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在湖南益阳的街头,一位金发碧眼的洋妞正在认真地张贴寻人启事?
更让路人惊掉下巴的是,这个22岁的姑娘,居然有着一张标准的中国脸!
没错她就是朱丝·拜克斯,一个在比利时长大的"假洋鬼子"。
2017年的夏天这个在联合国工作的"海归",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飞越万里只为解开一个埋藏了21年的谜题——我到底是谁的孩子?
带着寻亲的执念,朱丝终于在2017年8月踏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飞机落地的那一刻,她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推开机舱门的瞬间,她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周围全是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黑头发、黄皮肤,她终于不再是人群中的"另类"了。
可惜此时的她只能用英语和志愿者交流,这让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冒牌货",明明长着一张中国脸,却说不出一句中国话。
到达益阳后她的寻亲之路就像坐上了真正的过山车。
原本熟悉的福利院早已被高楼大厦取代,那个曾经收留过她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繁华的街景。
不死心的她又跑到公安局求助,可年代太久远了,当年的纸质档案早已无处可寻。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湖南电视台向她伸出了援手。
电视台的新闻一经播出,立刻就有五个家庭认领,其中熊世平和李华两家的故事最让人揪心。
48岁的熊世平眼含热泪地讲述着,当年因为家境贫寒,母亲趁他不在家时将刚出生的小女儿送人。
而李华一家更是让朱丝燃起了希望,因为她和李华的大女儿竟有六成相似!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终于找到亲人的时候,残酷的DNA检测结果却浇了所有人一盆冷水。
朱丝在中国过了自己22岁的生日,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在故土过生日。
面对蛋糕她许下的愿望始终如一: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虽然这次的寻亲之旅并不顺利,但她坚信在这片土地上,一定有一对父母也在日夜思念着她。
每每想起那个秋天,总有一个温暖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那是1995年10月22日,益阳福利院的清晨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
门口的竹篮里躺着一个刚满月的女婴,襁褓中还留着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工工整整地写着"益素兰"三个字,还标注着"9月6日"的出生日期。
这个被命运抛向未知的小生命,就这样成了福利院的一员。
福利院的阿姨们虽然对这种遗弃婴儿的行为十分气愤,但还是把小益素兰当成宝贝疼爱。
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婴儿的命运很快就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
1996年一对比利时夫妇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这对夫妇虽然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他们的心却格外温暖。
他们已经从玻利维亚收养了一个四岁的男孩,这次又想给那个男孩添一个妹妹。
就这样刚满周岁的益素兰有了新名字——朱丝·拜克斯。
1996年9月3日这个注定难忘的日子,小益素兰跟随养父母登上了飞往布鲁塞尔的航班。
看着女儿渐渐消失在机场的背影,福利院的阿姨们眼里含着泪花。
她们祝福这个可爱的小天使,能在异国他乡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这一别就是整整21年。
在比利时的生活,朱丝就像开启了"开挂"模式。
养父母虽然只是普通工薪家庭,却给了她最温暖的爱和最好的教育。
16岁的朱丝简直就是学霸本霸,一口气就能说六种语言,简直是人形翻译器。
但最让人佩服的是她骨子里的独立性格。
从16岁开始她就靠着打工养活自己,一分钱都不愿意花父母的。
大学和研究生的学费,也都是她在联合国环球组织勤工俭学挣来的。
省吃俭用的她愣是攒下了3000欧元的私房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朱丝越发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
每当走在布鲁塞尔的街头,总有人好奇地打量她的亚洲面孔。
"你是哪国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总让她无言以对。
养父母看出了女儿的困惑,终于在她22岁时告诉了她身世的真相。
原来自己是来自中国益阳的女儿,这个答案让朱丝既震惊又释怀。
从那一刻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她心里生根发芽:我要找到我的根!
这个执着的想法,让她毅然放下联合国的工作,踏上了寻亲之路。
一次寻亲的失败并没有打倒这个倔强的女孩。
朱丝干脆在长沙找了份英语外教的工作,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学习中文。
站在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热情地给学生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这份工作不仅让她找到了归属感,还帮她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文化的大门。
从最初连"你好"都说不利索,到现在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朱丝的进步飞快。
每到假期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回益阳,继续着她的寻亲之旅。
虽然至今未能与亲生父母相认,但她始终相信这片土地上一定有两个人在牵挂着她。
这个"混血"女孩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
她的经历就像一部现实版的寻亲记,既有遗憾也充满希望。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朱丝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也许明天就是她期盼已久的重逢时刻。
毕竟这世界上一定有一对父母,和她一样日日夜夜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