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为什么要在贾探春房中,当众打了外孙板儿一巴掌?

君晓吖侃红楼 2024-11-08 02:20:4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受到贾母的招待。在贾探春的秋爽斋吃饭后,都陪着贾母一起说话。此时那板儿由于熟识了,又正是几岁淘气年纪,也就不免顽皮放肆起来。

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

要不说五六岁的孩子“狗都嫌”,就是指淘气没边儿。板儿在贾母众人跟前不知道深浅轻重的闹,刘姥姥肯定面子挂不住。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如果放在现在,自然是叫过来好言相劝,甚至带出去哄着不叫在公共场合去闹。但那个时代讲究“不打不成器”,也是刘姥姥既然陪着贾母也不好就带板儿出去,就“忙打了他一巴掌”,又骂他“上脸了”。

这个“上脸”,就是蹬鼻子上脸。而在东北又叫“胜脸”“赛脸”等,我推测应该是一个词,只是方言不同而导致的差别,这两个字主要是说“不知道礼节,越有人的时候越胡闹不休,甚至故意博人眼球”的意思。

板儿还是个小孩子,不懂得道理。刘姥姥的方式是扬手就打,放在现在可能很难接受如此“体罚”孩子。但我要说的是这个举动恰恰说明了刘姥姥懂“礼”,会教育。

板儿的行为,就像那些在公共场合吵闹的熊孩子一样,越是对他温言温语,他就越加的肆无忌惮。此时再也没有什么比刘姥姥的那一巴掌更加的管用。

这一巴掌,不但要打,还把王板儿打疼了,打了他意料之外的效果才最好。都说小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正是因为如此才越要打的及时和巧妙。

由于王板儿突然被打,又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太太奶奶少爷小姐们看到,才会增加他的深刻记忆,让他有难以磨灭的印象才能够真正受教,再也不犯类似错误。

如果刘姥姥不打,只是劝板儿别闹,他就不知道自己错了,过后就忘了。遇到类似情况还会再犯,以至于越来越肆无忌惮。

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不是王板儿的自尊,而是是非,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错了就不应该做!有时候再多的说教都不如一巴掌来的效果好。

当然,讲这一巴掌不是鼓励“暴力体罚”,而是要说为人父母不要忘记自己对孩子要行使的正确教导方式。

当然,刘姥姥这一巴掌打的是王板儿,实际也是辖着一点怨气的。毕竟她嘴里说着不介意,可之前饭桌上被王熙凤和鸳鸯那般折腾,怎么可能一点不介意。她这么为了女婿一家牺牲颜面卑躬屈膝的在贾府“丢人”,王板儿还不听她的话胡闹,不免激起刘姥姥心中气愤。而关键不是她打那一下,而是随后骂的那句:“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这话既是说王板儿,何尝不也是她自己的写照。

但不管如何,王板儿当众被姥姥打这一巴掌,肯定日后不会再在这种公开场合闹腾不住。他被打哭了,既是疼,也是羞,更是突如其来的害怕,这三点加一起可是他改掉坏毛病,记忆一辈子的宝贵教训。

有人可能会说,小孩子被这样打会不会伤了自尊?我要说小时候和弟弟,被父母用棍子和鞋底子追着跑了两条街,也没觉得长大后损失了多少颜面。反而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亲近的狠。如果孩子那样脆弱,只能说父母从一开始的教育,应该就有点问题。您说呢?

最后,还是要求生欲一下,本人不鼓励暴力和家暴。教育孩子还是要掌握方法。谨记。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