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冬(孟冬)这一时期,气温一般不会很冷。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之说,这指的是孟冬期间出现的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这种天气状况使得初冬时节相对温暖和宜人。
立冬后,尽管气候上进入了冬季,但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因此气温还不会很冷。立冬并不意味着立即开始寒冷,气温的明显下降需要一段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冬至之后,冬季变得最为寒冷。这一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气温急转直下,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的到来。
一、冬至数九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冬季气候相差悬殊,因此并非全国各地在冬季都遵循相同的气候规律。不同地区的冬天特征和气候变化可能会有显著差异,但就“数九”而言却是大致相同的。“数九”八十一天从冬至起算,结束于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这一时期的结束标志着“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意味着寒冬结束,春天的来临。而“三九天”和“四九天”往往则是冬天真正寒冷时期,所谓“三九四九冰上走”则是这一时期最寒冷的生动体现。
“九九消寒歌”在中国民间不仅琅琅上口,即便是不识字的农夫农妇和孩童也能轻易记忆。这些民谣和民谚的流传显示了它们在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方面的实用价值。
这首歌记录了当地民众的习俗和物候气象,通过描述不同阶段的天气变化,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寒暑的变化。而“九九歌”在中国民间版本众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版本,通常包含当地特有的气候和农业节令信息。
二、计算方法到了“九九”,即数九寒天的最后一个九天阶段,标志着寒气尽消,春天深入,气候变得温暖。“九尽桃花开”的民谚恰好描述了这个时节的变化。而整个冬季的数九寒天分为九个九天阶段,其中“四九”时期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每个九天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征,按照“一九”、“二九”直至“九九”的顺序进行。
这个数九寒天的计算从冬至逢壬日开始,这一天也被称为“交九”,意味着寒冷的开始。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体现了中国传统中对季节变化的精确观察。
虽然有一种认为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算起的“数九”算法,但这种算法是不太准确的。如果按照这种算法,每年的“九”的具体时间会是固定的,每个“九”都会固定在冬至后的第9天、第18天、第27天等。
然而,正确的“数九”算法应该是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算起。这意味着,每年“九”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而是要根据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因此,“九”的日期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是不固定的,它取决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的具体日期。由于原始算法比较麻烦,后来“数九”开始从冬至那天直接算起。这种简化的算法使得人们更容易计算和记忆“数九”的时间。
三、今年是”公九“还是”母九“今年的冬至交节在公历12月22日,对应农历十一月初十,是一个双数日。根据古人的观念,这意味着今年是“母九”,因为双数在阴阳学说中代表阴代表“母”。"母九"意味着冬至来的早,俗话说”冬在头,卖了被子买牛“,来得求去得也早,那么春天也会提前到来,故而才有了”冬至交母九,喜死老人头“的说法。
古人在阴阳学说中将数字分为阳数(奇数)和阴数(偶数)。在数九寒天的观念中,如果开始数九当天是阳数(奇数),那么这个年份的数九被称为“公九”;若是阴数(偶数),则被称为“母九”。因此产生了“公九”与“母九”的说法。
结语:“数九”至今仍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在人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随处可见。尽管时代变迁,它仍然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安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一直盛行不衰。
这一传统是古人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总结。它利用自然界的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数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农耕社会,其历史悠久。它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人们理解和应对季节变化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