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最后的作品是他下一个艺术高峰的开始,其中孕育更伟大的可能

志雄走 2024-03-05 13:11:17

「读者心中的“走读”Top3」

如果让你选出“志雄走读”系列你最喜爱的三本书,你会怎么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读者黄旻洁心中的“走读”TOP3,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大概是最早一批带着主编的走读书出游的智库成员。从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一路走来,从中获益良多。借着本次Top 3评选,略略写一下这十年和志雄走读。

Top1:《寻路英国》

我心目中的Top 1是那本装帧超级朴素,但内容详实全面的《寻路英国》。

因为工作的关系,最近5年我每年都会去牛津剑桥工作2个月。每次我都会带着《寻路英国》,总能常读常新。

首先特别推崇的是该书对英国历史的独特解读和梳理方式。

比如分析那位著名的有着六个妻子的胖亨利八世,主编把他与汉武帝刘彻相比较;讲述伊丽莎白女王和继承人玛利亚女王的恩怨情仇,又和毛泽东在文革时期的做法以及张学良这段历史相比较。视角独特新奇,令人拍案叫绝,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纵横开阖的历史观。另一个收获是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舒适品(comfortable commodity)的概念。舒适品是介于奢侈品和必需品之间的东西。主编在书中说这个概念有助于解释当代中国之不足,那就是缺乏舒适品。也就是说“在这个消费品过剩的时代,很少见到符合中产阶级生活的舒适品”,深以为然。观察走在大街上稍稍上了年纪的英国人的穿着打扮,就体现了这种舒适品带来的不引人注目但却非常让人舒服的优雅(To be truly elegant should not be noticed)。

【题外话,我在英国特别喜欢逛街。不是因为空闲,而是因为太好逛,总能发现有意思的东西。且不说每一处景点或者博物馆的商店里琳琅满目设计精美各具特色的纪念品,就算是晚上六点后在高街商店打烊后来场window shopping看看各具特色的橱窗设计也是很过瘾的事情(比如书中提到的福特纳姆和梅森百货公司的橱窗设计)。还有这里各种特色的小店,尤其是二手店古董店绝对可以让你花一下午的时间为找寻到一把维多利亚时期的小银勺或是一套精美的下午茶瓷器而欣喜若狂。】

在《寻路英国》中,我认为着墨不多的《流连大英博物馆》章节,是开启我跟着主编走读博物馆艺术之旅的重要一章。几段关于如何游览大博物馆的经验分享,到现在都是非常受用的。比如,“第一次去参观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就算是随意漫游,也会感到审美疲劳,最后收获很小。还不如根据讲解器说明书的标号,一个一个去找展品,边听讲解,边欣赏展品,事半功倍”。

我在逛博物馆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主编在书中推荐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我前前后后去了不下五、六次,仍然全部租用讲解器,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在我向朋友推荐“志雄走读”和博物馆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朋友反馈说:我知道这是名画,可是我看不懂;看不懂,我就不看了。

这个时候一台讲解器就是开启大家艺术之旅的重要工具。当你看了一幅又一幅名画之后,慢慢了解了一个又一个画家的生平,作画时的背景故事,这些画作就不再是高高在上冰冷的存在,而变得充满了生气,这种感觉真好!

Top2:《阿姆斯特丹之光》

经常去欧洲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荷兰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国家。印象中去过朋友的关键词反反复复就是:郁金香、风车、大麻、红灯区。

可看完这套2018年6月面世的《阿姆斯特丹之光》全册之后,我对这个低地之国有了全面而全新的认识。

喜欢这套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喜欢梵高。《阿姆斯特丹之光》(上)花了很多笔墨来描绘这样一位悲剧式的天才画家的生平和作品。记得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一口气看完了一百多页介绍梵高的篇章。梵高不再是我之前了解到的那个贴着神经质甚至癫狂标签的家伙,而是一个感性中带着理性,细腻的文笔丝毫不逊于其画笔的天才画家和散文家。他用细腻的笔调充满热情地在信中描绘着他刚刚诞生的作品。比如,在他介绍自己1888年绘制的《桃树》时,他是这样写给妹妹的:“当今的色彩无疑是很丰富的——天蓝、桃红、橘红、大红、明黄、鲜绿、明亮的酒红色及蓝紫色。加强所有的色彩也能重归宁静与和谐,会产生某种效果,就如同瓦格纳的音乐,尽管演奏的阵容庞大,依然让人倍感亲切。”

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梵高就在你的身边,向你讲述他画中的细节呢?

作者仔细研究了梵高六大卷书信后,这样总结道:“(我)深信梵高的书简本身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它完全可以独立于梵高的画而存在。在我的印象中,能写这么多又这么出色的书简(文字)的作家很少很少。”

很多人认为,梵高最后是发疯而死的。但是经过作者的研究,事实并非如此。而且他认为“梵高在最后一年多的生命力,他的艺术又飞跃了一个层次, 这些画作表面上不像我们常见的向日葵和卧室那么夺目,可复杂性与底蕴大大增强。或者说,戏剧性和故事性少了,但多了绘画的形式感。”作者不无惋惜地写道:“梵高博物馆的四幅大作——《树根》、《暴风雨中的麦田》、《麦田群鸦》和《黄昏的景色》标志着绝唱的高峰。可以说,梵高最后的作品是他下一个艺术高峰的开始,其中孕育着更伟大的可能。”

读完这些章节,我也不知道为何如此感动,掩卷感叹。梵高自己说过:

“在世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是无名小卒,一个无足轻重,又讨人厌的样子。这样的人在现在,以及将来,在社会上都难有容身之处。总而言之,我就是最为低贱的下等人。可是,就算这已成为了无可争辩的事实,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昭示世人,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个区区贱民,心有瑰宝,绚丽璀璨。”

《阿姆斯特丹之光》除了带给我艺术上的享受,也让我更多了解到荷兰是如何从一个水乡泽国的弹丸之地发展成了17世纪的“黄金时代”。 荷兰是一个务实的国家,不好战,对于宗教和经济的开放态度,总是在冲突中找到和谐的解决方法的传统都帮助他在200年的时间里得到发展和壮大。作者分析到:“地方自治的民主结构和较国外更低的贵族社会地位,势必会让商业阶级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和社会优势”;是“国家干预的缺失”(也就是所谓的“自由经济”)让荷兰掌握了世界贸易。

最有意思的是,在书中还着力描述了运河边一幢幢豪宅的兴衰史,活脱脱一部阿姆斯特丹房地产史和经济发展史。非常想带着这套书,去运河边好好探寻一下呢。

作为读者,跟着“志雄走读”一路看来,我认为《阿姆斯特丹之光》是一套承前启后的著作。从这套书开始书中的彩图更多更精美,平添了很多阅读乐趣,很多名画的清晰度远高于一般国内出版的画册。

Top3:《浪漫巴黎》系列五本

《浪漫巴黎》是值得大推特推的一套走读,在这套书里作者探寻了巴黎的各个角落,不仅仅是那些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还有数不胜数的博物馆、民宿、街市、广场及其背后的巴黎城市建设的故事。走读风格在这套书中日臻成熟,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五本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完美多彩的巴黎。

比如《七探卢浮宫》,绝对是中文世界最好的卢浮宫作品解读。今年夏天,我就是带着这本书参观了卢浮宫。虽然曾经去过卢浮宫两次,但当我这次走进这座浩瀚的宫殿的时候,还是一下子发晕了。即便已经仔细研究了导览图,但还是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想看的展品。

在卢浮宫的两天里,我的玩法是:用《七探卢浮宫》的内容找到相对应的展厅;在展厅里,面对作品先听讲解器的解读;整个展厅看完后再迅速翻看一下《七探卢浮宫》的内容,看看是否有遗漏的。

讲解器的好处在于介绍某一作品时还是比较深入的,作为单幅作品的欣赏辅助还算不错。可惜的是,卢浮宫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中文版讲解器,就像我16年前第一次去一样,这样就限制了对作品的理解,因为毕竟存在某些历史或者专业词汇的理解障碍。

而《七探卢浮宫》就不一样了,它是根据画派来介绍的:比如法国画派、意大利画派、西班牙画派、佛兰德斯画派等等,系统着墨于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之间,以及同时代不同画家和不同时代类似风格作品之间的对比。很多画,如果不是在《七探卢浮宫》中事先看过,很可能会遗漏,因为它们并不在讲解器的讲解范围内,画作边上的铭牌介绍又往往都是法语。比如,勒南兄弟的作品,女画家勒布伦的作品。而有些大画家的作品,由于尺幅偏小,展示在过道中间往往也容易遗漏,比如华托的一些作品。我参观的时候就遇到了看了一圈,却没看到《七探卢浮宫》中出现的作品,需要找工作人员核实。

《七探卢浮宫》还有一些篇章是介绍非绘画作品的:比如雕塑、工艺品和装饰、东方文物等等,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这些原来不知道如何欣赏的作品,在读完《七探卢浮宫》之后就变得容易理解了,而且激发我近一步探寻的热情。

五本书里,最有特色最好读的当属《跟着法国女设计师游巴黎》。作者说过(大意):到一个地方,游人往往是去景点,但是那里只能看到这个城市被标签化的东西。了解当地人生活的最好方式,是住在当地人家里,逛逛当地人的集市,去当地人常去的饭店吃饭,看看当地人是如何生活的。这本《跟着法国女设计师雪中漫游》就是这样一本书。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带领和介绍,像薇薇安拱廊街(Galerie Vivienne),巴黎皇宫(Palais Royal)、全球第一家百货商店的乐蓬马歇(Le Bon Marche)百货公司、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可能都不会列入我巴黎之行的清单。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孚日广场。那是我在巴黎的最后一晚,有点恋恋不舍的小伤感。用最后一张地铁票坐到了孚日广场,一出来就被那里的市民生活气氛感染了:人们在这里遛狗遛娃;年轻人三五成群,带着野餐垫,香槟和奶酪在这里享受余晖;鸽子照例飞过来大摇大摆地觅食。广场的四角是坐落在绿草地上的四座喷泉,花花的水声听得人很放松。谁能想到这是波旁王朝时代的皇家广场,只有路易十三的骑马雕像在广场中心默默注视着这百年的变迁。

对我来说,巴黎是座迷宫,而《浪漫巴黎》正是解开这座迷宫的钥匙。带上厚厚的五本《浪漫巴黎》探寻巴黎,是我夏日巴黎之行最好的伙伴。

THE END

作者 | 黄旻洁

编辑 | 赵婧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