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聚焦一个话题——我军34个炮师,5000 门大炮的故事,这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有人说我军组建有史以来最强的炮兵,34个炮师5000门大炮,目的是随时准备抵御北方强国的入侵,这完全是被苏方逼出来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60年代初期,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米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冷战格局。在我们国内,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并且,这个时候,我们和苏方的关系也很微妙。
我国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和主权。于是提升军事实力成了当务之急。而军事实力的提升,发展炮师也是重中之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军开始了炮师的建设和发展。
其实刚解放的时候,我军炮兵比较薄弱,装备陈旧落后,数量有限,技术水平低。可这些难不倒我军,他们积极收集和整理战争时遗留下来的各种火炮,并且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从陌生到熟悉,我军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刚开始时,我们和苏的关系还不错,我们会向苏寻求帮助。因为苏方在炮兵技术方面有先进的经验和装备。我国引进了一部分技术和装备,并组织人员学习和研究。我们克服了语言障碍、技术差异等各种问题,就是凭着这种毅力,我们逐渐掌握了技术,并应用到实际的训练和作战中。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我们两条腿走路,也在自主研发。我们的许多科研人员开始火炮的研发。进行着各种试验和摸索。从设计到材料,从工艺到性能,每一步都凝聚着前辈们的心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自主生产,炮师不仅进行了装备上的更新,并且增加组建了更多的炮师。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苏方的军事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部队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300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部队,高达几万辆,还装备了各式飞机几千架,这个数字确实庞大。
恰在这个时候,苏方的一些行为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比如,在边境的军事部署等行为,让我们感到了潜在的威胁。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经过多年努力的成果,组建了34 个炮师,大炮达到了5000门。我们把这些炮师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应对危机。
从战略上来看,34 个炮师 5000 门大炮的存在,必然极大的增强了我们对别人的威慑力。家中有粮心不慌,在面对威胁时,我们有了坚实的后盾。
关于34个炮师,5000 门大炮,是“被苏联逼出来”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依据,但是也需要客观地看待。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件事归结于苏方的逼迫。
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炮师已经建设的比较强大和完善。只是需要一个时机,更大的加强而已。而更大的加强,我们当时是已经有这个实力了。所以,“被苏联逼出来”的说法,也对,也不对。
我们的炮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许多曲折,付出了许多努力,终于达到了一定的成果。如果没有这些伟大的革命前辈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向革命前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