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成药性,右手商业化,国内小核酸起风了

药智咨询说 2024-09-19 03:07:46

一个新药IP能否成功,其最关键的因素无外乎两点,商业化与成药性。

以ADC为例,一方面截至目前全球(中美欧日)已有17款新药获批上市,另一方面Enhertu年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无论是成药性还是商业化均满足了相关条件,是新药领域成功的显著代表。

但同时,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小核酸”领域,其IP成功的前提条件也已完备。

一方面,小核酸三巨头(ionis、alnylam与sarepta)负责解决小核酸成药性问题,利用偶联物、脂质纳米颗粒和生物材料解决了双链siRNA分子大,带电荷高,易生物降解等一个又一个局限性;

另一方面,诺华则率领MNC验证小核酸药物的商业化逻辑,上市产品销量与日俱增,2024年上半年业绩中,siRNA长效降脂针Leqvio的销量同比增速达137%,是在售药品中的增长之最。

很明显,小核酸领域已初具当初ADC爆发前的底层逻辑,有望成为继ADC之后的又一高景气前沿领域。

优势明显

资本推动国内小核酸领域爆发

所谓小核酸疗法,是基于中心法则,在基因转录后、蛋白质翻译前阶段进行调控的创新疗法,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有ASO、RNAi两类。目前在遗传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上应用广泛,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类药物。

图注:核酸药物分类,图片来源:中信证券

现阶段,小核酸药物已在临床中初步展现出治愈疾病、替代现有疗法和填补空白适应症的能力,相继出现Leqvio 和Spinraza 等重磅品种。与现有疗法相比,小核酸疗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研发周期短:由于作用目标绕开了蛋白质翻译环节,原则上无需考虑蛋白质的复杂机构,只需要针对致病基因序列或者关键转录环节进行RNA片段设计,靶点筛选迅速,研发速度快。

治疗范围大:虽说小核酸药物的适应症大多集中在DMD等基因层面罕见病上,但理论上由于小核酸的成药性不受限于蛋白质,理论上可以适用于任何拥有mRNA的序列信息的遗传疾病和其他难治疾病。

效果持久:由于小核酸药物可以在体内被循环多次使用,因此药物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部分新药甚至能做到半年一次,这对于多数慢性病而言,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临床价值。

安全性高:小核酸药物给药剂量小、频率低,是天然存在的生物过程,可被生物降解,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低,在mRNA层面进行干预,对基因组无影响。

耐药抗性高:由于抗体和小分子主要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和代谢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可能会由于补偿通路上调或抗原表达下降等因素产生耐药性,而小核酸药物直接调节上游基因表达,因此相对不易产生耐药性。

而也正是因为上述核心优势,小核酸领域理想中能给医药领域带来的意义也越来越被重视,整体情况与早几年的抗体药物非常类似,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小核酸领域无论是BD交易,还是融资领域的表现均极为亮眼。

就BD交易领域而言,仅2024年初,国内就有瑞博生物与舶望制药分别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与诺华达成合作协议,目标直指小核酸创新疗法,交易金额达数十亿美元。

2024年小核酸领域融资详情(截止9月13日,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药智数据,图片来源:博药

而在国内融资领域,截止目前,小核酸领域已出现了23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总额近30亿元。其中,促成融资的主要因素除各biotech企业的创新技术平台外,上下游的原料药、CDMO、AI企业也在积极入局。

技术助力

国内企业跳跃式布局

回想当初Alnylam创立的那个年代,有魄力创立一家RNAi企业无外乎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创办一家单克隆抗体治疗公司,是充满冒险的举动。

但如今,经过小核酸三剑客对路径的充分探索之后,领域内血液稳定性不佳、主动靶向性差、细胞内吞能力差等局限性,通过修饰与递送方面的技术革新已得到较好地解决,相关药物开发成功率骤升,截止目前已有多款新药上市,且收入稳步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图片来源:博药

小核酸产业发展至今,其整体构成已初步完备,成员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其一是作为领域中流砥柱的头部biotech企业,其二是作为市场化主要推动力的MNC企业,其三则是进度追赶迅速的biotech后继者。

而对于国内小核酸产业而言,现阶段绝大多数biotech企业尚只是扮演“追赶者”角色,在源头技术创新领域与海外头部Biotech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不过,在新药适应症布局上,国内企业却在开拓者的研究基础上,前瞻性地跳过了罕见病研发阶段,转而考虑病患基础更大、受众群体更广泛、临床需求更明确、未来趋势更明显的慢病领域发展。

对比海内外小核酸的适应症布局,除两者均作为重点发展的肿瘤领域外,国内对遗传性罕见病的布局不同于海外,进入临床阶段的管线占比仅7.8%,眼科等感觉器官的占比也比较类似,总体上,国内小核酸领域在代谢、感染与心血管等慢病领域的适应症研究比例则远高于海外。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图片来源:博药

其中,或许主要是考虑到小核酸疗法的长效性特点对于慢病患者的致命吸引力,从进入临床阶段的具体管线中来看,高血脂高血压、乙肝、MASH等热门慢性疾病则是国内企业的一致突破点。

就高血脂领域而言,由于越来越多长效降脂靶点的发现,以及Leqvio在降血脂方面取得的商业化成功,让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小核酸药物在高血脂适应症方面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全球针对高血脂的小核酸新药越来越多,在国内领域血脂代谢领域的布局管线也是最多的,主要玩家包括瑞博生物的RBD5044、维亚臻生物的VSA-001、天龙药业的YKYY-015、舶临医药的BW-00112、圣因生物的SGB-3403、靖因药业的SRSD-101等;

就高血压而言, 虽然目前治疗方案已经相当成熟,但受限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等问题,导致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不达标,而siRNA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降低血管紧张素原(AGT)的表达,不仅安全性、有效性俱佳,更关键的是效果持久(一针管半年),国内重点管线有信达生物的SGB-3908、瑞博生物的RBD-9079、圣诺医药STP-136G等;

就乙肝而言,常规核苷类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从而缓解炎症,无法治愈乙肝,而且需要终身服药。而小核酸疗法理论上可以达到清除HBsAg达到乙肝的功能性治愈,因此小核酸用于乙肝治疗的研究成为目前该领域最前景的治疗方式,目前除海外AHB-137、bepirovirsen研究较靠前外,国内领域的布局企业还有恒瑞、舒泰神、腾盛博药、齐鲁、舶望、正大天晴、星曜坤泽等相关产品。

就MASH而言,由于MASH发病机制未明,全球药企从各种可能成药的方向进行探索,而以礼来、勃林格殷格翰为代表的MNC们正在试图以小核酸来入局,MNC们在MASH赛道布局小核酸技术的热情不断升温,但其实MASH小核酸疗法的最大竞争对手并非自身,而在于近年来异军突起的GLP-1药物,国内相关布局企业尚不多,维亚臻生物VSA-006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很明显,小核酸疗法之所以在慢病领域爆发如此大的能量,从作用机理上强调“从源头解决慢性病”,而从市场层面则主要是解决了慢病药物依从性的问题。

尽管现阶段来看,小核酸药物在全球领域的适应症仍以罕见病、遗传病为主,但国内小核酸领域已经将目光看向了更远的慢病市场,这无疑是更具前瞻性的市场判断,而这种跳跃式的产业布局也或许能让中国企业在小核酸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也说不定。

各司其职

环节发力是产业链的未来趋势

当然,上述所讲的内容大多集中在技术端,但新药绝不仅仅只有技术,产业端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重要。

虽然小核酸药物在理论上可靶向传统药物分子无法成药的靶点,理论上具有研发周期短、治疗范围大等多种优势,但其实,目前国内小核酸企业总体仍表现为研发风险高、研发进度慢的整体局面,这主要是由于人才与资金所致。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非小核酸领域独有,而是广泛存在于绝大多数创新疗法领域,但至少未来很长时间内,小核酸biotech企业在没有大额BD交易的情况下,仅依靠融资来推动研发、推动商业化,理论上不太可能。所以,在小核酸领域的项目交易注定更加频繁与活跃,如以达成外部合作的形式与齐鲁制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华东医药绑定,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由于小核酸产业作为复杂且精细的创新领域,从上游核酸单体和试剂生产到下游的产品商业化环节,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都很难独立完成,寻求多方势力的合作,才是现阶段的主流。比如中游环节利用CRO企业高度的技术创新和精细的工艺控制,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下游环节,利用CDMO的研发、生产外包实现成本的降低,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而博腾股份小核酸技术平台,可提供多种小核苷酸及其衍生物CDMO服务,并进行一站式开发和生产,旨在解决其CMC研发存在亟须解决的诸多难点与痛点。

未来展望

小核酸药物的未来发展,在经历成药性与商业化的双重验证之后,其增长趋势几乎已可以肯定。并且这个势头还会随着未来资源的逐渐倾斜,而越发明显。

对于国内现阶段的小核酸市场,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之下,越来越多技术性公司正在加速入局,导致整个小核酸疗法的市场盘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关注,这对于整个产业链都是好事。

而另一方面,更难能可贵的是,国内头部小核酸企业未像早些年一般对海外创新技术进行跟随式布局,反而有意避开了竞争力与市场空间不大的罕见病、遗传病领域,转而下注各种“慢病”,这样前瞻性的行为既保证了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差异化,也强调了中国新药研究思想的根本转变。

未来,资本、创新biotech、大型药企与CXO企业的行业组合,在强调“各司其职”的核心理念下,也必将能更快速、更高效、更性价比地推动整个小核酸产业进步,最终反哺相关企业业务迅速增长。

综合来看,小核酸药物极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之后的第三代颠覆性新疗法,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2CDgO_ava_1ABcp01On1Ng

2.https://mp.weixin.qq.com/s/tr-NdbuALSpfxrlU7UbZKA

3.https://mp.weixin.qq.com/s/Kod6LSs0YmN9j4gEujsTMQ

4.https://mp.weixin.qq.com/s/_2LRNniiWTu7bWhjkqjSqQ

5.https://mp.weixin.qq.com/s/qu2Mj2Ae0qqHP4XvVwRhHA

6.https://mp.weixin.qq.com/s/Y1VJv_xwUPFO6h9uPNWp-w

7.https://mp.weixin.qq.com/s/ZR71nIoVY2DmrfMJCxYhZQ

来源:博药 | 作者:头孢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0 阅读:0