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一天,一位中学老师来到了北京西城区的装甲兵大院。
她这次过来,是对班上一个叫“许延滨”的同学进行家访的。
在很久之前她便注意到,这名同学无论在填什么表格时,只会填母亲的名字,父亲那一栏一直是空的。
但据她了解,孩子的父亲是健在的。但究竟为何不填父亲的名字,无论她怎么问,许延滨就是不肯回答。
左思右想后,她决定进行一次家访。除此之外,她此行还有另一个“目的”。
结果,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见到许光达将军!她当即惊讶道:“您就是许延滨的父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许延滨为何不填父亲的名字?老师另外一个目的究竟是什么?
将军的高风亮节说起许光达将军,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便是他“让衔”的美谈了。
在1955年授衔前夕,中央根据各位将领的资历和功绩,评出了十位战功赫赫的大将。许光达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样一件光荣又骄傲的事情,在别人眼中都是大喜事。但许光达却连续三天都沉默不语。
慎重考虑后,他还是找到了中央领导,自请降衔。当时请求降衔的人并不少,但并不是谁都有资格评上大将的。
面对分量如此重的衔位,许光达依旧能做到淡泊名利,谦虚礼让,中央领导们大为赞赏。
但经过一番考虑后,众人还是决定驳回他的提议,继续授予他大将军衔。
许光达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降低行政级别。这次他态度坚持,中央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在十位大将中,其他几个人都是四级,只有他是五级。
当时很多人替他觉得可惜,但他却说,相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能活着看到革命胜利已经是幸事了。他授不授衔,授什么衔都好。
老话说得好,认真做事的人,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
许光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革命出生入死,奉献了一辈子,最后他仍旧觉得自己功绩不够,受不起这么高的荣誉。
毛主席听说后,不禁称赞说,许光达同志就是我党的一面明镜。对比许光达将军,每个人都能端正自己的德行。
坚硬如铁的革命意志许光达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小山村中。小时候为了摆脱穷苦的命运,他拼命读书,结果现实还是不如人意。
他逐渐意识到,不管他有多高的学问,不管有多大的能力,只要他生活在底层,就永远只有受压迫的命运。
后来,在我党的带领下,各地农民开始翻身,进行起义运动,这才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
从那时起,他便将解放全国的劳苦大众当作毕生的使命,下定决心要革命到底。不久后,他通过组织的考验,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1926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开启了从军生涯。经过系统的学习后,他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好景不长,他入学的第二年,老蒋便发动了政变。在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国军高层欣赏许光达的才干,企图以高官厚禄拉拢他,让他留下来。
但他只在纸上写下“誓死效忠我党”后,便毅然离去。得知南昌起义的计划后,他马不停蹄地往战场上赶,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他到达时,起义部队已经败退。他一边问路,一边朝着部队撤退的方向追去。
在中途,他遇到了很多正垂头丧气往回走的散兵。众人一听他是要去追赶部队,连忙劝阻说:“起义部队已经失败了,你知道吗?”
许光达点点头,表示知道。众人不禁疑惑:“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追?”他只回答了四个字:虽败犹荣。
有人感到惊讶,难道他想白白送死吗?他还是说了四个字:虽死犹荣。
几天后,他终于赶到宁都,追上了起义军25师。当时部队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领导干部非常稀缺。
上级见他上过学,便任命他为三营排长。当时,他只有十九岁,因此一直被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为“娃娃排长”。
他虽然年纪小,但打起仗来却不容小觑。在会昌战斗中,在战士们的弹药都被打光的情况下,他直接命众人换上尖刀,随后便带领着部队朝敌人冲杀而去。
敌人的子弹伴随着狂风呼啸而来,许光达不躲不避,直接冲到了敌人战斗前沿,以刺刀对钢枪,干掉了数个敌人。
身后的战士们也被排长如此勇猛的作战风格所感染,纷纷拼死战斗起来。在一番激战后,我军成功将高地攻克。
战斗结束后,团长还特意来到他们的营地,对其进行了嘉奖。
随着战功的积累,许光达在军中的威望也逐渐增大。1932 年,他被任命为17师师长,率部前往鄂西瓦庙集阻击敌人。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又亲自上了战场,带兵杀敌。结果,在冲锋时,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他顿时倒地不起。
等送到医院后,众人才知道,子弹距离他的心脏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医生为他做了三次手术都没能成功取出来。
情急之下,组织立即派人将他送到了苏联就医。
在苏联休养期间,他也没有闲着。他一边在国际列宁学院学习,一边又参加了汽车训练班,掌握了大量先进武器使用技术。
伤口痊愈后,他又立即赶回国内,投身到了抗日战场上。那时他不顾依旧虚弱的身体,执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作战。
后来经过中央批准,他来到了环境最恶劣的晋西北。正是因为他努力的奋战,当地的人民得以在战乱中有一个栖身之地。
但他刚出生的女儿却病死在了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伤痛。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装甲兵司令。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领域,他不辞辛苦,带领部队建军校、办工厂。在他日夜的操劳下,我国自行制造出了水陆坦克、装甲运输车等。
纵观将军一生,他对国家的功绩无疑是巨大的。然而,他却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多,在被授予大将军衔时始终觉得不够资格。
而他如此朴素、高风亮节的家风,也传承到了他的子女身上。
严格的父亲建国后,家乡很多人都想过来攀亲戚,但许光达却一一拒绝了。他从不滥用职权,始终严格要求自身和家属。
在他90岁的老父亲去世时,他担心自己回去会惊动乡里乡外的人过来送行,所以只托人带了两百块钱回去,请人帮忙料理丧事。
他还特意嘱咐道,父亲的丧事规模要按照一般百姓的标准,绝不是超标。
后来,家乡的侄女给他写信,请他帮忙在城里安排工作。许光达得知后直接拒绝了,并批评了她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应该好好读书,以后为建设家乡出力。
对于儿子许延滨,他的要求则更为严格。他一直教导儿子,不许打着他的“牌子”去唬人。在学校里,也不准提自己的父亲是谁,是干什么的。
许延滨就是在这种朴素又严厉的家风中长大的。
他平时上学穿的衣服,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还要破,一年到头只有两件换洗的衣服,每件都打了十几个补丁。
老师以为他家境贫寒,还总是关照他。但他始终记着父亲的教诲,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反而是他一直喜欢帮助别人。
渐渐地,老师开始对他的家庭情况产生好奇。
后来,许延滨凭借着努力考上了北京101中学。由于成绩优秀,德行也很出众,学校经过商量后,决定将学校出国留学的名额给他。
后来,老师还因为这件事特意来他家里进行了一次家访,顺便观察一下他家中的情况。
于是1959年,老师按照地址来到了装甲兵大院,在见到许光达大将的那刻,老师直接愣住了。随后她便惊讶地问道:“您就是许延滨的父亲吗?”
许光达点点头,随后便热情地邀请她坐下了。
见将军如此平易近人,又想到许延滨平时在学校中的表现,老师心中不禁对许光达将军升起了一丝尊敬。
随后,她便将学校想安排许延滨出国留学的想法说了出来。结果,许光达听后却直接拒绝了。
他表示,应该将名额留给更需要的学生。老师不愿意让许延滨白白错失这个机会,再三劝说他改变主意,并说这样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好处。
许光达则笑着说,孩子留在国内发展也可以有好的未来。多去农村走一走,到基层部队锻炼锻炼,他学的知识不一定比国外少。
见许光达态度坚决,老师只能作罢。
之后,许延滨便留在了国内,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也一直谨记着父亲的教诲,始终一心一意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建设默默付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