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欣赏黄庭坚的七律,气势磅礴,更显鬼斧神工之妙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9-18 03:57:41

中秋节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佳节思亲,无论身处何方、距离多远,一颗躁动的心,总会不断地牵挂着故土和亲人。

每当看见深邃夜空中的一轮皓月,人们就会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美丽神话,更会盼望阖家团圆、欢宵达旦的喜庆场面。

中秋佳节,银蟾满光,古代的公子王孙都会兴致盎然地登楼赏月,一时间觥筹交错、笙歌乐舞。布衣百姓们虽然条件简陋,也会在庭院里准备一些果品和酒菜,然后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月饼,一边畅叙亲情。

古往今来,中秋节总会激发人们的情思,无数骚客咏士在赏月之后,都会借助诗行,抒发或悲或喜的复杂心境,也为后世读者奉献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篇。下面一起读诗:

中秋

北宋 · 黄庭坚

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

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

诗的大意是:凉风拂面、气贯天宇,十五的月亮如此圆满,又充满了清辉;群星璀璨,缓慢运行,暗夜里的月亮则显得分外皎洁,宛如一位娴静的美人。荒芜的魏宫旁,乌鹊正绕着空枝不断地盘旋;萧瑟的汉苑里,井边的梧叶在寒露的侵袭中纷纷凋谢。

柔和的银辉就像仙人洒下的金液,涵盖了广阔的渤海;一轮玉盘映照着千里之外的江边,也让整个江面变得广阔无垠。我站在高高的亭台之上,耳畔旁不停地响起波涛汹涌的声音。天涯共此时,亲友们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无限情思。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奠基人,不仅善于总结和创新,而且也勇于挑战、笔耕不辍。山谷年轻时曾在叶县担任县尉,才子白天忙于公务,晚上回到宿舍便开始学习和创作。这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反映出一位游子在中秋节的独特感怀,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开篇就显得气势磅礴,“灏气”是指充盈于宇宙的气体,“兔魄”乃是月亮的别称。“众躔韬彩”是指众星在各自轨道运行,却隐藏了美丽的光泽。“独娟娟”,则描述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又将月亮比作姿态柔媚的美人。

中间两联更是刻画生动,作者跨越时空,首先联想到古代的魏宫和吴苑。曾几何时,这些地方都是热闹非凡、气象繁华,而今却只见栖息的乌鸦与凋落的梧叶,令人感慨世事沧桑、美好短暂。

紧接着,诗人又将思绪拉回现实,继续描绘眼前景物。“金液万重、玉沙千里”,如此阔大的场景,这般精妙的比喻,可谓出手不凡、妙语天成,又似鬼斧神工,绝非闭门造车,实乃借景抒情,有感而发,尽显山谷深厚的诗歌底蕴。

结尾转而抒情,离家万里、思乡心切,可是人在宦途、身不由己,无法与亲友们欢聚一堂,只能悬想故乡的父老乡亲也在望月怀远,心中更会默默地祝福他们平安幸福。

“枕碧涟”三字,刻画出诗人卧听涛声,心中也是思潮翻涌。“遥知”二字,不说诗人思念亲人,而是采用了从对方落笔的技法,就像杜甫《月夜》的结尾“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佳节、桂花飘香,举国欢庆、万家团圆,明月寄托着万缕思念,月饼勾起了幸福的回忆。古人把酒问青天,今宵千里共婵娟,不必怨恨人有悲欢离合,一切随遇而安就好。

中秋节,欣赏黄庭坚的七律,气势磅礴,更显鬼斧神工之妙。三五夜、新月色,万里外、故人心;百尺楼、水接天,遥思念、默祝愿。只要心中记挂,不怕山水远隔;人间充满真情,何惧遭遇困境。今宵多珍重,开心无烦恼,闲吟中秋夜,万事皆悠悠。

0 阅读:143
评论列表
  • 2024-09-18 16:02

    佶屈聱牙,枯燥乏味。支离破碎的概念,形成不了意境的完美。

  • 2024-09-18 16:04

    曾是曲江池畔人,望中玉兔美如银。悠悠天地悠悠月,静静时光静静身。西北故乡萦梦寐,东南秋色染山阴。湓亭寂寞临风叹,万里清辉万古纯。。。七律《读白乐天“八月+五夜湓亭望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