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80%的电动车都在使用铅酸蓄电池,因为铅酸电池价格便宜而且充电速度快,所以许多车主都会选择它。
但是使用铅酸蓄电池有一个非常硬伤,就是需要频繁更换,甚至每年都需要更换一次,这就导致了用车成本居高不下。
现在有一种新的电池,但是价格却比铅酸电池还要便宜,而且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0年以上,这种新型电池是什么呢?
它有着怎样的性能?
钠电池的性能。这种新型电池就是钠电池。
钠电池的价格甚至能够控制在千元内,而且钠电池的体积只有锂电池体积的二分之一,重量也只有锂电池重量的三分之一。
同时,当钠电池电量充满的时候,它的能量密度超越普通的锂电池,在很多功能上甚至优越于锂电池,并且它是可循环充电的电池,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0年以上。
在充电速度上比锂电池还要快,能在15分钟内充至80%的容量,20分钟就可以将电充满。
在冬天使用电动车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电池不耐低温,但是钠电池在低温方面也能实现新突破。
有研究表明,在零下20度的时候,钠电池还能保持90%的充电容量。
并且钠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更好了,不容易发生火灾,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保证安全,即使发生火灾也只是散热温度在350度左右,与锂电池相比安全性大幅提升。
钠电池在各方面都表现的非常好,但是它的能量密度为何还比不上锂电池呢?
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我们在评价电池性能如何的时候,只能用到的一项指标。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250Wh/kg到280Wh/kg之间。
而钠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在还是没有达到这个水准,现在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处于150Wh/kg到180Wh/kg左右,甚至连150Wh/kg的水准都没有达到。
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钠电池的结构和锂电池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采用石墨负极材料,只是将里面的锂元素换成了钠元素,但是正极材料却会存有不同。
现在世界上锂电池普遍用到的正极材料有镍钴锰三元材料、锂铁磷酸材料、钴酸锂材料、镍镉材料等。
而钠电池用到的正极材料主要有矿石型的Na2Fe2O5和混层型的Na2/3CoO2。
这两种材料的能量密度自然是要低于锂电池的材料的能量密度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自然就比不过锂电池。
但是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今后可能会有其他材料的加入,这也将会使钠电池的能量密度慢慢地超越锂电池。
钠电池出现在电动车上。钠电池如此优秀,那它会不会取代锂电池,成为电动车电池的首选呢?
这就不得不说钠电池和锂电池之间的优缺点比较了。
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虽然比钠电池要高,但是锂电池的体积和重量上要比钠电池要沉重许多。
并且锂电池的充电速度并没有钠电池快,即使是现在的超充电和快充也和钠电池的充电速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钠电池只要二十分钟就能充满,而锂电池的快充充满时间在一小时以上。
钠电池的价格也比锂电池价格便宜很多,在一千元范围内,而锂电池价格在三千元到五千元之间。
电池的体积还是要比较大的,如果将非常大的体积换成小电池,将会浪费很多空间。
这时候如果让钠电池和锂电池进行比较的话,钠电池就会占据优势。
钠电池的体积小许多,重量轻许多,而且能量存储能力更强,那么同样面积的电池,钠电池比锂电池多存储的能量就能够让电动车跑的更远。
在充电速度上优越许多,那么在日常出行的时候,可能早上出门充电30分钟就很好了,充电时间比较短坚固电动车能跑的更远。
日常使用频率高的情况下,钠电池能多用3年以上。
并且钠电池在冬季的低温性能优越许多,所以在未来寒冷的地区,钠电池势必会大大方便电动车的出行。
但是钠电池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钠电池的能量密度确实比锂电池低许多,所以这也会让钠电池在当下一些高性能电动车上无法使用钠电池。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因此可以储存非常多的能量在其中,使四驱电动车能跑的非常远,这就是好的性能。
目前,钠电池还在研究阶段,市场上钠电池还比较少,钠电池能否推广开来还有待市场的自由选择。
结语钠电池的好处很多,如果钠电池能够在电动车上应用普遍化,那么人们用电动车出行的成本就会降低许多,许多低收入的人群都能承担的起电动车的用车成本。
同时钠电池的绿色环保方面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下放环保方面来讲,钠电池参加的比较深远。
钠电池的广泛应用可能会造成电动车电池的革命,绿色交通将会普及整个世界。
钠电池也会激发新的商业模式。
如果钠电池可以大批量生产和普及的话,可能会激发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电池租赁服务。
将钠电池作为汽车租赁公司的一项服务,消费者可以支付一定费用来租赁电池,从而大大降低消费者的一次性付款成本。
同时,钠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促使相关领域对钠的再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钠电池的推广也可能对现有电池产业链造成冲击,可能会导致锂电池生产企业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同时,全球范围内,钠电池的普及将对资源进口依赖国家的贸易格局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全球贸易的形势。
总之,钠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影响多个方面,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