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轮反制来了,意大利首当其冲,第一个跟中国汽车投资说拜拜

小孟爱娱乐 2024-11-04 13:38:20

欧盟最近非常不安分。

不仅接连表示要利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限制中国对欧洲市场的产品出口。

还多次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惹得中国相关部门眉头紧皱。

既然欧盟不友好,那么中国也不会惯着欧洲,第二轮反制很快就会到来。

作为欧盟排头兵的意大利,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这个影响,可能会动摇他们的经济根基。

欧盟为什么要几次三番对中国表示出不友好的态度?意大利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自从英国脱离欧盟,心甘情愿跟着美国走之后。

中国和欧盟其实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后来的状态甚至可以用“蜜月期”来形容。

包括意大利和法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出对中国经济辐射能力的看好。

并且积极推动欧盟与中国之间开展金融贸易合作,马克龙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也亲切访华,行动成效显著。

可是,就算双方状态一度可以用蜜月期来形容,这段时期也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中国商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竞争的天平出现倾斜,欧盟很快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就拿新能源商品来说,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

具有价格低、质量好、售后服务有保障,产业链完善等各种优势,很受欧洲消费者的欢迎。

而且,欧洲很多国家正好还推出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号召。

这样一来,符合欧盟国家政策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

短短几个月之内,中国新能源车的欧洲市场规模就扩大了20%左右,前景非常可观。

要知道,在一个国家,或者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

当可供选择的产品增多时,消费者买了东家就买不了西家。

中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就意味着欧洲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降低。

与欧盟内部的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贸易保护政策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

当眼睁睁看着中国贸易对他们的威胁增加时,他们就把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招数用到了中国的身上。

比如欧盟声称,他们将会对中国出口的新能源产品征收关税。

税收壁垒,正是贸易壁垒当中的重要内容。

增收关税,意味着中国品牌方的生产成本会增加。

如果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提高产品的价格,那么市场占有率很快就会缩减。

如果企业自己承受不住关税成本,那么用不了多久,产品的发展前景就会被大大缩减。

所以当欧盟的限制政策出台时,不管中国企业怎样做出反应,受伤的都一定是中国品牌。

而这种不公平且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受到了中国的大力谴责。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市场应当是一个公平且开放的竞争市场。

只有良性竞争才能提升商品性能,才能把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资本盘活。

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那么终有一日,这场商业的游戏,欧盟只能自己玩。

如果把中国的谴责和警告当作第一轮反击,那么这次反击不仅没有给欧盟敲响警钟,反而让他们变本加厉。

现在的欧盟,除了对中国企业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压之外,竟然还对中国的政治问题指手画脚。

不久之前,欧盟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至于会议的议题,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台湾问题。

这只能用离谱二字来形容,因为从始至终,台湾问题都和欧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他们既不是曾经在台湾驻扎过的殖民国家,也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也不知道,欧盟凭什么认为他们有立场,对台湾问题发表种种言论的。

用外来的意志干涉中国的内政,这是中国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因此针对欧盟会议的内容,中国方面再次提出警告,要求欧盟立刻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多管闲事。

虽然中国的用词还是一如既往的郑重和客气,但任谁都看得出来,中国已经动怒。

而动怒的结果,就是第二波反制很快到来。

首当其冲的承受者,就是意大利。

很多对时尚品牌有一定研究的朋友都知道,意大利是时尚之都,米兰时装周世界闻名。

意大利也是许多奢侈品的诞生地,每一年,他们的奢侈品在中国市场上,都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

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潜力大,而且国家还愿意积极推动进出口贸易。

这就证明,对于像意大利这样依赖出口市场的国家来说,中国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伙伴。

既然他们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依赖性,那么当中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时候,意大利也会受到最大的影响。

如果欧盟要控制对中国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在欧洲市场上排挤中国企业。

那么,中国同样也可以缩减意大利奢侈品进口额度,在中国市场上做出相应的宏观调控。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事儿,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除此之外,中国第二波反制的重点,还有一个举措,那就是限制中国企业的汽车投资。

投资是资本流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意大利的某些品牌要想发展起来,就得依靠中国的投资。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事实都是如此。

当中国车企在欧洲开设工厂时,中国的产业链可以为欧洲工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给中欧双方增加交流的机会,可以促进技术手段的创新进步。

总而言之,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投资不仅仅会让中国获利,也会让欧洲国家受益匪浅。

而当中国车企停止投资时,像意大利这样得益于投资的国家。

肯定会面临巨大的,甚至是某些产业链生死存亡的压力。

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比如绕开中国官方,私下和中国的民间车企接触。

想要通过与车企单独交易的方式,打开一条新的渠道。

如果这条道路能够走通,那么以后双方的贸易合作,就不必再受到中国政策的限制。

当中国决意做出反击的时候,他们受到的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很显然,在中国明令禁止的情况下,没有企业敢冒风险,与意大利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私相授受。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有着长远的判断能力。

他们相信,如果在国家没有点头的情况下,他们私下为这些欧洲资本方开绿灯。

那么有了这次的妥协,日后的合作中还会有无数次妥协,他们将失去对外合作的主动权。

没有企业家愿意用未来的命运做筹码,去陪着欧洲的资本家来一场豪赌。

所以欧盟方面企图挑拨离间,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中国的第一波反制已经初见成效,而当第二波反制即将到来之时,欧盟上下必定是人心惶惶。

不过一切事情都还没有形成定局,中欧双方还在经济谈判的过程当中。

细小的谈判细节,不起眼的遣词造句,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总归不会有错。

所以在还有余地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希望能够以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姿态来解决分歧,并且商讨进一步的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合作。

0 阅读: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