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盛夏,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无力,中暑还是中风?

奥中英 2024-08-28 13:00:42

昨日珠海天气发布“全市高温橙色预警”,气温28-36℃,湿度65-90%。这样的天气,感觉身体里外都在喷火,易出现疲乏无力、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同时高温高湿导致中暑和中风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有时二者症状相似,不易分辨,耽误病情,可能因中风导致残疾甚至死亡,中暑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热射病,因此在此科普一下。

- 高温提醒-

一、中风和中暑症状有些相似

中暑的症状

中暑

中暑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高温(>32℃)、高湿(>60%)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汗腺功能衰竭、电解质丧失过多,所致体温过高而导致机体损伤。中暑症状五花八门,任何人在炎热/潮湿环境中或者剧烈运动时,出现不适或行为异常者,可能就是中暑了。高温导致脱水及盐分大量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可出现发热、多汗、口渴、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痉挛、心悸、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晕厥、反应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中风的症状

中风

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肥胖症、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也常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吸烟、过量饮酒等。在此基础上,如突然出现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疲乏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中老年人出现上面标红重叠的症状时,一时是不容易判断究竟是中风还是中暑。

二、夏天中风和中暑的风险增加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高温高湿天气,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病病人更易发生中暑。据统计,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大家以为中风只在严冬高发,可我院脑血管病科张雷主任发现去年高温下的七月,中风患者人数居然与冬天持平。

1、高温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进而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中风及中暑的风险。

2、高温下,人体血压易波动,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增加了中风的风险;且很多人到了夏天不吃降压药或者减量吃,有可能在特别湿热的情况下导致血压飙升。

3、高温天气下,大家喜欢喝冷饮、含糖饮料,大量吃水果,容易导致血糖控制不稳。

4、高温天气下,大家体感不适,睡眠欠佳,心浮气躁,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也容易诱发中风及中暑。

三、既防中暑也可防中风的招数

1、多喝水,避免脱水的发生

在高温天气,无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喝水。高温天气运动时会额外丢失1-2升水,有时达4升,运动量大的更要多补水及电解质。不宜喝含糖饮料、酒精饮料、含咖啡因的饮品。

2、控制血压和血糖

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水平,避免血压和血糖波动过大。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盛夏需保持营养均衡、良好睡眠,外出活动不要过度,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睡眠及休息不好,容易导致血压血糖波动,诱发中风及中暑。

4、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时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穿长袖防晒衣服等。

5、运动需择时

夏天也需运动,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需立即终止运动。

6、保持良好的心态

烦躁、易怒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需要想方设法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如听听音乐,与家人多交流等等。

总结:

盛夏出现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时,尤其是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除了考虑中暑,还要警惕中风,需及早就医,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本期指导专家』

张雷

脑血管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导

张雷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脑血管病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世界卒中组织成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脑血管病与免疫亚专业首席专家),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心源性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珠海市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Multiple Sclerosis Journal、Experimental Neurology等36个SCI期刊的审稿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广东省智能院高评委专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珠海市高层次人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五个五”工程青年人才;珠海市干部保健专家库成员及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与神经免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首届临床医学奖-杰出团队贡献奖,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20余名,获得首届临床医学奖-医学教育名师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