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幸福法则:妈妈决定孩子的快乐,爸爸决定妈妈的幸福!

五维成长 2024-09-23 17:41:31

五维成长陪你走过第2875天

定律不知道大家都听过几个?

今天主题开始之前,和大家先聊聊它,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高效的定律——“踢猫效应”

其核心思想就是:

当强大的一方对我们造成伤害后,我们会不自主地将气撒到比我们弱小的一方身上。

本来是一点坏情绪,但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用一个例子讲解:

某天,一个老板因为工作不顺,心情糟糕。

于是在办公室大发雷霆,训了下属一顿。

下属回到家,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蹦跳,火气又上来了,对着孩子就是一通“输出”。

孩子被训得一头雾水,正在这时,家里的猫咪悠悠走过…

于是,猫咪悲催地成了“情绪发泄器”,被踹了两脚。

更不幸的是,猫咪吓得跑出了家门。

孩子追出去,结果正好遇到一辆车经过……

你猜,司机为了避开猫,撞上了谁?

没错,就是孩子。

这个故事听上去荒诞,但情绪的连锁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常见。

1

家庭情绪的多米诺骨牌

在家庭关系中,父亲长期的情感缺位容易让母亲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

当压力堆积如山时,“情绪垃圾”往往不知不觉就倾倒在孩子身上,

而孩子因为年纪小、承受力弱,

便成了这种家庭内耗的最终受害者。

正如一句老话所言:“父亲是屋梁,母亲是墙,子女是花,根基稳固,家才繁花似锦”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不失控,孩子不失能,才是一个幸福家庭的基石。

2“高配”爸爸 家庭稳定的顶梁柱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

“人类的性格和行为在幼年时期受到极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孩子的性格在其最关键的成长岁月中,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

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相处模式,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就是我们部分中国家庭的缩影:

父母总是为了大事小事争吵不断。

或许父亲忙着赚钱,长期不在家,

或许父亲忙着应酬,不参与孩子生活,

而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忙碌的生活变得更加频繁,

母亲的怨气也在慢慢累积。

父亲对家庭的缺席让母亲心力交瘁,

最终也把坏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安全感一再受挫,变得敏感又不安。

就像美国心理治疗师米尔顿·埃里克森曾说过的:

“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决定了孩子是否能走上正轨。”

所以,爸爸们,请别缺席!

你们的陪伴不只是一种物质保障,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高配的爸爸,才是一个家庭的情绪定海神针。

3孩子精神世界的源头—妈妈的情绪

情绪,是家庭里的“传染病”,尤其是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

正如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指出的那样:

“孩子的心灵深处,藏着妈妈的影子。

想象一下一个典型的家庭场景:

母亲在厨房忙活,父亲在客厅里刷着手机,孩子在房间里做作业。

母亲忙完了,走进客厅,看到孩子作业进度缓慢,又看到丈夫在一旁悠闲地刷手机,怒火一下子就燃烧了起来。

于是,家里的“怒吼大赛”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孩子挨训,丈夫被吼,家里瞬间变成了负能量的集散地。

这种情绪的爆发,其实源自于家庭中不平衡的情感付出。

妈妈的焦虑源于父亲的忽视,而孩子往往成了“情绪传递链”中最脆弱的一环。

正如美国教育家赫尔·博尔丁所言:

“养育孩子不只是养育孩子,也是养育自己。”

妈妈的情绪平稳了,孩子的世界才会阳光明媚。

4

停止内耗,携手共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最初学校,父母是最初的老师。

想要培养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首先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互相理解包容,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1、共同担责,亲密陪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双方都是第一责任人。

别总是把责任推到对方头上,该陪伴的时候要积极参与,该引导的时候不要缺席。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才能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

2、少一些焦虑,多一些理解

过度的焦虑和牺牲只会引发更多的家庭内耗,拥有更多的负面情绪。

减少对孩子和伴侣的责备,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沟通,才是促进家庭和谐的最佳策略。

3、言传身教,共同成长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在要求孩子的时候,别忘了也要求自己。

平时要求孩子不玩手机的时候,自己做到了吗?

平时让孩子早点休息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还在刷手机?

只有要求自己也能做到,把生活和自己经营得好,孩子才能看到未来更美好的风景。

每个家庭都是一座正在建造的桥梁,通向未来的彼岸。

家和万事兴,停止内耗,做彼此的支持者。

陈老师讲过:

“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最重要,只有爸爸妈妈关系好,才有爱的养分去滋润孩子”。幸福的夫妻关系才能托举出孩子更加光明的未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