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寂寥逛老街

声夫评旅游 2024-11-23 19:04:45
小雪寂寥逛老街

作者 昇夫 字数 2145

原为访“上塘街25号”,逛老街不过是随兴顺带,不想一通下来,觉得闲逛的意趣盖过了原访目标。后来在桃梅园偶然读到徐铉的诗,其句“寂寥小雪闲中过”,思想来,颇有对景合心之貌,于是,有感而作此闲笔。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拍于红花湖)

用过迟早餐,便往桥西去。想吃糯米类小吃,便先来到桥西市场,第一次吃阿嫲叫便是在这儿买的。我喜欢一头扎进这市井烟火气的摊贩窄巷,那飘着“阿嫲叫”的香味里,仿佛果真有“阿嫲”在耳边呼唤的余音。

上次访杨起元旧居也是从这里进去,不同的是,在有药草铺的茬口,走左边。走到巷深处,买了一个粽子吃。因不够热,滋味减半。

站在档前吃粽子,有意无意看眼前的巷子。两边尽是三五七层的老房,相挨连着一个个门户,一楼皆辟作店铺。

旁边是一主卖椰子的摊位,椰子随意堆摆在货架上,摊主是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头,歪着身子半倚在椅子上听戏。这时来了一位骑电动车的中年男人,说要一个椰子。老头问要哪一种?后用袋子装了一个,但不是椰子,好像是榨好的椰子汁。

斜对是一肉档,老板是一位中年女人,一不小心,发现她在抽烟。女人抽烟感觉总是怪怪的,何况是普通角色。那熟稔的姿势,老练而油滑,一种平民百姓的常态生活,似乎都在她抽烟的姿势和烟雾里给展现了出来。

你会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消遣都随着这样的环境成为一个相生相融的整体。譬如说,那品相不好的蔬果,摆在地上,照样有人来买,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总有对眼的。

此巷出口是一短坡,有点陡。正好有个外卖俯冲下来,后边一个摩托男人加大油门嘟嘟地冲了上去。我则推车,见巷口墙上写着巷的名字,原来是“六角巷”。

上塘街25号

出六角巷即水门街,过水门桥。桥上的簕杜鹃开得红艳,望了一眼桥下的“老船厂”,水边有三五垂钓的身影。下了桥,向北拐上新建路,到路口东拐,即是上塘街。

“上塘街25号”以前走过时因不了解而不在意,不过,也就进门看了看过道上摆的各种自制酒。出来,往前概三十米,可见上塘街一巷,林振雄故居就在此巷中。以前看过,因为有指示牌。林振雄故居和上塘街25号一样,仍有人居住,并不作为景点对外,所以也是看个门脸。但门前巷子有特点,全铺以条石,三到四根,宽不过一米,长约三十余米。如果两辆电动车对向行驶则无法通过。单车通过没有问题。出巷子北端即水东街,巷口墙上写着“茂隆巷”。同一条巷,南北两头不同名,这或许是以前的遗留。巷口有家民国式样的建筑店铺,招牌“水长东”,不由想到李煜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不知老板当初起是何意?

沿水东街往东,发现昔日商贸繁华地,变得有些冷清,好多店铺门都是关的,像是暑天人都在屋里睡午觉似的。注意到几家有意思的店铺。首先是“镇记号”,上次专门来看过,这次档门仍是关闭的。据了解,镇记号由郑氏三兄弟于1943年合建,从设立至今,“镇记号”店名都没有改变过,建筑本身也基本保存完整。建筑狭长,有三进,里面还有天井,但在外面根本看不出来,尚无缘一见。有一家棉被店,小时候盖的都是匠人打的棉被,“嘡,嘡,嘡”,弹棉花的声音犹在耳边。这家店原在桃子园做了16年,搬到现在的水东街开档也有18年了,可谓是老店,但老板并不是本地人,说是浙江什么州,没听真。老板夫妻俩正在制作,问一床棉被多少钱?三四百。我觉得还是棉被好,棉被最朴素,最宜人。话说,好多年没有盖过棉被了。还有一家写对联画炭相的店铺,站在街面看去,店门前摆的多张伟人像,酷似真人,尤其是周总理的像,望去是那么亲切慈祥。

上塘街一巷,林振雄故居门前

出水东街,直走则接惠新街,并没有直走,而是向北往桥东市场这边来。街面两边多摊贩,卖无花果、蔬菜玉米,卖鸡蛋,有人骑着电动车卖“牛大力”……。平常好像没这么热闹,是不是桥东这边也有圩市圩日呢?

向前约五十米折向东,走进铁炉湖。铁炉湖一派老貌,市井烟火气浓厚。这里属于明清古街区。在入口,见有卖山楂的,红红的,小牌上写着“山东山楂”。我不知道山东有山楂,但我知道河北有很多,河北人把山楂叫“山里红”。早年在北京,河北人开着小货,整车整车地来北京市场卖。品相好,又红又大。在铁炉湖裘屋门楼对面,有一棵比楼还高的树,不确定是水杉还是水松?直径约二十厘米。在这个地方有一棵大树,也很难得。只是没有标注,不知树龄。

在白鹤峰东坡祠指示牌的路口,往相反方向转到惠新西街,来到东坡亭粮仓前。这儿有个“小环岛”,常有人在树下摆摊。以前有见卖马齿苋的,今天是一位瘦高的老师傅在卖米糖。我的家乡也有卖米糖的,挑着小担下乡叫卖。但此米糖非家乡米糖。用一平“屉”装着,切成小方块,洁白无瑕,看着像米糕,不知是什么味道?我说可以拍个照吗?老师傅准备收摊了,见问,微笑着说,可以啊,又打开平屉,让我拍照。

茂隆巷口,水东街“水长东”店铺

继续往东向前,经过惠高,就是藏着“归善县学宫”,号称粤东名校的惠高。这时小学生放午学了,估计是附近的二小,就是今年改名为“观澜书院小学”的二小。

抬头望天,阳光灿烂,异木棉花开得明媚,天空露出本真的蓝,感觉心胸被打开,天气不错。

经过高山下巷口,心想去看看原东坡小学现在怎么样了?仍是围着的,但里面有动静。从操场一角散放的材料看,“嘉祐寺旧址”正在修缮中,旁边的东坡像好像在微笑。照此估计,修缮后可能会开放。看了看原东坡小学门楼及招牌,不知会不会保存下来?

再往前,来到了康宁路,正是来吃梅州腌面的午餐。

返回时走的路线又不完全这样。话不啰嗦,就此。

镇记号

棉被加工

写对联画炭相

上圹(塘)街三巷

电动车卖“牛大力”

山里红

铁炉湖裘屋门楼前的一棵大树

老宅成卖衣服的档口

米糖

正在修缮中的“嘉祐寺旧址”

原惠州市东坡小学门楼及招牌(图片均实拍于2024.11.22)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