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虽是雍正朝的宠臣,但绝非什么好官,所作所为,堪比酷吏

梨评历史 2024-07-01 01:31:52

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十五日,时任河南山东总督的田文镜身患重病,自知时日无多,上疏雍正帝请求致仕,此前田文镜就多次上疏以病乞休,都被雍正退了回去,而这一次,雍正似乎看到田文镜真的并入膏肓了,就准许他回乡。

但田文镜真的病的太重了,还没等收拾好,就病逝了,雍正得知后,哀伤不已,下令赐葬于自己的泰陵附近,当个守陵大臣,并追谥“端肃”。

田文镜画像

不仅如此,雍正下令在河南为其立专祠,并入祀河南贤良祠,给了这位宠臣死后极大的荣耀。

然而没过几年,这位雍正时期的宠臣在泰陵的陵墓却被拆平了,而拆这个陵墓的人就是乾隆,甚至还放出:“此人若在,朕必杀之”的狠话,彻底让田文镜身败名裂。

不过有一说一,乾隆拆平田文镜的墓虽然不怎么地道,但如果看田文镜任上的所作所为,你也会为乾隆此举拍手叫好,为啥?别看田文镜在雍正一朝春风得意,但并非什么好官,其所作所为,和酷吏没什么两样。

康熙朝默默无闻,雍正朝一飞冲天

田文镜是监生出身,并非进士,因而在仕途上并不怎么顺利,一开始只是担任福建长乐县县丞,后担任山西宁乡县知县,而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田文镜最高的官职也仅仅是从五品的地方知州而已。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那年,田文镜被提拔为内阁侍读学士这种京官里不入流的闲散官员,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六岁了,如果没有意外,他这辈子官运大概就是这样了。

但没想到随着雍正的登基,时年六十一岁的田文镜一下子官运亨通了起来。

雍正

雍正元年(1723年),田文镜奉命前往华山祭奠,路过山西,此前年羹尧就说山西爆发天灾,请求朝廷赈灾,雍正立马找到山西巡抚德音,问山西到底什么情况。

然而德音深怕因此前赈灾不利遭到朝廷责问,就谎报说山西并没有天灾,连山西巡抚都说没灾,那估计真没有,雍正就此作罢。

但田文镜回京述职后,雍正无意间问他在山西的见闻,然后就谈到天灾之事,田文镜就据实奏报,告诉雍正,山西真的爆发天灾了。

就这么一次据实奏报,让雍正认为田文镜是直言不讳的耿直重臣,立马任命他为山西布政使,负责署理灾情。

因一句话就担任山西布政使,田文镜知道,自己机会来了,他决定要做的漂漂亮亮,不能浪费这次露脸的机会。

到了山西之后,靠自己几十年的为官经验,小心翼翼理清山西固有的痼疾,且赈灾得力,整个山西官场也为之一清,也让雍正刮目相看,也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如此能干之人,为何至今未闻一人赞许?”

而后雍正力主改革,田文镜如此更干,简直就是送来的帮手,因而雍正先任命他为河南布政使,随后升为河南巡抚。

《雍正王朝》里的田文镜

就这样,短短一年时间,田文镜就从默默无闻的京官一下子升迁为执掌一省的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堪比火箭一般。

为讨雍正欢心,成为酷吏

田文镜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雍正带来的,因而为了讨雍正欢心,不遗余力推行新政,只是推行新政中,田文镜彻底变成只要政绩而忽视百姓生存的酷吏。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深感人口滋生太多而土地不足,百姓难以果腹,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雍正下令各地开垦荒田,并且规定,开垦的荒田六年才开始收税,开垦的旱田则在十年后开始收税。

这么一看,开垦荒田的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田文镜得到诏令后,也想开垦荒田,但河南从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农业了,到了清朝能开垦的都开垦完了,哪还有荒地可以开垦呢?

但田文镜却认为,河南不仅要开垦,而且开垦的田地要比其他省份要多,但现实是实在没有荒地啊?于是田文镜选择了谎报,不断上书雍正,说河南开垦多少多少荒地,而整个任内则累积开垦一万三千余亩土地。

河南耕作了几千年,哪还有荒地

最夸张的一年,田文镜上报的开荒亩数超过全国总数的九成,这可要了当地百姓的老命了。

因为开垦不仅是一个数字,而是日后要实打实按照这些亩数收税的,雍正和田文镜是开心了,但谎报后的负担却要河南的百姓承担。

除此之外,因为雍正喜欢祥瑞,田文镜也靠这个大做文章,但他考虑到普通的祥瑞雍正不会喜欢,就从农业入手,上报雍正,说河南出现一株生了十五穗的稻谷,每一穗有近两尺长,够一家人吃一天。

然后还说,之所以能长出这样的稻谷,就是因为天降圣人,至于这个圣人,自然是雍正了,而这样的祥瑞,田文镜前前后后进献了六次。

你以为这就完了?为了政绩,田文镜可是什么都不顾的。

在雍正颁布开垦荒田的政令的同时,还要求各地兴修水利,但一下子都修,朝廷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只能有条件有选择的修。

但田文镜认为,兴修水利不能让朝廷为难,更不能让朝廷出钱,于是下达了这条命令:

每年夏至之后,距离河堤一二里以内的村庄按照户口数出丁

即要求百姓自己去兴修水利,实际上按照雍正“摊丁入亩”的政策,百姓交税,然后朝廷花钱雇人去修建这些工程,相当于废除民役,到了田文镜这里倒好,该交的钱一个不少,完了还得继续服役,导致整个河南百姓怨声载道。

该交的钱一个不少,完了还得继续服役

田李争斗,得罪天下读书人

或许是因为自己监生出身,田文镜一直看不起科举入仕的官员,在任期间就多次打压科举上来的官员,任用一些社会闲散人士,当然也包括一些落榜的有才学的人,但更多的都是一些无赖。

利用这些无赖,来强制执行自己下达的摊派任务,甚至利用是重典和酷刑,彻彻底底的祸害百姓,遭到直隶总督李绂的弹劾。

李绂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康熙年间官至内阁学士等职,但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担任会试副考官时期遇到落榜举子聚众闹事儿被弹劾,最终贬到永定河做河工。

李绂

雍正继位后,认为此前李绂纯属冤枉,提拔他为吏部侍郎,可以说和田文镜一样,也是在雍正时期被提拔上来的。

在任期间,多次弹劾年羹尧,也拒绝和年羹尧同流合污,受到雍正赏识,安排其担任广西巡抚,而在广西巡抚期间,积极推行改土归流,惩治贪腐,受到百姓赞誉。

因政绩卓著,在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升迁为直隶总督,赴任路上,正好途径河南,看到田文镜在河南的所作所为,当即弹劾他横行乡里、祸害百姓,且作践读书人。

这就引起田文镜的不满,随即弹劾,至于弹劾的理由就是此前自己弹劾的黄振国和李绂是同榜进士,是李绂的挟私报复,最终捅到了雍正那里。

两边都是自己得力下属,雍正一开始打算和稀泥,但没想到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在内的一帮官员也在弹劾田文镜,田文镜处于劣势,没想到此时的雍正却选择了包庇。

打着“清理朋党”的名义处置了李绂一拨人,问题是李绂和谢济世根本不认识,虽然谢济世是广西人,且都是弹劾田文镜,但李绂担任广西巡抚的时候,谢济世还在翰林院,哪里来的朋党?

最终李绂、谢济世等人被罢官下狱,至于田文镜,雍正认为是他年纪大了,没管理好属下,不仅没进行处理,反而还安抚了一番:

“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系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对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了。”

如此一来,田文镜更加有恃无恐,反而不久就升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并抬入了正黄旗。

雍正给田文镜的经典批红: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此后雍正对田文镜又恩宠不断,专门给他设立河南山东总督一职,至此,田文镜只知雍正,而不知百姓。

隐瞒灾情,百姓流离失所

雍正七年(1729年),山东、河南爆发水患,雍正得知后,下令减免这两地的赋税,但田文镜却屡次“代表”百姓,声称不需要朝廷减免赋税,而且灾情不大,百姓不仅能忍受,还“踊跃”缴纳赋税。

至于怎么“踊跃”?肯定是强征,田文镜不仅没有减免乾隆,反而催促各个州县征粮。

但雍正没有田文镜如此狠心,还是下令减免钱粮,本来这件事就此打住,但田文镜却不想雍正花钱,到了最后居然隐匿灾情不报。

一方面不积极赈灾,一方面还隐匿灾情,导致河南不少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被迫卖儿卖女过活。

手持如意的雍正

本来是百姓的自救,是走投无路的最后选择,最起码父母可以得钱换点吃的,孩子也能卖给好人家活下去。

但这条路也被田文镜堵死了,下令打击人口贩卖,虽然这件事是对的,但百姓但凡有一口吃的,谁会这么做,始作俑者还不是田文镜?

而雍正出于对田文镜的信任,认为他可以办的很好,就没有另派官员,结果硬生生被田文镜饿了好几年。

当然,田文镜自己饿不着,他一年有近三万两的养廉银,而百姓只能眼睁睁饿死。

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这件事瞒不下去了,雍正却再度包庇了田文镜,认为田文镜是老糊涂被手下蒙蔽了而已,随意处置了几个手下就结束,而田文镜继续当着他的总督。

雍正知道田文镜如此吗?当然知道,因为他就需要田文镜这样的酷吏来执行自己的改革,而且也必须要田文镜这样软硬不吃,舍得一身剐的人硬来。

而田文镜并不是科举出身,也没什么官场朋友,属于孤臣,也没子嗣,只能选择效忠雍正。

只是田文镜之后,却拿着忠心于雍正当宝,丝毫不顾百姓,也难怪河南百姓对他怨恨滔天!

遭到乾隆的清算

田文镜算是幸运的,死在乾隆登基之前,要知道乾隆刚刚登基,就立即清算田文镜。

此前田文镜如此打压读书人,早就被各部官员轮番弹劾,乾隆对他是一点没有什么好印象,加上在任期间的所作所为,更引起乾隆的不满。

乾隆

更何况在乾隆眼里,你田文镜何德何能居然能够陪葬泰陵之旁,要知道雍正左膀右臂的怡亲王胤祥都生前都表示不配陪葬,田文镜居然堂而皇之葬入其中,早就引起乾隆不快了。

乾隆先是借河南灾情,指责田文镜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而后为李绂平反并且委以重用。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祭扫雍正泰陵,看到旁边的田文镜墓心生不快,而后墓道又影响了乾隆的通行,气的乾隆说了一句“拉倒”,就这样,田文镜墓被拆平了。

雍正泰陵

但毕竟是父亲的宠臣,乾隆没有做绝,虽然说出了“此人若在,朕必杀之”的狠话,但并没有把棺材挖出来,也没有将其撤出河南贤良祠。

毕竟他虽然不喜田文镜,但人死如灯灭,没必要找一个死人太多麻烦,但却可以借着这件事,威慑一帮雍正时期的老臣,从而树立自己威信,这才是乾隆真正的想法。

6 阅读:1729
评论列表
  • 2024-07-01 11:32

    摊丁入亩是千古一策,官绅一体纳粮更是要了天下士绅的命根子。雍正都被骂惨了,后世野史如此丰富,更何况,做为具体执行者的田文镜。至于乾隆,对他来说田文镜就是一夜壶而已。

  • 2024-07-02 10:01

    改革力度大,需要坚强有力的执行者,当老好人是不行的

  • 2024-07-03 09:24

    乾隆可不是啥好东西[无奈吐舌]

  • 2024-07-02 07:03

    乾隆这小子专门给老爹做对……

  • 2024-07-07 07:42

    你站在仕绅立场,他当然不是什么好人

  • 2024-07-10 06:07

    雍正就不是啥好东西,这几年也就是被个电视剧翻转形象

  • 2024-08-07 11:04

    小时候看雍正还去少林寺过十八铜人,还有血滴子部队

  • 2024-08-12 10:03

    搞新政的,哪个不是骂名集于自身?手段不狠,那帮老势力会妥协?

  • 2024-07-08 08:47

    史上的那些所谓酷吏百分之之六十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 2024-11-04 09:31

    雍正王朝,把雍正快变成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