性的统一为全国性的统一积累了经验、缩小了范围,使得统一成为可能。

• 推动政治制度变革:战争促使各国为了增强实力不断进行政治改革。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这些变法改革了政治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和行政效率,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

• 经济发展:

• 促进生产力进步:战争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武器制造技术的改进也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 推动经济交流:各国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加强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军事行动,也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例如,各国修建的道路和运河,方便了商品的运输和贸易的开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 文化繁荣:

• 激发思想活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使得人们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不同阶层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战争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例如,华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在战争过程中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 消极方面:

• 社会破坏:

• 人口损失:长期的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或流离失所。青壮年男子被征入伍,战争中的杀戮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这对社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降军四十多万,给赵国带来了沉重的人口损失。

• 经济破坏:战争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领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田被荒废、城市被摧毁、商业活动受到阻碍,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道德滑坡: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的动荡局势导致社会道德风尚受到严重冲击。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不择手段,诚信、仁义等道德观念受到挑战,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的精神生活受到极大的折磨。

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又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造成了社会的破坏。这一时期的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戎攻周室之战】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4年),戎军进攻周室(都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的作战。周襄王四年夏,侵周的戎军被秦、晋两国的勤王军击退(参见《诸戎攻周王城之战》条)。九年,戎军再度攻周。周襄王急忙遣使向齐桓公告急。桓公遂令诸侯发兵助周成边。戎军撤走。

【齐徐攻英之战】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3年),齐徐联军攻英(今安徽金寨东南)的作战。八年,楚为夺取对淮水流域的控制权,曾发兵远征徐国,败徐军于娄林(参见《楚攻徐之战》条)。十年春,齐、徐联军进攻已被楚灭为属地的英(参见《楚灭英六之战》条),以报复娄林之役。

【鲁灭项之战】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3年),鲁军攻灭项国(今河南沈丘)的作战。春秋中期,项是地处颍水上游的小诸侯国。九年十二月,齐桓公邀请鲁、宋陈、卫、郑、许、邢、曹等国之君在淮(今江苏盱眙附近)会盟,决定统一行动,以遏制楚国势力的东进。十年夏鲁国在齐、徐联军进攻楚之英地时(参见《齐徐攻英之战》条),独自出兵攻灭项国。

【宋襄公图霸中原之战】周襄王十一年至十五年(公元前642年一前638年),宋国(今河南东部一带)国君宋襄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图霸战争。十年冬,中原诸侯领袖齐桓公卒。齐国发生群公子争位之乱。宋襄公两度领兵平定齐乱,协助齐太子昭登上君位,实现了当初齐桓公的嘱托(参见《宋攻齐之战》条)。称雄中原长达三十余载的齐国经此次动乱,国力转衰,失去霸主地位。中原诸侯亦陷入群龙无首之境。

其时,除齐外,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及北方的晋国是实力最强的国家。但秦、晋两国正致力于在黄河上游地区拓展势力,尚无暇顾及中原之事。早已觊觎中原霸权的楚国则趁机向中原地区迅速渗透势力,先以政治手段使郑亲楚,继而又遣使赴齐参加中原诸侯国会盟,藉以对中原地区施加影响。在此形势下,不自量力的宋襄公为恢复殷商故业,开始致力于称霸中原。十二年夏,宋襄公召集曹、邾、鄯等国之君盟会。秋,又发兵攻打拒不从宋的曹国(参见《陶丘之战》条)。十四年春,为使齐、楚两个大国承认其霸主身份,宋襄公召集楚成王、齐孝公在宋邑鹿上(今安徽阜南南)举行盟会。

秋,宋襄公再召楚、陈、蔡、郑、许、曹等国之君在宋盂邑(今河南睢县西北)盟会。楚成王对宋襄公的不自量力之举甚为恼火,遂乘率军赴会之机,拘捕宋襄公,击败宋军(参见《孟之战》条)。同年冬,宋襄公获释。历经此次打击,执迷不悟的宋襄公不思如何富国强兵,,却依然醉心于虚幻的图霸大业。十五年夏,联合卫、许、滕三国之君领兵攻郑,惩罚其追随楚国的行为。秋,楚成王发兵北上攻宋救郑。宋襄公闻讯回师。十一月初一,楚、宋两军战于泓水。宋襄公因作战指导思想陈旧保守,致使宋军一再坐失战机,终遭惨败(参见《泓之战》条)。

襄公腿部中箭,次年不治身亡,其图霸中原之举,亦随之告终。【宋攻齐之战】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2年),在宋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宋军两度进入齐国(今山东境),协助齐太子昭归国争夺君位的作战。春秋中期,齐桓公与大夫管仲立桓公之子昭为太子,并将其嘱托子宋襄公照应。十年冬,桓公卒。其另外五子无亏、元、潘商人、雍为争夺君位,各树朋党,相互攻杀。原桓公宠臣易牙与宦官貂以桓公众夫人为内应,杀众大夫,拥立公子无亏为君。

太子昭逃奔宋国。次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卫、邾三国国君领兵攻齐,以助太子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人杀无亏,欲迎立太子昭。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对此竭力反对,并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五月,宋再度发兵入齐,败齐军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在宋军协助下,太子昭入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称君,为齐孝公。齐国历经此次动乱,国力转衰,其霸业亦随之告终。

【陶丘之战】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1年),在宋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宋军围攻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北)的作战。十年冬,齐桓公亡。齐国随即发生众公子争位之乱,并因此实力转衰,失去中原霸主的地位(参见《宋攻齐之战》条)。宋襄公自率军平定齐内乱,助齐太子昭归国争位成功后,企图继齐桓公为新的中原诸侯领袖。十二年夏,宋襄公召集曹、邾、等小国国君在曹南部边地举行盟会。部君赴会稍迟,宋襄公竟命邾人将其拘捕,杀之以祭社神,借以威服东夷各国。但事与愿违,会后,曹拒不从宋。为此,这年秋,宋发兵围攻曹都陶丘,不克而还。

【孟之战】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9年),在宋襄公图霸战争中,楚军在孟邑(今河南睢县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十二年秋,宋襄公为建立霸权,在企图以武力手段威服东方诸小国未能成功(参见《陶丘之战》条)后,欲通过齐、楚等强国的承认建立其中原霸主地位:十四年春,宋襄公邀请楚成王、齐孝公在宋邑鹿上(今安徽阜南南)会盟,希冀楚、齐两强率先承认其盟主地位。早已觊觎中原霸权的楚成王遂假意拥护宋襄公为盟主。同年秋,宋襄公正式召集楚、陈、蔡、郑、许、曹等国之君在宋国的盂邑盟会,以最终确立其诸侯盟主的地位。楚成王乘赴会之机,率军北上,在孟邑拘捕宋襄公,并乘机进击宋军。冬,宋襄公获释归国。

【泓之战】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8年),在宋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宋军在泓水(古渔水支流,故道约在今河南拓城西北)之滨被楚军击败的作战。十四年冬,在盂邑被楚成王俘虏的宋襄公获释后,不思富国强兵之策,依然醉心于图霸中原(参见《孟之战》条)。十五年夏,宋襄公率卫、许、滕三国联军进攻附楚的郑国。秋,楚成王发兵北上攻宋救郑。宋襄公闻讯回师。十一月初一,宋军在泓水北岸列阵迎敌。当时,楚军正由南向北渡河。

宋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军兵力多于宋军,建议襄公乘敌半渡下令攻击,遭拒绝。须臾,楚军渡过泓水,然尚未列好阵势,公孙固遂再次建议襄公趁敌立足未稳下达进攻命令,又被拒绝。楚军从容布阵完毕,襄公方下令攻击。处于劣势的宋军遭到惨败。襄公腿部受箭伤,次年不治身亡,其卫队亦悉被歼灭。此战,宋襄公在战斗伊始,拘泥于“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等陈旧战法,一再坐失有利战机,终于导致兵败身亡,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卫与狄邢訾娄之战】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2年),卫军在訾娄(今河南长垣西北)抗击狄、邢联军的军事行动。冬,卫国附近的狄人及邢国(今山东聊城西南)军队联合攻卫,围卫南部的菟圃邑(今河南长垣境)。卫文公发兵南下,在菟圃西北的訾娄列阵迎敌。狄军不战而退。邢军亦随之撤走。

【卫攻邢之战】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1年),卫国军队进攻邢国(今山东聊城西南)的作战。十一年,邢军曾会同狄军围攻卫邑菟圃(参见《卫师狄邢訾娄之战》条)。十二年秋,卫文公发兵攻邢,以示报复。

【秦灭梁之战】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1年),秦军攻灭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的作战。梁国是位于西方强国秦国东北方的小诸侯国。梁国国君梁伯喜好土木工程,频频征发劳役营造宫殿、城郭。梁国民众疲敝,苦不堪言。秦穆公十九年(即周襄王十二年)冬,梁国部分百姓在梁伯所居宫墙外掘沟,并扬言秦将发兵袭梁。梁国民众极为惊恐,纷纷出逃。秦遂乘机出兵攻灭梁国。

【郑攻滑之战】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40年),郑公子士、大夫泄堵寇率军攻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的作战。十三年夏,郑之附庸滑国叛郑,投靠卫国。郑文公遂遣公子士、大夫泄堵寇领兵攻滑,迫使其复依从于郑。【楚再攻随之战】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40年)楚令尹子文率军攻随(今湖北随州)的作战。十三年冬,早在五十年前即被楚武王征服的随国联合汉水以东其他小诸侯国叛楚。楚成王遣令尹子文领兵攻随,迫其请和。

【秦灭芮之战】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40年),秦军攻灭芮国(今陕西大荔东南)的作战。芮是建于商代的小诸侯国,位于渭水与洛水交汇之处,系秦东进中原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十三年,秦发兵东进,攻灭

【狄助邢攻卫之战】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9芮国。年),赤狄攻卫(今河南北部一带)的作战。卫、邢两国国都原在黄河以西,后相继被赤狄攻占。在齐桓公的帮助下,两国方迁至黄河以东重建都城。齐桓公在世时,两国均附于齐,并共同抗狄。齐桓公去世次年(周襄王十一年),赤狄曾助齐国内某些政治势力抗击宋、卫曹、邾联军。同年,赤狄又与邢联合攻卫。卫亦于襄王十二年攻邢(参见《卫攻邢之战》条)。十三年,赤狄与齐在邢结盟,谋划助邢对付卫国。十四年春,赤狄发兵攻卫从此,卫、邢矛盾激化。

【邾鲁升陉之战】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8年),邾军在鲁地升陉击败鲁军的作战。须句是西周时期封建的东方小国,初都于句(今山东东平西南),春秋时迁至须(今山东东平西北)。十四年冬,邾(又作邹,今山东曲阜东南)出兵攻灭须句。须句是鲁僖公母家,故须句国君奔鲁。十五年春,鲁国发兵攻邾,夺占须句,使其君复国。秋,邾军攻鲁,双方战于鲁地升险。鲁公轻敌不听从大夫臧文仲的提醒,疏于防备,导致鲁军战败邾军在战斗中缴获鲁僖公的头盔,归国后,将其悬挂在邾都城门上,以夸耀战功及羞辱鲁国。

【齐攻宋缗之战】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7年)齐孝公率军围攻宋国缗邑(今山东金乡东北)的作战十二年冬,鲁、蔡、楚、郑、齐等国国君在齐国举行盟会纪念原诸侯盟主齐桓公,以增进各诸侯国间的友谊。当时,宋国国君宋襄公未应邀赴会。齐孝公因此对宋心怀不满,遂乘宋军在泓新败(参见《泓之战》条)之机,于十六年春,率军围攻宋缗邑。

【楚攻陈焦夷之战】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7年),楚将子玉率军攻陈国焦、夷二邑(均在今安徽毫县境)的作战。泓之战后,宋国无力再与楚抗争(参见《泓之战》条)。投靠于宋的陈国亦因此失去靠山。十六年秋,楚成王遣楚将子玉领兵北上攻陈,以惩罚其背楚楚军攻占陈东部的焦、夷二邑,继而协助受陈国威胁而南迁的小国顿(原在今河南周口东南,后迁至今河南项城西),修筑都城,然后撤走。

【狄攻郑栎之战】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6年),狄军进攻郑国栎邑(今河南禹州)的作战。春,郑文公发兵攻打叛郑亲卫的滑国,并扣留周襄王派往郑进行调解的周大臣伯服等人。襄王闻讯大怒,不顾大夫富辰的劝阻,遣大夫颓叔、桃子联络狄人出兵攻郑。夏,狄军入郑,攻占郑西南部的栎邑后撤兵。为感谢狄人,襄王纳狄女隗氏为后。

【晋楚争霸战争】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

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具有广阔的开拓地域。楚国在西周时已扩展至越章(大别山南、长江以北地区及鄂(今湖北鄂城)。鄂位于长江中游,铜矿资源丰富是楚国东方战略要地和重要的兵工基地。春秋初期的楚国,实力不断增强,楚君熊通自尊为王(楚武王)。至成王时(公元前671-前626年),国都由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迁郢(今湖北江陵,一说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已占有江汉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吞并了权、罗、卢、占、邓、申、息等小国。当楚国北向中原扩展时,受到中原霸主齐桓公之遏制。

因双方均无必胜把握,遂订立召陵之盟,各自退兵。楚北上受阻,遂转向东方,相继吞并了弦、黄、英等小国。齐桓公死后,齐霸业衰落楚再度向中原扩展势力。此时,宋襄公亦企图继齐称霸,但在泓(今河南拓城西北)被楚击败(参见《泓之战》条)。于是,中原各国相继附楚。未屈从者,仅东方之齐、西方之秦及北方之晋。晋国位于今山西南部,春秋初期因公族内争,发展不大。至曲沃武公时统一全晋。其子献公继位后,扩一军为二军,开始向外扩展,先后击灭征服霍、魏、耿、虢、虞等小国,成为北方强国。文公执政后,扩二军为三军,并因平王子带之乱有功,获得黄河北岸战略要地南阳(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建立了晋南下扩张的基地。

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楚联合陈、蔡、郑、许四国攻宋。晋文公于次年率军援宋,在城濮决战中击败楚军,遏止了楚军北进势头,并使部分小国叛楚附晋晋文公被周王封为侯伯,成为中原霸主(参见《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条)。楚虽在城濮之战中严重受挫,但其元气未伤,实力犹存,仍为南方霸主。二十五年,晋在崤山(今河南陕县东南)设伏,全歼越晋境灭滑回国的秦军(参见《崤之战》条),导致秦、晋联盟破裂。

楚乘机与秦结盟,在秦支持下击灭庸国,慑服百濮,巩固了其左翼;同时乘晋忙于对秦作战,无力南顾之机,东向击灭江、六、蓼及舒蓼等各国,“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韩非子·有度),并与吴、越结盟,巩固了其右翼。此后,楚再向中原扩展势力,相继进攻宋、郑、陈等国。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围郑,晋来援,双方大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楚军获胜(参见《邲之战》条)。此战,晋虽未受到严重削弱,但因连年与秦作战,其北部又不断遭受狄族袭扰,致使其在以后相当时期内无力控制中原各国。于是,楚又在与晋的较量中略占上风。晋为解除后顾之忧,邲之战后,东进击灭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诸狄,将疆土扩展至太行山以东黄河北岸,并以武力迫使齐国结盟,巩固了其左翼。同时,晋采取联吴制楚战略,派申公巫臣至吴通好,并传授其车战战法,怂恿其攻楚。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晋集中兵力,并联合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国攻秦,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北)大败秦军,使秦暂时无力东进。十一年,晋军攻郑时与援郑楚军遭遇,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重创楚军(参见《鄢陵之战》条),从而又占据了中原争霸战争中的优势地位。鄢陵之战后,晋国发生权力之争,内耗严重,国力急剧下降。

经晋悼公整治,有所好转,但与楚相比,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晋针对楚距中原较远之弱点,实施“三驾”(三次起兵)战法,即采用将晋四军编为三个作战单元,轮流与楚周旋的疲敌战术,企图以此拖垮楚军,不战而胜。周灵王九年至十年(前563-前562年),晋三次攻郑。第一、二次俟楚军来援时撤回。第三次楚未来援。郑遂与晋结盟,并在较长时间内未再叛晋。此时,晋、楚均已认识到,双方力量均衡,不可能以武力独霸中原。此后十数年间,晋、楚均很少再向中原用兵。楚联秦制晋及晋联吴制楚战略的实施,使晋、楚均处于两面作战的状态。

作战重心亦逐渐转移至秦、晋和吴、楚之间。晋、楚两国急于摆脱两面受敌之不利处境,至二十六年(前546年),在向戌的倡导下,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之会”。双方订立盟约规定,除秦、齐两大国外,原依附于晋、楚两强任何一方之小国皆应向另一方招聘。即中原各国要接受晋、楚两国共同控制。这样,晋楚争霸战争,遂以两强并霸中原而告终。晋楚战争,受西周“允当则归”“知难而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以及“以礼为固,以仁为胜”(《司马法·仁本》)等军事思想的影响,在战争指导上,对实力雄厚之大国,实施有限目标作战;对中等国家,只欲征服,不求消灭;对弱小无助之国,则力求兼并以增强自身实力。

致使晋楚争霸均不以寻求对方主力进行决战为手段,而是不断向中间各国进攻。即使两强正面相遇,也尽量避免交战。双方发生直接冲突时亦很少全力以赴。中间各国则采取“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左传·文公十七年》)的方针,楚来附楚,晋来附晋;而在与一方结盟时,又不忘暗中通好于另一方。终致晋、楚均未能独自控制中原各国。此战,晋、楚两国力避两面作战并努力置敌于两面受敌的战略指导,对后世军事学术具有很大影响。

【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周襄王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公元前636-前632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文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春秋中期齐桓公死后,齐国因内乱失去继续称霸的实力。中原诸侯亦随之陷入群龙无首之境。

实力强大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相继控制了郑、陈、随、鲁、蔡、曹、卫、许等中小诸侯国,并击败企图称霸的宋国,大有入主中原之势(参见《泓之战》条)。当时,除楚国外,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和北方的晋国是几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但,齐已无争霸之力;而秦偏处西陲,方致力于向西拓展势力,无暇它顾。

因此,只有晋国能担当起阻止楚国称霸中原的重任。晋历经晋武公父子的苦心经营,兼并了今山西中、南部诸国,扩充了实力,又占据了今陕、晋、豫之间的三角地带,从而走出封闭的地域,奠定了参与中原政治、军事活动的基础。十七年,流亡在外19年,备尝险阻艰辛的晋公子重耳归国继位,结束了群公子争位的混乱局面。晋文公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先轸等人,确立了对内修明政治、富国强兵,对外尊崇王室、联络齐秦、抑制荆楚的争霸方针。

为此,晋文公改变世卿制,设立由国君任命卿士的制度,广招贤能之士,削弱公族权力,开农田,兴水利,轻赋敛,奖农商,使晋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十八年春,晋文公亲自领兵勤王,平定周王子带之乱,使晋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并因此从周襄王那里得到具有战略意义的阳樊、温、原、茅四邑(参见《晋平周王子带之乱》《晋灭原之战》条)。

同年秋,晋发兵南下助秦攻打楚之附庸都国,借以对秦表示友好,并诱导其南下抗楚,可谓一举两得。对于东方的齐国,因晋、齐之间有楚之与国卫国相隔,故仅可在政治上相互呼应。晋之迅速崛起,使宋国于十九年秋叛楚从晋,致使晋、楚两国在该地区的力盘对比发生变化。楚庄王于二十年冬亲率楚、郑、黎许等国联军围攻宋都商丘,企图征服宋国,进而定霸中原。宋成公遣使赴晋求援。晋文公听从大臣建议,决定以此为契机,打击楚国的势力,独中原。为此,晋文公将二军扩建为三军,选拔良将,积极备战。

自二十一年初至同年四月,晋文公亲率晋军运用联齐、秦,和曹、的外交策略及避敌锋芒、诱其深入的后发制人战略,在城濮决战中重创楚军,取得争霸中原的决定性胜利(参见《城濮之战》条)。五月,晋文公召集齐、宋、鲁、蔡、郑卫、莒、陈等国之君在郑国践土邑(今河南原阳西南)举行盟会。周襄王亦亲莅践士劳师,册封晋文公为侯伯统御诸侯。至此,晋文公在继位四年后,终于登上中原霸主的宝座。楚国的势力被迫暂时退回淮水以南地区

【晋重耳争位之战】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6年),在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中,秦军护送晋公子重耳归国争位的作战。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出逃至白狄,后流亡齐、曹、宋、郑、楚等国。重耳流亡国外期间,晋惠公因治国无方,使晋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国人怨声载道。十六年秋,晋惠公亡,其子圉立,为怀公。其时,重耳自楚国抵达秦国。晋大夫栾氏等人闻讯,暗中遣使赴秦,劝说重耳归国称君。

十七年春,秦穆公派兵助重耳返晋争位。秦军东渡黄河入晋。晋西南部的令狐、桑泉(均在今山西临猗境)、臼衰(今山西永济东北)三邑相继归降重耳。怀公发兵西进迎击秦军,驻于庐柳(今山西临猗西北)。秦穆公遣使赴庐柳游说晋军,使其倒戈,退至郇邑(今山西临猗西南)。跟随重耳流亡在外的晋大夫狐偃与秦、晋两国大夫在郇邑会盟,支持重耳称君。随后,重耳率秦军经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进入晋都翼(又称绛,今山临猗西南)。跟随重耳流亡在外的晋大夫狐偃与秦、晋两国大夫在郇邑会盟,支持重耳称君。

随后,重耳率秦军经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进入晋都翼(又称绛,今山西翼城西南)继君位,为晋文公。怀公逃奔晋北部的高梁邑(今山西临汾东北),后被文公派人杀死。怀公近臣吕甥、郤芮曾反对文公归国。文公初立,吕、郤二人畏诛作乱,欲杀文公。文公向秦穆公求援。穆公遂将二人诱杀于黄河岸边。夏,秦穆公派3000秦军入晋,助其加强防务。至此,晋文公在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后,开始了在晋国的统治。

【晋平周王子带之乱】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在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中,晋军协助周襄王在周地温(今河南温县西)平定叔带(即王子带)叛乱的作战。四年(前649年),襄王弟叔带为篡夺王位,联络戎人,攻入周都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秦、晋发兵勤王,击退戎军(参见《戎攻周室之战》条)。次年叔带畏罪逃齐。十五年,叔带被襄王赦免,返回王城。十七年夏,出身狄人的襄王后隗氏与叔带私通,被襄王废黜。隗氏系狄人之女。狄人因此怨恨襄王。周大夫颓叔、桃子乘机奉叔带联合狄军攻打襄王。

襄王逃坎欲(周邑,今河南巩义东)。秋,狄军大败周军,俘周大夫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襄王避难于郑国汜邑(今河南襄城),并遣使告难于晋、秦等国。十八年春,秦穆公领兵东进勤王。晋大夫狐偃建议晋文公独自勤王,以谋取政治优势,建立霸业基础。三月,晋文公辞退秦军,亲率晋军南下,自周邑阳樊(又作樊邑,今河南济源西南)分兵两路。一路赴汜迎襄王;一路趋温(今河南温县西)攻叔带,将其俘获。四月初,襄王复位,杀叔带,将阳樊、温、横茅(今河南辉县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四邑赐予晋文公。晋南部疆域遂扩展至今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一带,为其日后图霸中原提供了有利条件。

【晋灭原之战】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在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中,晋军攻灭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的作战。原是周王室下辖的原氏采邑。晋文公二年(即周襄王十八年),襄王因晋文公平定王子带叛乱有功,将原赐予晋国(参见《晋平周王子带之乱》条)。原拒不从晋。同年冬,文公命晋军备三日口粮,亲自率领攻原。晋军围原,三日未下。文公拟撤兵,向诸侯显示其恪守信义。不久,文公又得间谍报告,知原正拟降晋,遂令晋军后撤三十里,以待原降。不久,原果然降晋。文公迁原伯于晋之冀邑(今山西稷山北),任命赵衰为原大夫。

【城濮之战】 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一说在今河南陈留附近)击败楚军的作战(附图3)。楚自十五年(前638年)在泓击败宋军后,积极谋划北进。十九年冬,楚成王发兵围攻宋邑缗(参见《齐攻宋缗之战》条),继而配合鲁军攻占齐谷邑(参见《齐攻鲁之战》条)。次年,楚成王又亲率以令尹子玉为主将的楚军及郑、蔡、陈、许等国军队围攻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大有入主中原之势。

宋成公遣大夫公孙固赴晋求援。晋文公听从其属下建议,决定以此为契机,发兵击楚,求霸中原。鉴于楚联军实力强大,为避免与其正面交锋:晋文公采纳大夫狐偃之计,决定进攻楚之与国曹(今山东定陶西北)、卫(今河南北部一带),迫使楚军北上援救,以解商丘之围。二十一年春,晋文公率军东进,向卫借道攻曹,遭拒,遂转而南下,自卫西部棘津(今河南淇县南)南渡黄河,侵入曹国,继而挥师北上反攻卫国,取五鹿邑(今河南清丰西北)。

三月,曹都陶丘被晋军攻占。晋军连克曹、卫,原欲引诱楚联军北上以解商丘之围,然楚成王不为所动,反而加紧进攻商丘城。宋成公再度遣使赴晋军告急,使晋文公陷入进退两难之境。若置宋于不顾,则晋必会在诸侯面前威信扫地;若南下救宋,又恐难敌强大的楚联军。鉴于此,晋文公采纳中军主帅先轸的建议,指使宋国以财物贿赂齐、秦两强,请两国出面劝楚撒兵。同时,晋分曹、卫之地子宋,以坚定其抗楚的决心,并以此激怒楚国。果然,楚拒绝齐、秦之调停,致使两国怒而发兵,形成晋、齐、秦三强联兵抗楚的局面,楚成王见中原局势发生逆转,深恐秦军乘机南下,攻其后方,遂率部分军队自商丘回撤至楚北部的申(今河南南阳北)。

同时,成王令楚大夫申叔撤离齐谷邑;令子玉释商丘之围回撤,以避免与三强之师决战,但刚愎自用的子玉不甘心就此放弃指日可得的商丘城,遂向晋提出晋使曹,卫复国,楚解商丘之围的建议。已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晋文公为诱使楚军北上决战,采纳先轸之计,私下应许曹、卫复国,使两国叛楚从晋,并扣留楚使宛春,以激怒子玉。子玉中计,不顾楚成王的告诫,忿然率围商丘之师北上,寻求与晋军决战。为争取政治及军事上的主动,晋文公令晋军向卫地后撤90里,既履行其流亡在楚的“避君三舍”的许诺,又避开楚军锋芒,向齐、秦两军靠拢。

子玉求战心切,率军穷追不舍,致楚军陷入孤军深入的不利境地。四月初一,晋联军与楚联军相峙于城濮。次日晨,两军相对列阵。晋军部署为:上军在右,狐毛为主将,狐偃为副将;下军在左,栾枝为主将,胥臣为副将;中军以先轸为主帅,郤溱为副将。楚联军以左、中、右的阵势排列:左军由子西指挥;右军由子上指挥;由楚军精锐组成的中军则由子玉亲自统率。战斗开始,晋下军副将胥臣命部下将战马蒙上虎皮,率先向由陈、蔡军组成的敌右军发起攻击。

战斗力薄弱的陈、蔡军一触即溃。尔后,晋上军主将狐毛在其战车上竖起两旗稍退,佯作主将后撤。下军主将栾枝亦命士兵以战车拖曳树枝奔驰,扬起尘土,制造晋军后队逃跑的假象。求胜心切的子玉下令全军出击。楚左军在攻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先轸、郤溱即以中军公卒对楚左军实施侧击;狐毛,狐偃亦率上军进行反击。在晋军夹击下,楚左军大败。子玉见左、右两军均已溃散,急令中军停止进击,率残部退回楚国。不久,子玉引昝自杀。

此战,晋在战略上运用外交谋略,制造秦、齐与楚的矛盾,破坏曹、卫与楚的关系,既改变了战略形势,

又夺取了战争主动权;在战役上,采用避强击弱,佯退诱敌以及两面夹击等战术,取得了决战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战争理论。

【泜水之战】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7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楚两军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攻中间小国,相遇于泜水(又作滍水,即今沙河。源出今河南鲁山西,东流经叶县北入汝河),不战而退的一次军事行动。二十六年冬,晋因许叛晋亲楚,遂联合陈、郑出兵伐许。楚成王遣令尹子上率军北上攻陈、蔡以救许。陈、蔡被迫与楚媾和。随后,楚军乘胜北上攻郑。为救援郑国,晋大夫阳处父领兵南下进攻降楚的蔡国,迫使子上弃郑救蔡。晋、楚两军隔泜水对峙。因惧怕40敌方乘已半渡发动突袭,双方均无意率先渡河进击。于上为诱使晋军渡河决战,令楚军后撤30里。阳处父遂宣称楚军溃逃,领兵撤走。子上求战不得,亦率军回国。

【北林之战】周匡王五年(公元前608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楚司马药贾率军在郑地北林(今河南新郑附近)击败晋军的作战。元年及三年,晋灵公先后受贿于齐、宋,对两国侵扰它国及弑君行为不予惩罚(参见《晋卫郑陈攻宋之战》、《齐攻鲁西之战》条),致使郑、鲁等中小国家对晋失去信任。五年夏,郑叛晋附楚。与此同时,陈因陈共公死时楚未行问吊之礼而叛楚从晋,秋,楚庄王领兵攻陈,击败陈军后北上攻宋。为救援宋、陈两国,晋卿士赵盾与宋、陈、卫、曹四国之君率军在郑之棐林(今河南新郑北)会师,商定攻郑以救陈、宋。楚司马药贾率军援郑,败晋军于北林。晋大夫解扬被俘,晋军撤走。冬,晋军复南下攻郑,无功而返。

【颖北之战】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大夫士会率军在郑地颖北(颖水之北今河南禹州北一带)击败楚军的作战。春秋中晚期,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及南部的陈国成为晋、楚两强争夺的焦点。鉴于晋、楚两国势均力敌,难分高下,郑、陈对两国依违两难。七年冬,楚因郑与晋和,发兵攻郑。郑襄公在晋军支援下,于柳梦击败楚军(参见《郑楚柳梦之战》条)。八年夏,郑惧楚报复,又主动与楚和。晋景公遂率军会同宋、卫、曹三国军队攻郑,郑复叛楚从晋冬,楚庄王再次发兵攻郑。晋景公遣大夫士会率军救郑。晋、楚两军战于颖北,楚军败走。晋为加强对郑的控制,命诸侯派兵成郑。

【邲之战】 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楚庄王率军在郑地邲(今河南荥阳北)击败晋军的作战。十七春,楚庄王为彻底征服依违无常的郑国,亲率大军围攻郑都新郑。晋景公遣主政卿士荀林父率晋上、中、下三军南下救郑。六月,晋军进抵黄河北岸时,郑已降楚(参见《楚攻郑新郑之战》条)。荀林父与上军主将士会均认为郑既降楚,晋军已无必要继续南下宜暂且回师,待楚军撤走后再行攻郑;如此,既可避免与强大的楚军决战,又可恢复对郑的控制。

中军佐将先谷对此竭力反对,并擅自率所部渡河南进。荀林父听从司马韩厥的建议,为防备先谷有失,亦被迫下令全军渡河,进至敖、部两山之间(今河南荥阳北),驻于郑北部邓邑(今河南郑州南)。拟率军回国的楚庄王及令尹孙叔敖闻悉晋军已渡过黄河,为避免与之决战,欲按原计划回国。

庄王宠臣伍参则认为晋军主帅荀林父上任不久,缺乏威信,难服众将;而晋军将领意见不一,各行其事,若楚军迎敌,定能获胜。庄王采纳伍参的建议,率军北上,与晋军对峙于管(今河南郑州)。郑为摆脱长期渭国受晋、楚交攻的困境,企图策动两国决战,以便依战争向胜负决定其最终归属,遂遣使赴晋军中,请其发兵攻击楚军。

楚庄王为麻痹晋军、松懈其斗志,两度遣使向晋军求和,示弱于敌。本无意与楚军决战的荀林父见楚军求和,立即应允。正当双方行将盟会之时,楚军忽遣小股兵力袭扰晋军,制造事端,诱其出战。晋将魏錡、赵旃违抗荀林父的不得擅自与楚军交战的命令,乘赴楚军大营议和之机,先后率部向楚军营地发起攻击。

林父闻讯,急遣部分战车前往接应。楚庄王亲率部分楚军击败来犯之敌,并乘胜追击败逃的赵旃。其时,晋军援兵将至,楚令尹孙叔敖深恐庄王有失,急令全军列阵迎敌。布阵毕,为先发制人,孙叔敖令楚军全面出击,掩袭仓猝赶至的晋援军。晋援军大败。楚军乘胜对晋军驻地发起猛攻。早有防范的晋上军主将士会沉着镇定,指挥上军且战且退,损失不大。

而毫无防备的晋中、下军面对楚军的进攻不知所措,伤亡惨重,溃败北逃。晋军退至黄河南岸的邲地。慌不择路的荀林父为保全残部竟鼓励全军渡河北逃。缺乏统一指挥的晋中、下军士卒遂自相砍杀,抢船争渡。晋军最终惨败而归。此役,是继城濮之战后晋、楚两强之间又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晋军主帅优柔寡断,治军不严;部属不听号令,各行其事,是导致战败的根本原因。楚军以战前求和松懈晋军防卫,继而以先发制人的战术手段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是制胜的主要因素。

【鄢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军在郑地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击败楚郑联军的作战。楚共王十六年(即周简王十一年)春,楚共王令公子成以汝阴之田诱使郑国叛晋与楚结盟,又唆使郑成公发兵攻打晋之与国宋国,大败宋军于沟陵(参见《郑宋沟陵之战》条)。宋举国震惊,乞援于晋。晋厉公为重振晋国霸业,与晋卿栾书、郤錡、韩厥、郤至等率中、上、下、新四军南渡黄河攻郑以救宋。

为保证晋军渡河,厉公又令与晋结盟的卫国派兵先趋鸣雁(今河南杞县北),威胁郑军侧背,使其不敢北进。同时,厉公遣大夫栾厂赴鲁国;命新军主将郤赴卫国、齐国,兴三国之师助晋攻郑。楚共王得知晋攻郑,亦应郑之请求,与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辛率楚中、左、右三军及蛮军北上救郑。晋、楚两军遇于郑地鄢陵。楚军企图在齐、鲁、卫等国军队到达之前,以优势兵力击败晋军,遂于古人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清晨出兵,在晨雾掩护下,与郑成公所率郑军先机迫近晋军营垒布阵。

晋厉公鉴于楚军将帅不和,郑军阵势不整,且纪律松弛,战斗意志薄弱等情况,采纳郤至之谋,决心不待援军,以速决取胜。因限于营前有泥沼,不能出营布阵,晋历公遂采纳大夫范勾建议,令士卒填平营内灶坑及水井,在营中就地列阵,准备迎敌。其时,楚共王登巢车望晋军动态,但未能判明晋军意图。晋厉公亦在楚叛臣苗责皇陪同下,观察楚军阵势。苗皇针对楚军精兵集中于中军,向晋厉公建议分晋中军之精兵,加强两翼,先攻楚之实力较弱的左、右军,然后集中兵力击其实力雄厚的中军。晋厉公当即决定以上军及中军一部攻楚左军,以下军、新军及中军一部攻楚右军及郑军,以栾书、士燮二卿之家兵引诱楚军。

随后,晋军从营前泥沼两侧出击,与楚、郑两军展开大战。楚共王见晋中军兵力薄弱,且晋厉公乘车陷入泥沼,即率亲兵戎车攻击厉公。栾书欲救晋厉公,被其子来,制止,使晋军指挥不乱。激战中,楚共王被晋大夫吕錡射伤左目而退。楚军因而军心动摇,士气大减。楚右军与郑军在晋重兵攻击下,迅即溃退。楚中军及左军亦因此退却。晋军乘胜全线追击,俘楚公子茂,至日暮时方停止进攻。当夜,子反命楚军士卒抓紧时间进攻休整,准备次日再战。楚共王因战事不利,加之子反夜中醉酒,无法指挥次日作战,自料难于取胜,又恐援晋诸侯军次日到达再受损失,遂率军连夜撤走。后,子反引咎自杀。此役,晋军根据楚军情况及地形特点,当机立断,及时改变兵力部署,以两翼攻击作战击败楚军,反映了春秋中期野战进攻战术的发展。

【湛阪之战】 周灵王十五年(公元前557年),晋卿士荀偃率军在楚地湛阪(今河南平顶山北)击败楚军的作战。十五年春,楚之附庸许国(今河南叶县西南)国君许灵公鉴于楚在与晋争夺对中原控制权的较量中已处下风,遂遣使赴晋,请求迁都至晋控制地域内,得到晋平公应许。但许灵公背楚附晋之举,遭到许国大夫的坚决反对,北迁未成。夏,晋军主帅荀偃率军会同郑、鲁、齐等诸侯军队南下攻许,进至许地函氏(今河南叶县北)后,荀偃辞退诸侯军队,独率晋军南下攻楚,以报复十一年冬楚攻宋之役(参见《楚秦攻宋杨梁之战》条)。楚康王遣大夫公子格领兵北上迎敌。两军战于湛阪,楚军大败。晋军乘胜南进至楚北部重镇方城(今河南叶县南)以北一带后,回师经许归国。

【卫灭邢之战】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卫军攻灭邢国(今山东聊城西南)的作战。自齐桓公死后,邢与狄联合与卫为敌(参见《狄助邢攻卫之战》条),邢、卫矛盾日趋激化。十七年,卫文侯决定兼并邢国,派大夫礼至及其弟赴邢求仕任官,以为内应。次年春,卫发兵攻邢。礼氏兄弟在随从邢主政大臣国子巡城时,将其杀死,卫军得以迅速攻破邢国。邢遂亡。

【秦攻都之战】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秦军进攻楚附庸都国(又称下都,今河南淅川西南)的作战。十八年秋,秦军在晋军协助下南下攻都。楚申、息两县守官斗克、屈御寇率当地楚军赴都城守。秦军迂回经过商密西北门户析邑(今河南西峡)南下,渡丹江(今河南丹水),迫近都。为震慑都守军,秦军捆绑部分士卒,假冒都军战俘,制造秦已占析的假象。秦军包围都后,乘黑夜在城外掘地杀牲,伪制盟书,再造驻守都楚将已与秦军结盟的假象。都人误认为析已失守,且楚军亦已反叛,遂向秦军投降。楚将斗克、屈御寇被俘。楚令尹子玉闻讯,领兵追击回撤的秦军,未及而止。这是一个未

经战斗,而以智谋取胜的典型战例。【齐攻鲁之战】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4年),齐军两度进攻鲁国(今山东南部)的作战。齐桓公死后,齐国力转衰,但其子孝公仍以诸侯盟主自居。十八年及十九年春,鲁国与卫国、莒国两度举行盟会,均未向齐孝公通报。十九年春,齐孝公发兵侵入鲁西部边境。鲁公率军迎击,至酄(今山东平阴西南)时,齐军已退。夏,齐孝公亲自率军侵入鲁北部边地。卫成公为履行与名订立的互助盟约,发兵攻齐。鲁僖公遣大夫展喜北上犒劳入鲁齐军,并晋见尚未进入鲁境的齐孝公,劝说其撤军;同时又遣使赴楚,以齐、宋不肯事楚为由,请其借兵予鲁攻齐。当年冬,楚令尹子玉率师攻宋。鲁僖公则率楚、鲁联军攻齐,占齐谷邑(今山东东阿南),将曾与齐孝公争夺君位的齐桓公之子雍安置在该地。

【楚灭夔之战】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4年),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军攻灭夔国(今湖北秭归东)的作战。夔是楚的同姓西邻小国。楚成王为扩大疆域及减少东进时的后顾之忧,于十年秋,以夔君不祭祀祖先为借口,遣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军西进,攻灭夔国,俘夔君而归。

【楚攻宋缗之战】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4年)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军围攻宋国缗邑(今山东金乡东北)的作战。十七年,在泓之战中战败的宋国与楚国媾和。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势日盛。宋遂叛楚从晋。十九年冬,楚成王派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军攻宋,进围宋东北部边邑缗,加剧了晋楚之间的矛盾冲突。

【鲁攻杞之战】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3年),鲁军进攻杞国(今山东安丘东北)的作战。二十年春,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用其传统夷礼拜见鲁信公。鲁公认为杞桓公不用周礼是对鲁不恭。秋,鲁发兵攻杞,以示惩罚。

【诸侯攻许之战】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以晋为首的诸侯联军进攻许国(又作国,今河南许昌东)的作战。晋文公五年(即周襄王二十一年),楚国在城濮之战中败北,晋国成为中原霸主(参见《城濮之战》条)。原先追随楚的郑、卫、陈、蔡、曹等国纷纷转而附晋,唯独许拒不从晋。十一月,晋率诸侯军队南下攻许,围其都城。因城濮之战后,晋军疲惫,诸侯新附,亦不肯力战,故联军无功而还。

【狄攻齐西之战】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30年)夏,赤狄军趁中原局势动荡,发兵进入齐国西部地区(今山东西部),大肆劫掠后撤走。

【秦晋攻郑之战】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秦穆公率军进攻郑国(今河南中部)的作战。二十一年,晋于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成为中原诸侯盟主(参见《城濮之战》条)。原追随楚的郑国遂转而附晋。但时隔不久,郑又暗中与楚修好。晋文公为巩固其霸权,于二十三年春对郑发动试探性进攻,以观察其防御状况。

九月,晋文公、秦穆公分率两国军队入郑。晋军驻函陵(今河南新郑北),秦军驻汜南(今河南中牟南)。郑文公采用离间策略,遣大夫烛之武夜缒出城,赴秦军中进见秦穆公,向其指出:秦、郑两国相距甚远,郑若亡国仅利于晋而无益于秦,而晋国实力增强必将对秦构成威胁。秦穆公认为烛之武言之有理,遂与其结盟后领兵回国。秦将杞子、逢孙、杨孙奉命率一部秦军驻新郑,助郑加强防务。晋将狐偃怒秦军背叛,建议晋文公攻击秦军。晋文公为维护秦晋联盟,未予采纳,亦撤兵回国。

【介攻萧之战】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30年),介军进攻萧国(今安徽萧县西北)的作战。萧国在春秋初期本是宋国之地,后宋封叔大心于此,作为宋之附庸国。二十三年秋,萧北方小国介发兵侵入萧境,不久退走。

【狄攻卫都之战】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9年),赤狄军进攻卫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作战。春秋中期,逐渐壮大的赤狄部族乘晋国与楚国相争之机,屡屡发兵袭扰中原诸国。卫国因此被迫先后将国都自沫(今河南淇县)迁至曹(今河南滑县东),又迁至楚丘。卫成公六年(即周襄王二十四年),赤狄因卫灭其盟友邢(参见《卫灭邢之战》条),再度发兵围攻卫都楚丘。卫无力反击,被迫放弃楚丘,东迁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卫攻狄之战】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8年),卫国军队进攻赤狄的作战。赤狄于二十四年冬迫使卫国东迁其都至帝丘(参见《狄攻卫之战》条)。二十五年夏,赤狄发生内乱。卫国乘机发兵攻狄,迫狄请和。双方结盟后罢兵。

【晋秦争霸战争】 春秋中期,晋为独霸中原,阻止秦东进图霸的战争。

秦是西周初年赢姓氏族,迁至西垂(今甘肃天水南),以游牧经济为主的一个分支,后成为周室附庸。周平王元年(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并将已被戎狄占据的岐及其以西的周室土地赐秦。秦正式建国。文公时(前765年一前716年),秦击败据岐之戎,收抚未随平王东迁之“周余民”,大力发展农业及畜牧业,国势逐渐壮大。至穆公时,秦已建立一支由战车、步兵、骑兵三兵种组成的军队,兵力达10万,并先后征服荡社、邽戎、冀戎、小虢及彭戏氏等,控制了西垂至华山间整个水流域,成为西方大国。秦穆公雄心勃勃,不甘局处关中一隅,急欲争霸中原。桃林、崤函是晋、秦两国向外发展必经的战略要地。

秦穆公继位第一年(前659年)即率军进攻茅津之戎(今山西平陆一带),企图控制该地。因该地北有虞国、南有虢国,暂无力长期占据,遂于取胜后撤回。晋献公在秦攻茅津后不久,即“假途灭虢”参见《晋假途灭虢之战》条),一举兼并虢、虞两国,控制了茅津渡口及桃林、崤函,抢先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公子夷吾逃秦。他深知穆公有控制桃林等地之企图,愿献虢略(今河南灵宝)至华山间“河外五城”以换取秦对其争位的支持。

在秦协助其返晋为惠公后,他背约不肯将该地拱手送秦。穆公曾谋划杀夷吾另扶重耳为君,因事泄未果。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发兵攻晋,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击败晋军,俘惠公(参见《秦晋韩原之战》条),迫其以太子为质,并割河西八城予秦,乃释其返国,致秦疆域扩展至黄河西岸。晋惠公死时,晋太子圉由秦私逃返国继位为怀公。秦穆公接晋公子重耳来秦,准备助其与怀公争位以控制晋国:重耳投其所好,表示拥护穆公东进中原称霸,如能助其返国为君,当使晋以秦封国之位追随秦后。

穆公遂以“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韩非子·十过》)护送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文公流亡19年,见多识广,才智出众,争霸雄心较穆公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肯真正奉秦为霸主,但又尽力维持晋秦联盟,采取措施使秦不仅不成为晋争霸中原之阻力,且使其成为助力。当周王出现权力危机向秦、晋求援时,晋文公坚决拒绝秦军参与勤王,高举尊王旗帜独自出兵平定了王子带之乱。为此获得了南进中原的另一战略要地一-南阳(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参见《周平王子带之乱》条),并在中原诸侯中提高了威望。

为巩固秦晋联盟,晋出兵支持秦攻取楚附庸都(参见《秦攻都之战》条),使穆公认为晋拥护秦国争霸,而真实意图则在诱导秦南进攻楚,以利于晋在中原与楚争霸。城濮之战后,穆公感到晋秦联合结果只利于晋,遂在二十二年(前630年)与晋联合攻郑时背晋而与郑盟(参见《秦晋攻郑之战》)。文公从战略全局着眼,立即由郑撤军并继续与秦结好,以避免在晋楚争霸战争中陷入两面受敌之不利境地。郑是中原各国中位置适中且农业、商业经济均较发达的国家,为大国争夺之焦点。不论晋、楚或秦,欲称霸中原必先控制郑国。穆公在背晋盟郑时,已预有安排,以协助郑国加强防务为名,留部分兵力于郑都新郑。

二十四年,晋文公、郑文公先后去世。秦乘两国新丧之机,于次年派遣大军潜越晋桃林、崤函,远程奔袭郑都。因途遇郑商人弦高犒师,以为郑已有防备,遂灭晋边邑小国滑(今河南偃师南)撤军。晋先等认为秦系晋争霸中原之潜在敌人,双方战争在所难免。为挫败秦东进中原之战略企图,消除隐患,晋军联合姜戎于崤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秦军(参见《崤之战》条),晋秦联盟破裂。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都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好,共同抗晋。

秦晋双方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二十七年,秦派军开始攻晋。晋襄公亲率主力迎战,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北)附近击败秦军后,即率宋、陈、郑联军反击,攻占彭衙及汪(今陕西澄城)。二十八年,秦穆公集中兵力亲自统帅攻晋,渡过黄河,攻占王官(今山西闻喜南)及部(今山西临猗西南)。晋军为避免决战,坚守城池,拒不出战。秦军遂转由茅津渡河,进至崤山,积土立封(标志),“发丧哭之二日”(《史记·秦本纪》。此役,秦军虽获胜,并深入晋腹地,但并未与晋主力决战。

秦孤军深入,难以长期立足,只得经桃林返国(参见《王官之战》。秦穆公有鉴于此,为进一步扩大疆域、充实军力,暂将主要战略方向转至西方,尽灭绵诸(今甘肃天水)及源(今甘肃陇西东)等西戎各国,“辟地千里”(《新序·善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李斯列传》。此后,秦再将进攻矛头转回东方,继续对晋作战。但规模均不大,互有胜负。周顷王四年(前615年),秦康公集中兵力攻晋,曾连续攻占羁马(今山西永济南)及瑕(今河南灵宝西),企图夺取桃林、崤山,控制东进中原的战略走廊,但均被晋军击退,未达目的(参见《河曲之战》条)。

晋在战后立即增加驻瑕兵力,并在桃林建筑城塞,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与防守能力。由于晋更加牢固地控制了桃林与崤山等战略要地,又有号召诸侯的威望及实力,能联合多国军队与秦作战,所以秦军始终被阻于关中,未能将势力伸入中原。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秦乘晋与赤狄、潞氏作战之机,曾发兵攻至河东之箕、郜(均在今山西蒲县附近),但在晋军反击下,败于辅氏(今陕西大荔东)。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秦再次努力,准备联合狄、楚共同攻晋。

晋得知后,先发制人厉公亲率主力及齐、鲁、宋、卫、郑、曹、邾、滕联军攻秦,深入关中,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北)击败秦军后撤回(参见《麻隧之战》条)。周灵王十年(公元前562年),秦乘晋主力在郑,后方空虚之机,以援郑为名,发兵进至河曲,在栎(今山西永济西南黄河东岸)击败晋军(参见《栎之战》条)。晋为报栎之役,于灵王十三年率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国联军攻秦进至械林(今陕西咸阳北),后因内部矛盾撤军。此后,双方未再交战。晋在城濮之战后,有可能继续给予楚打击,使其无力北进。

因秦晋联盟破裂,晋长期致力于对秦作战,致使楚得以乘机扩展疆域,增强实力,发展到“问鼎中原”,晋均无法集中力量与之决战,因而始终术能实现其独霸中原的企图。晋、秦对地理形势在战争中的作用有所认识,均力图控制桃林、崤山。由此可看出,先占战略要地者可在战略形势上居于优势,为后来《孙子兵法》“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的战略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崤之战】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7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陕县东)隘道全歼秦军的伏击歼灭战。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

二十五年,郑文公及晋文公相继亡故。协助郑国守城(参见《秦晋攻郑之战》)的秦大夫杞子差人密报秦穆公,请其乘机发兵袭郑,争霸中原。秦主政大夫蹇叔认为秦军孤师远征,不易成功,且须穿越晋境,易遭晋军伏击,反对出兵。秦穆公东进心切,不听蹇叔之言,遣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自雍都出兵,经晋南部的崤山隘道,于次年二月抵滑国(今河南偃师西南)境内。值郑国商人弦高贩牛途经滑国,其判定秦军将袭郑,遂假托奉郑君之命,犒劳秦军。孟明视等认为郑已有防备,遂放弃攻郑,灭滑后撤兵。对秦攻郑之举,晋新君襄公及其谋臣认为是对晋国霸主地位的挑战。为维护晋之霸业,晋襄公决定待秦军疲惫回师之时在崤山设伏歼之,并遣使联络附近的姜戎配合晋军作战。四月初,晋襄公亲率大军埋伏于崤山隘道两侧的高地。

秦军因东进途中未遇任何抵抗,故于归途中疏于防备。四月十三日,晋军俟秦军全部进入设伏地区后,突然发起猛攻,全歼秦军,俘孟明视等三将此役,晋军针对秦军劳师远出,疏于防御的弱点,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势设伏突袭,大获全胜,是春秋时期典型的伏击歼灭战。其对于阻止秦国势力东进起了一定作用;但秦晋联盟亦就此断绝,此后两国间争战不断,从战略角度看,晋的做法是失策的。

【彭衙之战】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5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军在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击败秦军的作战。二十六年,秦国势力东进受挫,孟明视等所率秦军被晋军全歼于崤山(参见《崤之战》条)。二十八年春,秦穆公再命孟明视领兵攻晋,以雪崤山战败之耻。晋襄公率军迎战。两军遇于秦西部的彭衙。双方列阵后,晋将狼率部下首先冲入敌阵。晋军主力随之发起攻击。秦军大败。同年冬,为进一步遏制秦国势力东进,以巩固晋之霸主地位,晋襄公命大夫先且居率军联合宋、陈、郑军再度攻秦,相继攻克秦邑汪(今陕西澄城西)及彭衙后撤兵。

【王官之战】 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4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秦军攻占晋国王官邑(今山西闻喜南)的作战。二十一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二十六年,晋为遏制秦军东进中原,两败秦将孟明视所率秦军(参见《崤之战》《彭衙之战)条)。秦穆公力排众议,依然对孟明视子以信任和重用二十九年四月,穆公命孟明视率军再度攻晋。

秦军东渡黄河后,孟明视为激发将士斗志,下令将乘船焚毁,以示与晋军决一死战。斗志旺盛的秦军攻占晋邑王官,继而挥师北上进抵晋都翼郊。守翼晋军鉴于秦军来势凶猛,遂坚守城池,拒不出战。秦军求战不成,遂转而南下自茅津(又名陕津,大阳津,今山西平陆西南黄河渡口)南渡黄河,进抵崤山,掩埋掉三年前战死于该地的秦军士兵的遗骨,并树立标志,以志纪念。尔后,秦军班师回国。晋秦争霸战争中秦军第一次获胜,使晋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发生动摇。

【晋攻秦新城之战】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襄公率军进攻秦国、新城(今陕西澄城附近)的作战。自晋襄公元年(即周襄王二十六年)始,晋,秦两国之间战事不断。三十年秋,晋襄公领兵西进攻秦,以报复去年秦取晋邑王官之役(参见《王官之战》条)。晋军围秦东部边邑郡和新城,久攻不克,无功而还。

【令狐之战】周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620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卿士赵盾率军在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南)击败秦军的作战。三十二年,晋襄公亡。晋国卿士、大夫多主张废黜年幼的太子夷皋而另择新君。当时,襄公庶弟公子雍在秦为质。晋卿赵盾遂命大夫先蔑、士会赴秦迎立公子雍。后因襄公夫人穆嬴的一再请求,赵盾等改变初衷,于三十三年春拥立夷皋为君,即晋灵公。秦康公不知晋已另立新君,派兵护送公子雍返晋。赵盾闻讯,率军拦截,进至堇阴(今山西临猗东),稍事整顿后,在夜幕掩护下,悄然南进,对已进抵令狐的秦军,发起突袭。秦军无备,大败而归。晋军乘胜追击至刳首(令狐附近)方止。

【秦攻晋武城之战】周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619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秦军攻占晋邑武城(今陕西华县东北)的作战。三十二年,晋卿士赵盾率军在令狐击败护送晋公子雍归国继位的秦军(参见《令狐之战》)。三十四年夏,秦康公发兵攻晋,以报复令狐之役。秦军攻克晋西南部边邑武城后撤走。

(引:一直在做以时间线为主的历史人物,因为缺少实质性的攻伐,所以需要重新整理春秋战国大小战争3000多场供读者阅读,结合历史人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