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的莱特湾海战,有多狗血?美日都有指挥官在闹脾气【1】

战争史札记 2024-12-23 17:25:00

在战后对栗田指挥官的参谋长,海军少将小柳富治的审讯记录中,他详细叙述了当时接收到的情报:据报,敌方舰队中约有“五至六艘航空母舰,若干战列舰及巡洋舰”。此情报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如此重大偏差,与现有军事理论及实践经验相悖。

诚然,日本舰队当时尚未与美军护航航母发生直接交火,且轻型航母与护航航母、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在尺寸与外观上的区分度并未如常人预期般显著。

可是,炮术指挥官究竟是如何误将驱逐舰与护航驱逐舰辨识为战列舰与巡洋舰的?当日本舰队逐渐缩小与速度较慢的美军舰艇之间的距离,却始终未能锁定航母目标时,栗田指挥官是否应当对这一情报的真实性产生合理怀疑?历经这么多年,这些谜团依旧悬而未解。约莫在早晨6时23分,日军的雷达系统首次捕捉到美军飞机的踪迹,栗田随即下令部队组成防空警戒网。然而,根据战斗经过的官方记录以及日本防卫厅战后绘制的战术示意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发现美军航母编队的关键时刻,栗田部队仍沿用着穿越圣伯纳迪诺海峡时所采用的巡航警戒阵型。该警戒阵型由六个单纵队构成,其中铃木指挥的第二部队,下辖驱逐舰、巡洋舰及战列舰,编列于左翼的三个单纵队;而栗田直接指挥的第一部队,同样包含巡洋舰、战列舰与驱逐舰,则部署于右翼的三个单纵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与第五个单纵队中,各自配置了两个战列舰战队,位于整个阵型的后方。“大和”号战列舰在6时59分率先开火,几分钟后,日军的炮弹准确落入了美军护航航母编队之中,最靠近日舰的“范肖湾”号与“白平原”号瞬间成为了日军火力集中的焦点,尤其是“白平原”号,在日军连续不断的近失弹打击下剧烈摇晃,一度失去了操纵方向的能力。尽管日军的射击技术展现出了一定的水准,但命运似乎并未站在他们一边。直至7时25分,美舰仍在遭受跨射攻击,此时栗田向联合舰队司令部发报,宣称已击沉一艘敌军巡洋舰——然而,根据战后记录,首当其冲的是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中,日军的每次转向似乎都不幸地干扰了射击的准确性,即便“白平原”号已陷入极度危险之中,日军的炮火却意外地转向了其他目标,“白平原”号舰艇有幸获得了宝贵的维修机会,并顺利完成了各项维护任务,确保了其在编队中的持续作战能力。况且,在随后的行动中,该舰艇并未掉队,继续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早晨7时21分,美舰群驶入了雷雨交加的海域,能见度骤降至0.5海里,这对舰艇的航行和作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美军舰艇巧妙地利用这15分钟的降雨隐蔽时机,有效地降低了日军的射击精度,为后续行动赢得了宝贵的先机。在此期间,“约翰斯顿”号驱逐舰处于烟雾隐蔽的边缘位置,它不仅成为了此战中首艘遭受日军炮火袭击的美军舰船,更是勇敢地率先施放烟雾并发射鱼雷,以驱赶逼近的敌军。面对自己身处航母与日军编队之间的险境,“约翰斯顿”号果断决定提前发射鱼雷,以避免因鱼雷殉爆而导致的沉没风险。这一英勇举动不仅成功掩护了护航航母及自身安全,还有效地攻击了日军领头的舰艇。被浓厚烟雾笼罩的“约翰斯顿”号,在距离日军18000码时便开始展开射击。凭借超过45节的相对速度,该舰迅速逼近至距离日军重巡洋舰“熊野”号10000码的位置,并灵活转向,成功发射了10枚鱼雷。“约翰斯顿”号英勇奋战,但仍被日舰的齐射所驱赶。面对不利局面,该舰采用最大航速返航,寻求烟雾掩护。但不幸的是,在7时30分左右,它相继遭到了一艘战列舰和一艘轻巡洋舰的炮弹袭击,据推测很可能是“金刚”号和“矢矧”号所为。日军穿甲弹所使用的烈性炸药对“约翰斯顿”号这类薄壳军舰理应造成重创,但幸运的是,该舰却奇迹般地躲过了这一劫。此次袭击仍对其造成了不小的损害,罗经、轮机舱和一门主炮被毁,舵机及三门位于舰艉的主炮动力全失。“约翰斯顿”号仍以其英勇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战术执行,取得了比预想更为丰硕的战果。据该舰声称,有二到三枚鱼雷命中了“熊野”号,而日军方面则仅承认在7时27分中了一枚鱼雷。事实上,这一枚鱼雷的命中足以对日军造成重大影响,导致两艘日军重巡洋舰不得不脱离战场,其中一艘更是临时撤离。遭受鱼雷袭击的“熊野”号,不得不将其旗帜转移到“铃谷”号上,从而使得后者也离开了战场,直至8时左右才返回。而“熊野”号则因被鱼雷击中了10号肋位之前,导致失去了舰艏,轮机、电力同时失效,航速骤减至14节。在战队司令官和幕僚们撤走后,“熊野”号调整航向,安全通过了圣伯纳迪诺海峡,随后返回科伦进行维修。继“约翰斯顿”号之后,在护航航母的行动中,伴随舰艇纷纷展开了凌厉的攻击态势。尤为瞩目的是,数艘美国海军舰艇在迅速占据攻击位置的过程中,记录下了多起接近但未直接命中的炮火轨迹。这批驱逐舰与护航驱逐舰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幸运儿,由于雨幕与烟雾交织,导致战场能见度骤降至约100码,其中“希尔曼”号险些与“赫尔”号及“塞缪尔·罗伯茨”号发生碰撞。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苏里高海峡,彼时“纽康姆”号、“理查德·利里”号与“艾伯特·格兰特”号虽因力量分散、协同作战不足,未能有鱼雷准确击中日军舰艇,但它们成功地迫使“大和”号做出规避动作,该日舰为避免三枚鱼雷的攻击,不得不转向,结果因此被甩开了7海里的距离。此番攻击行动持续了大约35分钟,“赫尔”号紧随“约翰斯顿”号之后,于7时25分迅速实施了部分齐射的鱼雷发射,迫使“金刚”号在7时33分进行左转规避。当日军战舰出现在左右舷时,“赫尔”号展现出从容的战术布局,先是对东方的战列舰发起攻击,随后转向西侧的重巡洋舰。与此同时,“希尔曼”号在7时54分开始其攻击行动,优先选择重巡洋舰作为目标,随后才将火力转向战列舰。“赫尔”号在距离14000码处尝试以舰炮与“金刚”号交战,并在9000码距离上发起了首次鱼雷攻击,期间多次遭受损伤,包括左舷轮机被炮弹击中,以及三门舰艉主炮被摧毁。然而,“赫尔”号展现出了极高的坚韧精神,即便在撤离过程中,仍在6000码距离上向“羽黑”号发射了剩余鱼雷。而“希尔曼”号则在9000码处向“筑摩”号发射了7枚鱼雷,并声称在转向撤离时,以舰炮火力扫射了“金刚”号的舰桥。当距离缩短至4400码时,“希尔曼”号发射了剩余的3枚鱼雷,但遗憾的是全部未命中目标。在“希尔曼”号后方,有3艘护航驱逐舰紧随其后发起攻击。作为该级舰艇中的首舰,“约翰·巴特勒”号因距离日军最远,未实施鱼雷攻击,而是通过舰炮为其他姊妹舰提供火力支援。这3艘护航驱逐舰均是在接近到无法安全撤离的极限距离上才展开攻击的,这一战术成功地分散了日军的注意力。在浓密烟雾的掩护之下,这批幸运至极的美军舰艇得以幸存。有观点提出,突袭性是美军占据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此论断略显片面。事实上,突袭性本就是战争的本质构成之一,美军出其不意的行动固然能使对手措手不及,但这并非无法预见。

在具体行动中,“雷蒙德”号与“丹尼斯”号在某种程度上协同“塞缪尔·罗伯茨”号共同展开攻势,后者则紧随“赫尔”号与“希尔曼”号。尽管最初部队指挥官反对护航驱逐舰逐一实施鱼雷攻击的策略,但“塞缪尔·罗伯茨”号并未受此影响,于8时前连续发射了三枚鱼雷。“塞缪尔·罗伯茨”号先是逼近至4000码距离,对一艘日军巡洋舰发起攻击,随后于8时05分撤退,并在5300码至7500码范围内向另一艘巡洋舰再度发起攻势。在此阶段,该舰竟未遭受任何炮火击中,表现极为出色。据美国海军官方记录显示,“雷蒙德”号在距离“羽黑”号6000码时成功发射鱼雷,但三枚鱼雷均从“羽黑”号后方掠过;而“丹尼斯”号则可能于8000码距离外向“筑摩”号与“利根”号发射了鱼雷。在这场混战中,双方均难以准确辨识所攻击舰艇的具体身份。例如,“筑摩”号与“利根”号被识别位于第二、第三个单纵队之中,但“熊野”号与“铃谷”号却未在阵列中出现,彼时,日军两个巡洋舰战队各自仅余两艘舰艇在列。这些攻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没有一艘从烟雾中冲出的美军护卫舰艇被击沉,它们均坚守岗位,持续进行抵抗。换言之,日军必须先耗费大量精力消除这些舰艇的威胁,方能进一步捕捉护航航母。其次,此时的混乱局面已开始对日军部队造成严重影响。起初,栗田仅下令战列舰与巡洋舰对敌发动攻击,未对驱逐舰分配作战任务。然而,至8时15分,日军战舰被迫分散,彼此相距约15海里。若你能理解“通信不畅,更为不幸的是,栗田并不知晓重巡洋舰‘羽黑’号与‘利根’号已为驱逐舰攻击敌军让路”这一局势,便能深刻体会到栗田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在萨马岛海战的关键时刻,栗田部队正遭受着日益加剧的舰载机攻势。深入探讨这一系列事件之所以复杂,核心在于准确剖析诸多导致日军在战斗第一阶段成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并随后阐明这些相互交织、同等重要的因素。

具体而言,六大关键因素不容忽视,其中三项紧密关联于美军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一是烟雾战术提供的有效掩护,二是驱逐舰与护航驱逐舰的有力反击,三是舰载机攻击的猛烈与精准。此外,不可忽视的第四项要素,即美军舰员的专业素养远超其日本对手。美军的战斗记录无疑会着重强调这一优势,而这种对“最伟大与最好”的近乎夸张颂扬,亦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式自豪。

1 阅读: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