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芜湖、马鞍山、铜陵合并”的言论有多荒谬?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4-10-02 04:18:49

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在网络上极其常见的话题,除了被正式批复、官宣的调整外,各种猜想、设想、过度解读甚至造谣之类的言论也频频出现。

在安徽,与之相关的区划调整声音有不少,有理性分析的,也有不切实际幻想的。其中“芜湖、马鞍山、铜陵合并”就是在网络上常见的话题之一,也是令人无语的声音之一。

长期以来,“芜马铜会合并吗”、“芜马铜三市合并是利好”、“三市合并能增强竞争力”之类的言论从未在网络上缺席,这不禁让许多三市乃至省内的网友很疑惑,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荒谬的言论?

之所以会有相关言论,要么是有网友认为安徽省的地级市数量太多,要么觉得铜陵、芜湖、马鞍山的面积相对较小,合并后能出现一个较大的城市。

但就当前的客观情况来看,这种“三市合并”的言论仍是非常荒谬的。

“芜马铜三市合并”的言论有多荒谬?

一、只局限于马鞍山与芜湖相邻、芜湖与铜陵相邻的地理位置,未上升到三市如今的行政区划配置去看待

在网络上,“芜湖连接着马鞍山与铜陵”、“三市位置相近”是三市合并话题中的常见“理由”,但这个理由并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因为没有上升到三市客观存在的行政区划配置。

按照如今的行政区划体制,马鞍山、芜湖、铜陵均是整建制地级市,三者都是由各自的市辖区+县、县级市共同组成。

而网络上的所谓的“三市合并方案”只会暴露出两大明显的不合理性:

1、将三市依托现有的配置合并后,会在行政区划上出现一座拥有11区1市5县的地级市,多达17座县级区划单位的配置无疑是安徽省独一档的存在,即便是省会合肥都没有如此规格,若再算上三市实际存在的市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XX新区等市属功能区,则运行实体的规模更加庞大。

2、“一市三城”的局面不可避免,因为三者在长期以来各自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中心城区,所以尽管在行政区划上呈现马鞍山与芜湖相邻、芜湖与铜陵相邻的格局,但三市的中心城区之间根本无法实现“同城化”,单就距离因素就注定了这一结果。

假设合并后,一座地级市有限的资源只会重点投向其中一方,而另两方只会因为失去市级层面的支持出现发展速度放缓、被边缘化的局面,进而不会出现1+1+1=3的结果。

二、忽略了现阶段的行政区划调整“严控”政策

可能有网友会说,安徽省连“三分巢湖”这事都能实现,将三个地级市合并这事就办不成吗?

首先,三分巢湖是由国务院批复,而非安徽省自行批复和实施。

再者,撤销地级市巢湖是在2011年,而各种规模的区划调整在彼时都是可操作状态。

如果按照目前的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和主基调来看,别说是地级市的撤销或合并,即使连撤县设区、省会城市扩容等都已在2021年末“明文严控”。且从发文至今数年间未有任何一个需国务院受理的调整被批复。(自2022年至今,全国范围内未有撤县设区、地级市撤销与设立等大规模调整)

在客观存在的政策限制,再设想、探讨芜马铜三市合并实属多余。

三、简单地认为三市合并能减少行政成本,实则经不起推敲

“XX几市合并好,能减少行政成本”、“合并能减少机构”的说法在网络上同样不陌生,对应到芜湖、马鞍山、铜陵身上同样不少见。

三座地级市合并真能全面减少管理机构、减少行政成本吗?

这显然不能用“3-2=1”的思维去看待。

不可否认,三市合并会减少二套市本级机构,但各种局级机构、基层机构、各种级别不一的办公室等就一定不会增加或扩员吗?

放眼全国,新设街道办事处、新设局级部门或增加科室、新设各种办公室、新设开发区或给已有的开发区新增部门、增设网格员和农管等情况算是新鲜事吗?行政成本真的降低了吗?芜马铜三市一定是例外吗?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