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4岁初中生心里话:孩子想要什么样的妈妈

杨老湿笔记 2024-11-02 10:10:24

有句老话说得好:“知子莫若母”。可咱们做父母的真就了解孩子的心吗?尤其是那些进入叛逆期的14岁孩子,他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要我说,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可是孩子的心里话,往往却让我们扎心。

我前些日子听了个故事,是关于老邻居小李家的。小李的女儿今年14岁,正是叛逆期的小姑娘。小李是个好妈妈,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她一心扑在孩子的学习上,每天查作业、问成绩、报补习班,就怕落下了半点进步的机会。可有一天,小李无意间看到女儿的一篇作文,标题是《我想要的妈妈》。读着读着,她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女儿的心里话让她真真儿地“扎心”了。

一、孩子想要的,是一个不再“紧盯成绩”的妈妈

小李的女儿在作文里写道:“妈妈每天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天考得怎么样?’我也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可是有时候我真的希望她能关心我除了成绩以外的东西。比如,我今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的小故事,我新发现的一本有趣的书,或者我喜欢的一首歌。”

想想看,咱们当妈的,有多少次像小李一样,一开口就是成绩,闭口也是成绩?孩子学习不好,我们操碎了心,生怕他们“起跑线”没站稳。但咱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里也有他们的小世界啊。他们不只需要考试的分数过得去,更渴望我们的关注能扩展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有时候,我们关心他们的小爱好,或者给他们一点点肯定,比那些成绩单上多出来的五分、十分,更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再说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未必就和成绩没关系,真正的学习动力,往往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每天被盯着的压力。

二、孩子想要的,是一个不动辄“暴跳如雷”的妈妈

小李的女儿还写道:“妈妈总是因为我犯一点小错误就发火。有时候我只是想尝试做点新东西,比如自己炒个蛋,却被妈妈一顿狠骂,觉得我乱折腾,浪费食材。”

说实话,咱们大人确实常常犯这个毛病。一遇到孩子搞砸点什么,心里那股火啊,噌的一下就冒出来了。明明自己也知道孩子只是在尝试,或者只是个小小的失误,可是就是忍不住啊,发火之后,又后悔得不行。

其实呢,孩子们也特别希望有个能理解他们的妈妈。特别是在他们想要尝试新事物,想要自己动手去做点什么的时候,哪怕是失败了、搞砸了,他们更渴望的是我们的鼓励而不是责备。要是我们能耐下心来,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一句“没事,下次会更好”,那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比任何一次顺利的尝试都更有意义。

三、孩子想要的,是一个愿意“陪伴”而不是“监控”的妈妈

作文的最后,小李的女儿写道:“妈妈说她每天都在陪我,可是我觉得她只是盯着我学习。她坐在旁边,我写作业,她玩手机,眼睛偶尔瞄一眼,然后说我‘坐得不直’。我希望她能真正陪我,比如和我聊聊天,或者周末一起出去走走。”

这段话让小李看了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我们有多少次也是这样呢?坐在孩子旁边,以为自己是在“陪伴”,可实际上呢,只是身体在,心思却不在他们身上。

孩子们要的陪伴,不是我们坐在那里检查他们的姿势,监督他们的作业,而是那些真正一起享受的时光。比如一起做一顿简单的晚饭,一起去公园散散步,或者就只是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聊聊他们喜欢的游戏,聊聊学校里的趣事。这些时候,才是孩子们感受到“妈妈就在我身边”的真正陪伴。

结尾

看完小李女儿的作文,我也忍不住开始反思自己。有时候,我们真的太执着于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忽视了孩子的真实需求。其实孩子想要的妈妈很简单:一个不光盯着成绩的妈妈,一个不动不动就发火的妈妈,一个能真心陪伴他们的妈妈。

各位家长朋友们,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都在摸索,也都难免会犯错。但只要我们能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而这种爱,不是逼他们考第一的压力,也不是事事纠错的斥责,而是一种理解,一种陪伴,一种让孩子感到“妈妈是最懂我”的温暖。

说到底,陪孩子成长,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而成为他们“想要的妈妈”,是这门功课中最重要的部分。与其一味要求他们变得多么优秀,不如我们自己先成为一个更温暖、更有爱的妈妈。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会是健康的,快乐的,也才是幸福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希望能给正在育儿路上的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育儿方法也应该随之灵活调整。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