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冬至,老人说今年冬至不一般,有2大特点,你听过几个?

青丝评文化 2023-12-22 09:20:03

冬至节在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祭天祭祖节日。皇帝会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而百姓则向父母和尊长行礼跪拜,表达他们的敬意和感恩。而在在汉代,冬至节被称为“冬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官府在这一天会举行“贺冬”仪式并放假。朝廷的文武百官都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相互拜访并互赠美食,共同欢庆。古籍中描述道:“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些庆祝方式和仪式反映了冬至节的重要性和传统。相传,这一节日源于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百姓对冬至节的重视体现在一个重要的传统上:外出的人都会回家过冬至节,寓意着年终有所归宿。在一些地方,冬至被视为全家团聚的节日,而那些在冬至时不回家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家庭和祖宗的。直到明清时期,冬至节的庆祝在官方朝廷依旧显得尤为重要。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祭天大典,而文武百官则需要向皇帝呈递贺表,并互相道贺。这些仪式和活动反映了冬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影响和重要地位。

一,冬至在月头

根据古人的经验,如果冬至交节的时间发生在农历十一月上旬,通常预示着冬天会相对暖和,属于暖冬。这一观察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深刻理解。而今年的冬至正好在农历十一月初十,属于“月头”。一般情况下,冬至交节的时间会在农历十一月中旬,但今年的提前则印证了古人的观察,预示着今年冬天可能不会太冷。这一现象在农谚中较为普遍如俗语说:“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这里的“月头”指的是农历十一月的上旬,“无被不用愁”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用以形容冬天不太冷的情况。

春天有时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这意味着寒冷的天气延续到了早春。根据农谚的观察,这种情况往往与冬至的交节时间有关。如果冬至交节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下旬,这通常预示着寒冷天气来得比较晚。如农谚说“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这里的“月尾”指的是农历十一月的下旬。

二、今年冬至交“母九”

“数九寒天”,是传统文化中一年最寒冷的八十一天,通常开始于冬至过后。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经历极端的寒冷。这八十一天每九天一个阶段,人们常将其称之为“进九”。冬至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足见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还标志着寒冷天气的开始,是“进九”和“数九寒天”期间寒冷气候的开端。

当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标志着数九寒天的结束,寓意着寒气已尽,春天变得温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季节变化的一种计时方法,每9天计算为一个“九”,通过数九来计算冬季寒冷的时限。这种方式将整个冬季划分为九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九天,共计八十一天。与三伏天的“公伏”和“母伏”类似,数九寒天也分为“公九”和“母九”。

在我国传统的《阴阳学》中,冬至日的农历日期决定了当年的数九开始之日是“公九”还是“母九”。如果冬至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奇数,则被称为“公九”;如果是偶数,则被称为“母九”。冬至日当天也被称为“交九”,这是数九寒天的开始。

今年的冬至在12月22日,对应农历十一月初十。由于十是偶数,根据《阴阳学》中的规则,今年的冬至属于“交母九”。这种分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和季节的细致划分。古人为了应对和消遣冬日的严寒,产生了多种消寒活动。文人雅士赏雪、赏梅、吟诗作赋,而涂填“九九消寒图”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活动,旨在为漫长的寒冬增添些许乐趣。随着冬至“入九”的到来,天气变得更加寒冷,因此不宜在户外逗留太久作好防寒依旧是头等大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